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经典走下殿堂,走进百姓
——“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作品研讨会发言摘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由中国文联组织实施的“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解读和展现中华经典的精髓神韵,让国学经典走下殿堂,走出教室,走进普通百姓中间,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为贯彻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把这一活动办得更好,近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和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组委会在北京大学组织召开“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作品研讨会,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建言献策。
现将部分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刊登在这里,以飨读者。
袁行霈(北大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大中文系教授)
作为主持人,我想讲这么几点:
第一,咏诵活动开创了经典传播的新方式。回顾经典的传播史,宋代以前主要依赖手抄,宋代以后主要依赖刊刻印刷。经典的阐释,则主要依赖注疏。如何适应当代的需要,将文字记载的经典转化为立体的、可视可听的、民众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形式,加以广泛传播,还没有成熟的经验。“中华经典系列咏诵” ,用现代化的艺术形式,直接将经典搬上舞台,结合现实加以阐发,以激发人们阅读经典的热情,从而体悟中华文化精髓。这是一次传播经典的可喜尝试。
第二,咏诵活动具有对经典进行阐释的意义,是对经典中精华部分的汲取与提炼。中华经典毕竟是两千多年以前形成的,其思维方式、表达习惯,都需要经过提炼和阐释,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在我看来, “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的主创团队和演员们确实将经典“化”为舞台艺术了。他们善于提炼出经典中核心的思想,用以统摄整台节目,创作的歌词通俗易懂、铿锵有力、打动人心。
第三, “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是由一个跨单位、跨界别的高水准的团队合作完成的。在这背后还有文化界领导者做支撑,如胡振民、田滋茂等同志。正是因为他们的通力合作,系列咏诵才能取得如此的成功。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既注重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也不放松普及工作,我们有两句话:“把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把高雅文化普及到大众。 ”而这项咏诵活动帮助我们向这个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胡振民(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组委会总顾问)
先讲当初为什么要支持这件事,主要是“三个有”:
第一,我觉得有用。我时常在想,我这个年龄的人,以及比我年龄大的人,我们的爱国情怀或者说家国情怀是哪里来的。我坦率地说,不是成年之后,而是在最重要的中小学阶段。我记忆深刻的是初中和高中,尽管那时候没有系统地读四书五经,但是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特别是家国情怀,是从那里来的。我们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第二,我感到有据。我们正式做这件事是2008年。当时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发了文件,要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贯彻那个文件精神来开展的诵读活动,所以我觉得这个有据。
第三,我觉得有底,就是心里有底。无论干什么事,关键在于谁来干。这个系列是这么三个人在做,一个是刘世民同志,他不仅是武警副政委,还曾经当过解放军报社的副社长和政治部主任。第二个是田滋茂,他就在中国作协任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更重要的是袁行霈老师,我听过袁老师的讲座,很是佩服。这三个人来牵头办这件事,所以心里有底。实践也证明,我这“三个有”还是对的。
再提三点建议:第一,建议我们现在的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组委会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我们这些专家学者的意见,精益求精,打造精品。第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需要后继有人,赶紧找更年轻的人来接着往下做这个系列。第三,作为北大毕业的学生,我真诚希望我们北大继续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列,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孙晓青(解放军报社原社长)
“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推出的八部作品的光盘我全都看了,我确实很惊讶。看了这些东西,我突然对这个系列的总策划刘世民将军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刘世民将军曾担任解放军报社的副社长,是我的老领导。我熟悉的刘将军是一个处事公道,办事雷厉风行,抓工作抓得井井有条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看了这些东西,我起初都不相信是出自他的手笔,但却是事实。
在我们的印象里,刘将军并不是文人,他更是一个军事干部,退休之后一下子跨界转到了为文,而且是专门研究传统文化,创造了一种传播国学的新形式,实在是令人钦佩。我曾问刘将军,你得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够完成。他告诉我厚积才能薄发,像围绕着《论语》原著,他看了不下四五十本书,包括把其中争论的问题,一些不同的见解都要搞清楚。他说我不能出洋相,那么多专家,我依托的是北大国学院的老师。这其中让我非常感慨的主要是两点,一是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不实践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二是国学非常深奥,但是只要认真地钻进去,是可以学有所成,甚至创造出一些让人刮目相看,出人意料的成就来。
我的一个朋友的女儿从国外留学回来,她办画廊,收藏的作品全是非职业画家的作品。很多人,包括我们部队里也有,原来没有画过画,退下来后开始画画,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跟原来的行业根本不搭界,但却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刘将军就实现了华丽的转身。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有功利思想,有了功利思想就会一身污气,就不会有好作品。
夏潮(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我觉得这个活动已经成为文艺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品牌活动了。为什么这样讲呢?
