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跨界”执导筒是无奈还是任性?
栏目:第一评论
作者:陆尚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事件】“不忍自己作品被糟蹋” ,编剧林和平“跨界”执导筒

    【观点】编剧“转行”、“跨界”并非解决编、导矛盾的最好方式

  近日,著名编剧林和平首次“跨界”执起了导筒,在一部新开拍的电视剧中身兼编剧、导演两项重职。谈及“写而优则导”的原因,林和平却表示是“迫不得已”之举:自己的剧本质量从来不差,但是近几年来,连续四五部作品被一些导演拍得稀烂。许多制片方花高价买了他的剧本,却允许导演廉价雇佣枪手将他的剧本重新写一遍,而导演雇来的枪手则把剧本改得面目全非。他做导演是为掌握话语权,从而完完本本地完成自己的想法,让像自己孩子似的剧本健康成长,长成自己满意的样子,观众喜欢的样子,“不忍心自己的作品被糟蹋” 。言语中满是无奈。

  其实吐槽自己殚精竭虑、费尽心血创作的剧本“被糟蹋”的,林和平不是第一个。电视剧《楚汉传奇》因为屡屡被网友指出历史硬伤,编剧汪海林贴出了原剧本自证清白,称其中大部分的常识性错误是导演二度创作时发生的;对于导演最后呈现的电影《白鹿原》 ,编剧芦苇直言“不及格” ,还将被“枪毙”的《白鹿原》电影剧本,发表在他的新书《白鹿原:芦苇电影剧本》中……编剧与导演之间类似的矛盾升级事件时有发生,而矛盾产生的根源大多皆因剧本的修改问题,“编剧中心制”还是“导演中心制”也成了一个被争论不休的话题。

  爱惜自己的“孩子”自然在情理之中。事实上,因为不满自己的创作被“糟蹋” ,为了捍卫自己的辛勤劳动成果,近两年,不少编剧兼而执起了导筒,以求获得影视剧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在当今演员、作家、歌手等纷纷执起导筒的流行大潮中,编剧们“跨界”本也不算什么新鲜事,相较而言可能更具有优势,并且能够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作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最终呈现的作品中,既有收获了良好口碑者,亦有不尽如人意者。毕竟编剧是用文字说话,而导演则是用画面说话,所以编剧们要想执好导筒还需要丰厚的导演专业积淀。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跨界”需谨慎。况且,擅长执笔的执起了导筒,可能会让最优秀的人才离开了他最擅长的专业,造成整个产业人才的流失。由此可见,编剧们“转行”“跨界”也许并非是解决编、导之间分歧和矛盾的最好方式。

  应该说,作为影视剧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两环,编剧与导演一个是影视剧之灵魂——剧本的缔造者,一个是将其呈现的执行和统筹者,两者为着一个孕育创作出好作品的共同目标,“和平共处”加强合作才是最好的方法,若是各行其是、互相“交恶”必定不利于影视业发展。而为了避免产生分歧,两者最重要的还是互相尊重,在商量和修改剧本时导演要少些“霸道” ,编剧也应少些“任性” 。说到底,电影、电视剧都是综合的艺术,光有剧本不行,光有演员不行,光有导演也不行,编剧、导演、演员、摄像、音乐等等一个都不能少,各链条竭诚协作才能开出美好的影视剧之花,结出丰硕的艺术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