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凑”还是“用典”何以没标准
栏目:第一评论
作者:楚卿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事件】高晓松为电影版《何以笙箫默》创作的歌词被网友质疑拼凑

  【观点】歌词不能空有好词好句的优美外表,内里却拼凑混搭、芜杂无序、不知所云

  “既然楚天阔,何以笙箫默。这十个字到底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同名主题歌发布后,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对歌词发表了质疑,一些网友表示赞同,认为这句歌词让人不懂,像是拼凑的。词作者高晓松回应称歌词“用了诗词典故” ,并对质疑者的“不懂”略带嘲讽,粉丝也多有赞歌词“用柳永‘暮霭沉沉楚天阔’之典,颇有意境”者,并试图为歌词作解,“既然楚天辽阔,为何感伤离别”“既然天地宽广,何不放声高歌” ,这些“译文”也多像歌词本身一样,模棱两可。

  14句歌词中不仅有“既然楚天阔,何以笙箫默” “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急”这种“用了诗词典故”之句,还直引了古诗词“儿女共沾巾” “孤帆远影碧空尽”“此情更与谁人说”等句。看似易懂,对于网友的“不懂” ,笔者以为原因有二,前后句逻辑上的断裂和引用诗词背后表达内容的缺失,以这两个标准来衡量,歌词拼凑痕迹是明显的。明显拼凑而成的歌词,在词作者的回应和粉丝的阐释下,变得高深起来,质疑者的声音反而显得无知、缺乏感受力。这或许是因为“既然” “何以”这对关联词和“阔” “默” “起”“急”等韵字,以紧密相连的形式掩盖了内容的不匹配,但事实上,这种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巨大反差,只会令“用典”的意义变得更加可疑。

  近来,尤其是在青春题材电影的主题歌中,类似的拼凑之句很多,如《致青春》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 ;《时间煮雨》中的“今夕何夕,青草离离,明月夜送君千里,等来年秋风起”等等。这些词是否称得上是“用典”暂且不说,它们都用了初高中课本上的古诗词名句,呈现出一种欲语还休、不知所云的形态,符合了一部分感知敏锐、表达能力有限的低龄受众的欣赏层次。

  笔者以为,青少年群体更易于为精致的字句、华丽的辞藻所吸引和打动,是因为他们正处于词汇积累和语言演练阶段,需要更多优美的文学与诗歌文本的滋养。然而,诸如“悲伤逆流成河”“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等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句子,在青少年中被奉为经典;“古风”词曲更成为青少年盲目追逐的音乐类型,以至于描写白蛇与许仙故事的《印象西湖雨》歌词用了梁祝“化蝶”的典故被不加质疑地欣然接受。流行文化中有些作品,貌似成为青少年语言词汇营养的主要来源,实则空有优美的外表,内里充满芜杂无序的拼凑和混搭,这不仅令青少年对古诗词、典故的理解失去准绳,也令他们在欣赏和自我表达上一叶障目,陷入了唯“好词好句”马首是瞻的不自由之中。

  因此,网友对《何以笙箫默》歌词的质疑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在网络上,青少年需要对语言文字更有辨别力的人来引导。在作品中,怎样才是对古诗词、典故有意义的引用,同样需要示范。曾有人做过比较,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对故事主题的表达,远不及它的主题歌《菊花台》的歌词充分,这是因为歌词准确、明白、典故呈现自然,古典意象丰满却不嫌赘余。这也启发我们,古典文本、意象,尤其是那些为人们所熟知的句子、词语,当代文本对其每一次使用,都应当是一种唤醒,唤醒人们因惯于不假思索地将其奉为经典,而早已麻木的文化感应。流行文本的创作者更需牢记,面对的受众群体虽然不同,但对好作品的评判标准是一致的,不能因为对象是青少年,就以次充好,随便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