第一,用文艺的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很重要的思想。习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用各类文艺形式生动具体地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提出要用高质量、高水平的文艺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我们这个“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就是在用优秀的、生动的、形象的文艺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我们这样一个活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核心价值观方面,为我们的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架设了一个好的桥梁。习近平同志讲,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他们应该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这一要求需要有平台,有舞台。我觉得“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为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做时代风气的先觉、先行、先倡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第三,这样一个活动有利于推动我们中国文艺的当代精品创作。总书记提出我们的文艺作品要从“高原”走向“高峰” 。什么是代表我们时代风气的优秀文化作品呢?我觉得“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正在这个路上走,“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八台作品,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和艺术形式,打造一种好的舞台作品,都得到社会上的广泛好评,而且走出国门得到国际上的好评,为我们创作更多的艺术精品,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田滋茂(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组委会副主任)
作为“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参与者,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深受启发。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重,接下来就是把大家提的肯定的意见,提的加强和改进的建议,都要认真消化和吸收。我想,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学养,这绝非一日之功。二是对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解。只要在实践中多摸索,多总结过去已经走过的路,我相信我们下一步会把每一部作品打磨得更好。这个系列注重的是对经典的感悟。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用“感悟”这两个字,我们也是比较谨慎的。感悟,感到哪儿,悟到哪儿,我们就用什么形式表现到哪儿。这条路是面向大众普及的路,如何能把中华经典精髓,把它的核心好好传达给观众,我们还需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
严文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教授)
中华文明五千年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话,但是中华文明到底有哪些精髓?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说每个人都具有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国学研究院的老师,我们是研究国学的。我们苦于这些经典难以普及,一般人不太容易懂。“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主创人员做了一件很有创意的事情,他们想了这么一个办法,用各种形式把很多艺术家组织起来,做这么一个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工作,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感动。热爱传统文化的人还是很多,想继承和发扬的人也很多。只要想做,只要有这个心,就会想出很多办法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讲一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很多时候学生能听一听,但一般人听不懂,没法普及,这个形式非常好,希望继续做下去。
吴同瑞(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秘书长)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作为“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协办单位,我们感到很荣幸,这是一个创举,已经走向世界,会越做越好。
我们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已经成立20多年了,成立之初明确提出来,除了专门的国学研究之外,还要花大力气做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我们也想了一些办法,曾和中央电视台合拍了150集系列电视片《中华文明之光》 ,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课堂、走向社会,在当时条件下也是一个突破,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影响。但是怎么样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加喜闻乐见,看来用艺术的形式来传播效果会更好。“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作品不拘泥于对经典的翻译和解释,而是重于感悟,创作的空间大,效果也越来越好。我个人更加欣赏对《论语》的咏诵作品,它本身有相对的完整性、系统性,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比较准确地传达和展现了这部经典的思想内涵,而且又借用先哲的一些教诲勇敢地针砭时弊,演出以后使人受到教育和感佩。我相信这个系列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会产生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
