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舞台演出,国家大剧院还做展览?没错, 6年举办各类展览200余场,累计接待观众1000余万人次。从北水下廊道东、西两侧的艺术展厅,到剧院的艺术沙龙展厅,再至环廊空间以及现代艺术馆, 5000多平方米的公共空间,自大剧院开幕以来就不断以各种展览吸引着人们,而与演出相互呼应的办展方式,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可以说,大剧院现在的展览,是越做越大,越做越活,越做越有感觉了。
“大多数时候,每一个来参观大剧院的人至少可以看到两个展览。 ”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刘欲晓说。
“作为国家最高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在建设之初,展览会议、艺术普及功能便被考虑在其中。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告诉记者。与过去公共空间面积不大、不具备展览功能的戏园子、老式剧院相比,国家大剧院的办展优势明显。每年两到三部自制剧目的各类道具、服装、海报等的积累,与演出配套的展品征集,舞台主题展览等等,都使其办展特色极其鲜明且展品丰富多样。
开幕之初,有人曾担心,除了歌剧院、戏剧场、音乐厅、小剧场等舞台演艺空间,大剧院坐拥5000多平方米的公共空间,会不会因不能较好利用而造成资源浪费。6年过去,事实证明,在高水准的演出之外,国家大剧院进行多元艺术探索、营造特色鉴赏氛围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艺术展览,就是其拓展剧院功能、构建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之一。
和一般博物馆、展览馆不同,国家大剧院的多数展览都围绕着舞台表演艺术进行策展,这类展览占了约70 %的比重。“如果说剧场里的演出让精彩浓缩在短暂的一两个小时里,那么展览空间从容铺陈开每一部舞台作品,则把其文化内涵和幕后细节全面细致地提供给观众,让人们对作品的理解更加透彻深入。 ”刘欲晓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趋势,就是文化机构,甚至商业机构的博物馆化。 ”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安来顺说。据介绍,文化机构愈加重视其领域相关的文化艺术品的收藏、展示甚至研究,极大地拓展了机构的功能外延。
拓展博物功能,也是国内外剧院的重要实践。比如,美国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在剧院底层设立博物馆,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则在其博物馆里设置多个小展室,陈列与歌剧及剧院历史相关的画作、手稿、雕像、戏服等。它们开始可能只相当于剧院的档案室,但却通过逐步丰富、扩展和功能的完善,成为独具魅力的剧院风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四层约1300平方米的空间即为国内首家话剧艺术的专业博物馆,展陈郭沫若、老舍、曹禺、焦菊隐等戏剧大师的手书文稿、导演手记、往来信件等。
在紧跟时代潮流的探索中,国家大剧院也用自己的实践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域:歌剧艺术主题展推出普契尼、威尔第等著名作曲家的珍贵手稿、舞美设计图、老海报以及拍摄于1915年的普契尼的唯一存世视频;古琴艺术展则同期推出24场讲座、现场古琴演奏和制作工艺展示;配合自制剧目《王府井》的演出展陈王府井老照片和“中外画家眼中的老北京”美术作品……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策展人徐冰认为,这种介乎博物馆与剧院中间地带的艺术展览,为反观表演与展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一种值得重视的学术价值。
如果说展览让精彩凝固在有限的时空里,那么展品之外的讲解、讲座、试奏体验、配套演出等等,则将文化内涵和幕后趣闻从容铺开,构筑了国家大剧院展览的立体面貌。例如,与竹乐器大展配套的,除了试奏和演出外,还有近10场主题讲座活动,给观众带来了体验竹乐的多个维度。这样的“展演讲”体验,实际上涉及国家大剧院的几乎所有展览。
“目前,国家大剧院通过展览而进行的展厅演出、公共空间演出和剧场演出超过100场,相关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展厅免费讲解也多达千余次。 ”国家大剧院相关人士透露,展览带动的衍生品开发也成果丰硕,产生了20种出版物、 24本图册、 192种复制品、 35种宣传品。
如今,这些数据还在不断增长,形成国家大剧院独特的文化积淀。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李志祥表示,举行的每一场展览,国家大剧院都力图拉近艺术和人们之间的距离,让人感受到艺术来自生活、艺术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