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正是视觉感受系统从二维发展到三维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对能画出或做出一个有立体感的物体充满了好奇与热情。这个阶段正是教师通过陶艺这门课程进行空间体积感塑造的大好时机。但遗憾的是,在目前的陶艺(校本课程)教材中,中学和小学的教学内容似乎没有针对年龄阶段的差异,而“技巧、工艺、题材”的展示成了重点。很多中学生的作品反映出的造型意识其实还停留在二维上,关注的重点仍在正立面造型(平面造型)和表面的装饰上,对三维的空间体积意识不够明确。中学阶段较小学阶段而言,学生具备了更多的理性思维能力,如果教师错过了指导学生塑造三维空间体积感的关键时期,就极有可能造成学生成年后对空间体积感认知能力的薄弱。
我认为,中学阶段陶艺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感受空间,感受泥性,感受蕴含其间的生命力。”
浮浅地模仿、过分地关注“象”(形准),只会使学生产生对物体表象特征机械复制的被动与对程式化技巧的依赖,削弱了其主动的个性感受与其个性化语言表达的探索和热情。雕塑语言从古至今,一路发展下来,早就不是单一的局面了,我们怎能把某一历史阶段或其一流派的艺术风格作为唯一的标准来引导学生呢?学生只有从内心出发,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泥性,不拘一格地不断寻求个性化的空间体积感受。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而每一个生命体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每一个学生对泥性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使用一种自己喜爱并运用自如的手法去塑造空间,包括泥的软硬、表面的肌理、工具的选择以及作品进度、节奏等。
个性感受因人而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如何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指导,如何使才情各异的学生具备内在的艺术灵感和创作冲动,这才是教学的关键和难点所在。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当自己的大脑皮层不够兴奋时是不能投入艺术创造的,否则就是被动地照抄,就是“磨”,直到“磨”到无法控制的沮丧地步。特别是需用几个课时完成的陶艺作业,尤其要警惕学生新鲜感的丧失。教师必须对不在状态的学生持乐观、宽容的态度,而不是简单的把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差生。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是弹性的。这里的“弹性”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学时间要有弹性,要准备一阶段的课时练习,因为在同一课时中,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同步达到状态;二是指导、评价作业的标准要有弹性,要根据不同性格气质的学生、不同的个性感受及感受程度做出多元化的指导与评价;三是一学期的课堂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精,“宁缺勿滥”。要让学生明白,照搬照抄的作业对发展空间体积感弊多利少。
当然,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一个有创作想象力的主题源,在层层深入的引导观察与想象中,帮助学生敏感地抓住其内在质的反应,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火光”,都让它转换成学生内在自觉的艺术灵感。
一家人(陶) 刘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