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2014年高考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日前表示,明年北京高考语、数、外、文综和理综五科命题均有调整,其中语文科目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
从高考本身来说,作文题分一大一小,可视作为考生创造更公平的制度设计、更宽松的竞争机会。因为只有一篇作文,分值就会过于集中,考生会有“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遗憾。一大一小两道试题,则能全面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若阅卷工作再由两人以上批阅,则能减少作文主观评分的误差,给考生以相对公正的评价。北京高考增加微写作正是基于此。
微写作发端于微博,无论是如雷贯耳的文学名家、意见领袖,还是初出茅庐的草根写手、莘莘学子,纷纷介入这一领域,内容千奇百怪,让人目不暇接。因此有人预言:在全民微博时代,微文学将成长为一种全民文学样式。此番,北京高考将增加微写作,无疑是紧跟潮流、较为接地气的改革。
不过,在为北京高考增加微写作叫好的同时,笔者也挺担心:微写作会不会给学生增加新的负担?
微写作虽然字数“微” ,但文字的精粹、意趣的精致、思辨的精微等等,对写作者都是很大挑战,篇幅越短小,内容越容易零碎,结构越容易散乱,考生出现失误的机率可能远比大作文要大得多。何况,在高考仍是中学教学“指挥棒”的当下,微写作“撞”上了高考,可能就会变得十分功利,老师会不会强制要求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拨冗抽身,每天都要刷微博、浏览乃至于背诵他人微博呢?
因此,对于高考增加微写作,在关注“考什么”之余,更要关注“怎么考”和“怎么教” 。考微写作,不是为把学生难住,微写作命题不妨开放一点,与大作文形成互补,以有利于不同风格学生的发挥。教微写作,要走出常见的押题、冲刺背诵作文等形式误区,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进行多写多练,而不是以条条框框约束学生思维和灵性,更不是强制刷微博、浏览乃至背诵他人微博。总之,要让学生乐于微写作,不要让微写作成为大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