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典礼,激活传统文化还可以做得更多
栏目:争鸣
作者:邑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江苏某高校近日举行的研究生毕业典礼,教育部和地方官员以及校方领导身着汉服为学生授予硕士学位。这一事件引发了不小争议,质疑者有之,力挺者有之。如何传承激活传统文化的话题再次受到强烈关注。

  “三声金锣礼号齐鸣,汉代威风八面鼓隆隆擂响,编钟箜篌恢弘汉乐奏起,男生身着朱子深衣汉服,女生身着曲裾深衣汉服,在赞礼的主持下,全体毕业生庄重而深情地向家长、导师及母校行三拜之礼。 ”这是江苏某高校近日举行的研究生毕业典礼,“奏汉乐、着汉服、遵汉仪、沐汉风”的形式,算得上是别具一格。不过,当典礼上出现教育部和地方官员以及校方领导也全部身着汉服端坐主席台,并为学生授予硕士学位的情景时,汉服汉仪与硕士学位的“混搭”还是让许多人感到有些“穿越” 。

  细观这场汉服毕业典礼,可以发现校方的出发点其实还是很好的。据介绍,该校对汉文化研究一直很重视,此次典礼上展示的仪式、汉乐、汉服等均为科研成果,比如汉服就是根据史料还原出来的,该校负责人也认为整个典礼可以看作学校在汉文化研究方面的一次成果展示,“我们以这种方式来传承汉文化” 。而且,据说这已是该校第三次举办汉服毕业典礼,这种形式在学生中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一名参与典礼的毕业生就表示:“毕业接受学位,实际上就是一种形式,与其人云亦云,不如来一次让人印象深刻的,至少很多年后我们还能记起来。 ”

  现在,像汉服毕业典礼这样,有中国高校开始探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位服,这本身的确是一件好事。但是,学校良好的初衷和学生积极的反馈,显然并不能让大众就此满足于这样一种“混搭”的形式。现代社会,毕业典礼的核心在于学校为学成期满的学生授予相应学位,典礼上最惹人注目的当属学位服,目前通用的学位服是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和垂布四部分组成的,基本上照抄自欧美学位服。虽然它西方特色突出、中国元素很少,但和本就来自西方的学位制度以及“学士” 、“硕士” 、“博士”这些名称配起来,毕竟是协调的。如果毕业典礼的核心还是围绕“学士” 、“硕士” 、“博士”展开,而参与者却一身汉服打扮,难免显得格格不入。有网友开玩笑“建议该校本科生改称童生,硕士生改称秀才,博士们全都改叫举人” 。这虽然是调侃,但也可以看出,如果只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做简单的硬性的表层的“搭配” ,那么无论文化内涵多么深刻,“搭配”出来也会显得有些“错位” 。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还在于有“教育部官员”参与其中。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各种各样的汉服爱好者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作为个人,爱汉服、穿汉服,不会引来多大异议。但作为一种正式场合下的“官方行为” ,许多人会更关注其“合理性”以及与现代环境的“契合度” 。激活传统文化,这是一种积极尝试,但不能仅止于此。这件事的一个意外收获或许是,通过讨论,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更能感受到探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位服和毕业典礼的必要性,更能感受到传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如何加强契合度的必要性,更能感受到深入探讨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活起来”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