俞志清:社区里的“大编剧”
栏目: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作者:王宣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上海的群文创作系统,俞志清可谓是一个“草根明星” 。作为上海市虹口区文化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他同时也是中国剧协上海小戏小品创作基地的负责人、上海戏剧文学学会理事。尽管他创作的作品在全国、华东地区、上海市已获奖达50多项,但是几十年来,他始终坚持扎根生活、深入社区,创作出100多个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小戏小品,被广大百姓群众亲切地称为“社区里的大编剧” 。

  从1984年开始,俞志清从事群文创作已有28个年头。作为一个来自基层的“草根编剧” ,他始终怀着真挚的情感和对时代的感恩,坚持业余戏剧创作,写了近百部的小戏小品。

  俞志清用“大时代的记录者”来形容这个职业,“为老百姓说身边的事,诉心中的情。通过他们的家长里短,反映时代火热的生活气息。 ”自2007年起,中国剧协在虹口设立了中国剧协上海虹口小戏小品创作基地,以区文化艺术馆为中心的编、导、演、舞美制作近百人的制作群体,形成了小戏小品创作体系。于是,小品的创作不再是专业人士的“权力” ,基层特色、平民化的作品经过精心打磨,一步步走出虹口,走向全市,乃至全国。

  作为上海市虹口区的群众文化领军人才,在他的带领下,上海市虹口区创作的剧本连续获得3次中国戏剧奖,分别是《寻找男子汉》 《调解明星》 《拉链夫妻》 。这些作品的特点,都反映了当下老百姓关心的热点。

  俞志清创作了不少作品,他善于将生活中普通百姓的故事搬上舞台。2012年的夏天,在上海市虹口区政府的组织下,一部名为《告别最后的棚户人家》的小戏小品在区里巡演,故事讲述了虹镇老街的动迁经历。

  为了生动反映真实点滴,俞志清花了2个月的时间,去基层听老百姓讲故事、自主了解动迁政策、走访了一线工作人员,掌握了全面的创作素材,目睹最终成功签约,在这个过程中,钉子户的苦难生活与不被理解的动迁政策,曾引发多场激烈的矛盾,这些故事也曾让他多次“窒息”在那狭小的破旧弄堂里。

  社区文化形式多样、种类丰富,参与和服务人群的覆盖面广,俞志清始终不忘作为一个基层文艺工作者辅导社区活动的职责,关心社区文化的发展。他坚持贴近社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丰富、更新各类群众文化项目,立足于在全区的层面上,让广大社区群众充分享受文化的权益。

  同时,他充分发挥自己在戏剧创作、编导领域的专长,开办社区文化指导员培训班、特色项目辅导班和举办小品大赛。他坚持下社区,为社区群众讲课,为社区的文化团队修改剧本、现场指导、悉心辅导了大量的艺术爱好者,其中近五十人成绩突出并逐渐成为上海市虹口区群文文化创作队伍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虹口区的戏剧创作团队不断扩大,已从十多人发展到近百人。考虑到群文工作的延续性,他积极地物色和热心地培养群文工作的新人。几年来,他辅导的社区团队多次获得各类比赛的奖次,新人们也在上海之春、十月歌会、小戏小品比赛等多项比赛中获得好名次。

  俞志清不断探索在社区开展小品创作的尝试,通过每年举办一次由社区群众参与的自编自导自演的“德律风杯——公民道德建设小品”大赛,为社区文艺创作团队和创作爱好者们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和空间。多年来,通过小品大赛的形式,俞志清培养了大批的基层戏剧创作骨干队伍。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社区创作骨干们共创作剧本70多个,参赛作品30余件,在公民道德自我教育的舞台上讲社区的事、说身边的人、诉心中的情,在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创作的快乐,也使小品大赛成为虹口区群文活动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2014年夏天,俞志清曾因艺术扶贫活动,走访了福建小乡村,为这趟难忘的行走写了个剧本《带我起飞》 。

  由于地区偏远,孩子们每周都要走上2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天气不好,遇上刮风下雨,路面情况更是糟糕,“在这段路上,有过同行的伙伴发生车祸,但所有的困苦,在看到那些有艺术梦想的孩子眼里的笑容时,便烟消云散” 。

  就在前段时间,俞志清又一次以艺术志愿者的身份走进部队。作为一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他被中国剧协选中,走进我国第一支女子特警队——四川武警总队女子特警队进行了为期15天的服务采风活动。那段时间,他与来自北京的艺术家们一起睡在大通铺上, 8个人一间的房子,没有卫生间,完全投入到了兵营生活。

  俞志清说,做一个“社区编剧”一直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每次创作完成后,他都坚持要到社区中去演出,接受第一线观众的评判和检验,并根据社区居民的反馈不断完善作品。因为小品的故事“从群众中来” ,要“到群众中去” ,这才是群文工作的意义所在。

  俞志清坦言,和所有的戏剧家一样,自己也梦想通过作品体现戏剧思考和个人价值,但更要考虑剧作承担的社会责任,戏剧的功能就是反映时代的声音,是时代的记录者。将个体感受升华为对人民群众的关切与热爱。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屈从于喧嚣的流于浮浅的时尚,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留下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彰显文艺工作者的时代价值。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