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刘胡兰、董存瑞等英雄形象近来时遭质疑、调侃
【观点】历史的真实不容所谓现代视野当代眼光的随意揣测,肆意解构,自我历史虚无
刘胡兰是“小三” ;董存瑞只身炸碉堡是由于老乡的背叛;邱少云在火堆里被烧死而不动不科学;雷锋的事迹是后来摆拍出来的,日记也是杜撰……近一段时期,诸多历史早有公论的革命英雄形象竟成为一些人茶前饭后的谈资。而且,在对革命历史的所谓的讲述中,一部分当代人特别是青年网民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娱乐精神。调侃、抹黑和诋毁英雄形象的言论似乎成为一种网络“时尚” 。
上世纪的中国经历了最为悲惨的苦难,在不断的战火洗礼中,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人物。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杨靖宇、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董存瑞再到抗美援朝时期的邱少云、黄继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等等,这些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人物都成为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革命英雄形象的时代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旧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依旧是中华民族历史光辉灿烂的基础。
但是,在一些人的颠覆精神与过度娱乐的巨大冲击下,革命英雄人物被颠覆得体无完肤,其合法性与合理性更是遭到了极大的挑战。刘胡兰被有些人任意调侃,说她在临刑之前吓得尿了裤子,甚至还有人编造了多个版本的笑话。还有一些人企图证明雷锋日记是虚构的,并自以为是地推理认为,如果雷锋日记不是雷锋写的,那么雷锋所代表的奉献精神就不具有合理性,雷锋的价值也不具有合法性……这些形形色色的戏谑与恶搞,是对民族精神的肢解与破坏,也是对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的消解。
其实,革命英雄形象在历史演进中,逐渐成为一种精神象征,是一种文化载体。作为一个典型,他们已不完全是历史上的一个具体形象,已然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升华为一种精神象征、一个文化符号,是革命精神的代言人。抛开历史谈历史,以所谓的现代心理去揣摩英雄人物的胸怀,以所谓的当代眼光随意揣测、肆意解构历史,并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更不是对待历史的态度。
在泛娱乐化时代,似乎一切都可以作为调侃的对象,解构与质疑似乎已成为现代人最为洪亮的口号。一些人为了在信息膨胀的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他人的关注,发表一些让大家感到“标新立异”的言论,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和个性突出,再通过网络肆意传播。去中心化、颠覆经典、任意调笑,这些不负责任的“任性” ,严重地消解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严肃性。
人类在历史之中寻找精神的归属之感,失去历史的民族将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革命英雄形象代表着革命历史,也代表着革命历史里涌现出的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试想,我们这样“不屈不挠”地怀疑革命英雄形象的真实性,而不去传承、弘扬其中蕴含的精神,肆无忌惮、歪曲史实地对革命英雄形象进行不负责任的嘲讽与颠覆,我们的历史将会走向何处,我们的历史还将有什么存在基础。长此以往,我们必将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