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体验戏曲之美,
更能唤醒大众的“戏曲基因”
栏目:第一评论
作者:邑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事件】重庆开办首家专业戏曲摄影工作室

    【观点】戏曲发展要重视观众的参与

  包括一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在内的几位重庆青年戏曲演员合伙开办了重庆首家专业戏曲摄影工作室,用十几年在戏曲界学到的专业技能,为普通人量身打造戏曲造型,希望让更多的人领略戏曲之美。媒体近日探访发现,在工作室,普通人也能够体验戏曲舞台上演员们的经典造型。一位拍摄《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造型的顾客表示,“我觉得这类戏曲工作室能够吸引许多老人和小孩来接触到我们这个戏剧,然后走到剧院当中去接触我们的国粹” 。

  这本是一个不起眼的新闻,但在不久前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召开,国家空前重视戏曲的大背景下,便有了不一样的意义。连日来,许多戏曲界专业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发声,从创作、演出、院团、人才等各个方面对政策和会议做了专业的解读。但是,传承发展戏曲,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专业戏曲工作者的事情。没有观众,戏曲传承发展得再专业,也注定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只有走进博物馆。在培养观众方面,专业戏曲工作者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可以收到哪些效果?这正是重庆首家专业戏曲摄影工作室这条新闻可以为我们带来启示的地方。

  观众的流失和萎缩是当前戏曲艺术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关方面也早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戏曲进校园、送戏下乡等措施来着力解决。其实,在当下,对很多人来说,他们不看戏,并不是审美品位不高所致。“现在观众的审美储备,包括歌剧、芭蕾舞、音乐剧、交响乐、电影、电视、网络、动漫,这么丰富的储备,你凭什么让他们的第一选项是戏曲?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戏曲基因,哪怕从来没有接触过,但在某一刻可能就会被突然唤醒。 ”这是来自戏曲专业界的思考。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普遍提高,反倒促成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戏曲之大美的追随者,只是现实中缺乏一个更方便的接触戏曲的机会、缺乏一个“唤醒”他们的“戏曲基因”的形式罢了。当然,这个机会和形式,不是让他们被动地接受,而是让他们主动地参与进来。由是观之,专业戏曲摄影工作室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和形式。以拥有高科技和时尚外观的摄影为媒介,几位专业演员的用心和努力,换来顾客的参与和好评,特别是拍摄《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造型的顾客虽显口语但发自内心的“然后走到剧院当中去接触我们的国粹”的一番话,不正是专业戏曲人孜孜以求的么?不正是戏曲艺术亟待需要的么?

  对于一个真正热爱和关心戏曲艺术、有志推广和弘扬戏曲文化的专业戏曲人来说,显摆“点翠”头面意外让戏曲受到普通人“关注”的做法当然令人反感和愤怒,但埋头做自己的艺术,完全将自己和普通人隔离成两个世界的追求,自然也算不得完美。戏曲要发展,就不能不正视观众的培养。为观众创造机会、提供条件,让他们与戏曲来一个“亲密接触” ,近距离地欣赏还不够,还得零距离地参与,切身体验戏曲之美,进而让观众进剧场听戏看戏,成为一种心理的认同,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在这方面,专业戏曲工作者,要做的,还有很多,能做的,其实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