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是兴盛于全国各地的民间传统。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每逢镇上重要的节庆日,都少不了舞龙表演,比如每年春节都会举办的“春节钢花火龙焰火晚会” 。而依照含谷镇的传统,舞龙必须在火中完成,铁水钢花正是含谷舞龙区别于其他地方舞龙的独特所在。正式表演通常是在晚间,夜色之中,锣鼓齐鸣,钢花四溅,蛟龙飞舞,围观的人群中掌声、叫好声四起,热闹非凡。
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趁着好天气,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小学的操场上,镇里的舞龙队,敲锣打鼓,热火朝天地操练了起来。操场上有4条龙,数十人,占满了整个操场。舞龙队最讲究整体协作,需要队员在平日里多次磨合,反复训练,而含谷镇舞龙队所有的成员都并非专业,他们大多是在业余时间参与这项活动。在这样的训练中,队员们的手往往都打起了血泡和老茧。
含谷镇文化中心站长甘斌介绍说:“现在我们对参加训练的村民适当给了一些补贴, 50块钱半天。他们都是壮劳力,在当地来说,一个壮劳力一天的收入,起码也在两三百元左右。大家不是冲着钱来的,主要是爱好,觉得火龙是我们含谷的一大特色。 ”
负责带队教学的旷老师是舞龙队里的资深成员。他介绍说,舞龙最初是从铜梁请老师过来教的,开始是9个人舞, 1个人耍龙宝,后来逐渐发展到了五六十人,至今已有三四十年,“最先是用竹棒,把绳子套起来玩,然后会了再把龙连起来做,如今则连打鼓的也有了” 。
从1996年开始,每年腊月,含谷镇都会办起民俗文化艺术节,火龙舞表演是必备项目,也是重中之重。至今,艺术节已经举办了近20年。含谷镇党委书记王爱民介绍,白天主要是镇内一些群众性的文艺汇演,各个村相关的企业,搞一些舞蹈、小品还有合唱。那是群众自娱自乐,每个企业,每个村街、社区都有一两个节目,都是本土本乡的节目。“中老年人参与的热情更高,他们平常都在训练,对于表演也更加活跃。 ”2014年1月,含谷火龙被正式列入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打铁水这项传统技艺,也因此得到更好的传承。
闫万金是目前含谷火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传承人,如今已过花甲之年。他说:“像我们这个年纪的舞龙人,都很少了,所以现在我就是想多培养一些接班人。早在2014年9月,培训工作就拉开帷幕,连续几个月下来,初步培养了一些人。 ”闫万金还表示,希望把火龙队伍做成企业,可以参加一些庆典或民俗活动的表演。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获得了经济上的补助,含谷火龙也因此逐渐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形成了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王爱民说:“希望火龙文化能对培养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情趣起到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