王博(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
刚才听了几位艺术家对“中华经典系列咏诵”部分作品的演唱和朗诵,我在想一个问题,他们那么美好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当然可能来自于经典,我觉得可能还来自于一个灵魂,就是《诗经》里面说的“其命维新” 。新的时代我们怎么样激活传统或者拥抱传统,我个人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灵魂,是时代的声音。经典的真、善、美在这样一个舞台之上呈现,通过歌唱、朗诵、舞蹈等很多方式来传递,其特有的形象,特有的声音,特有的节奏,可以直接触动人的灵魂。
我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开放性。到现在为止已经做了差不多快十部作品,包括不同的学派,我一直觉得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美。我自己曾经有过一个说法——心灵四季。我觉得儒家像春天,墨家像夏天,道家像秋天,法家像冬天,我们要欣赏不同季节的美。我觉得我们“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能把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心灵,不同的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同时呈现出来。我特别期待以后能看到更多的季节,包括在更多的季节中不同的变化方式。
张庆善(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组委会文学顾问)
半个月之前我在福州看了一遍《孝经》咏诵会,又一次被深深感动。当时在现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热泪,而且有的人哭出了声,这个咏诵会深深打动了人心。一部作品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能不能打动人。现在我们可以说“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作品,确确实实做到了能够打动人的程度,它的创作是成功的。
中华经典如何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它不能走进新生活,走进现代生活,特别是走进年轻人的心里,还怎么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我们的宣传、教育、研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学讲堂是一种,研究是一种。我觉得像“中华经典系列咏诵”这样一种创作也是很好的形式。它通过一些创作,把我们经典中的一些精华能够很好地阐释,并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来感悟经典,取得的效果也非常好。
方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艺术家)
我对国学的热爱是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那时为了能播好“阅读和欣赏”节目,专门上了广播电视大学,对国学的很多文章、内容就接触比较多。“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从推出第一部作品开始到现在,我有幸参加了所有的演出活动,从中又学到了不少东西。
经过这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在不断地前进。对于这些国学的东西,我们应该怎样传承下来,使我们中华民族能够真正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稳脚跟。不是经济发展就行了,经济发展文化必须要跟上,不然的话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参加这样的演出,我们感觉是很好的学习机会,特别是要看大量国学的原文作品,要通过很多大学老师写的这些文章充实自己,使自己能够真正理解这些内容,才能够在舞台上准确传达给广大观众。
王锦民(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我主要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这个系列以感悟为主,感悟当然自由度大一点。我有一个特别的感觉,非常坦率地说太美好了。但是我觉得历史感不是特别厚重,我们更期望的是一种连根带土的东西,在历史感上有所加强。
第二,所有的经典,不管“经书”和“子书”都有强烈的忧患故事,人类的情感神志有时是多种形态呈现的,所以我认为忧患意识也应该增强。
第三,我们读经典,比如读孔子和孟子的东西,感到读书的时候会受到那种强烈的警示,强烈的刺激,这方面的表现我认为也应该加强。
第四,用艺术的形式解读和传播经典,是否应该更多地利用经典中所包含的一些故事?也就是说使经典的东西更故事化。比如说我看《论语》的时候,特别想看到一个老师跟学生在一起对谈的场面,而不是以一个一个人的情景出现,让形象在故事中被演绎出来,而不是直接地把它说出来。
常森(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先谈两点感受:
第一,现在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真正要落到实处,需要有一批领导、专家、艺术家走出来,需要有一批富有担当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的群体。“中华经典系列咏诵”凝聚起来的这个群体,我感觉就是这样的,所以我非常敬佩。
第二,在大学讲堂上,我们可能在用自己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而经典咏诵的形式,我觉得有助于使传统的经典从少数人书斋研究的对象,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汲取营养的精神食粮,并可以给人们提供多层次的享受。
其实这个形式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弘扬,比如说《诗经》 ,我们都知道《诗经》本来就是可以唱,可以表演的。作为受众,我觉得这个系列的创作,如何拿捏好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表现,融合方面的问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果能够以有效、多元的艺术形式,打造经典的思想高度和精度,而且又富有现代的批判性,这样的创作就是了不起、伟大的创作。我对系列咏诵的创作抱有很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