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应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作者:庞纳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高师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它涵盖对舞蹈演职人员的教育,舞蹈师资教育,以及舞蹈素质教育等内容。高师舞蹈教育的蓬勃发展,给舞蹈界增添了新色彩,注入了新活力。高师舞蹈教育人才培养应具备哪些特征?就此谈谈我的一些浅薄看法。

  舞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在于它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当今形势下,舞蹈正逐步由以艺术表演为单一目的形式演变为集表演、健身、健美、娱乐、交友等多元目的于一体的艺术门类,大众化、多元化、自娱进而娱人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舞蹈教育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实践应定位在培养大量的既具备教学能力、创编能力,又具备策划群众艺术活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上。应看到,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将从事基层群众性舞蹈教育,承担对基层群众,特别是青年人进行舞蹈训练,同时组织群众舞蹈艺术活动的重担。而且,从事非学校部门的舞蹈工作的比例会越来越大,这就对我们高等师范院校舞蹈课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舞蹈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为不断发展的社会服务,而所培养的学生应能适应多元化社会生活的需要,舞蹈教学的目的要向多元目标拓展。

  多少年来,舞蹈被禁锢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窠臼中,无论从表演能力到教学深度,从理论研究到文艺评论,还是从改革的速度到管理的方式,处处都受着文化素质的限制。这种状态严重阻碍了舞蹈的发展,使它难以同步于时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早地中断了正常的文化基础教育,进入一种肢体的专业化状态,从而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不完整,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差。所以,必须逐步改善舞蹈教育体制,解决舞蹈界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问题,培养新一代的文化型人才。

  当今的高师舞蹈教育培养的舞蹈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文化底蕴、有头脑、有志向、有独立见解,要从理论上了解舞蹈这门艺术的含义,了解舞蹈艺术与其他相关艺术的联系,同时,还要具备了解、研究传统文化的能力;具备鉴赏、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具备了解、改造肢体技能训练方法的能力;具备了解舞蹈发展趋势并能去粗取精的能力。

  因此,在高师舞蹈的教学上应采用灌输和启发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舞蹈实践相连接的形式,注重技术训练、风格训练和情感训练,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开拓思路,开发学生心智,不但要使他们对舞蹈的理解更深入、更透彻,而且要使他们能在技术上、在审美上保留共性,凸显个性。

  仅仅学懂舞蹈、研究舞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学生毕业后除了从事舞蹈教育工作,也很有可能从事舞蹈表演、舞蹈策划工作,更有甚者转行到其他领域。作为舞蹈人才,除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以迎接多变的社会挑战,因此,一专多能将是新时期高师舞蹈人才培养的又一特征。培养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是高师舞蹈教育的新课题。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业外学习,并激发他们的业外学习兴趣,增加选修科目。推陈出新,发展个性,独创自己的风格,将是新时代舞蹈人才培养的又一不容忽视的特征。

  舞蹈艺术由于其艺术表现手段的特殊性,在塑造艺术形象时更需要创造性思维来发挥作用。将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高师舞蹈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舞蹈教育中无疑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其在训练阶段积极确立正确的训练目的和学习态度,发挥出极大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信心和创造力;在磨练身体技能的同时,思考如何运用、支配身体的能力;在模仿教员示范动作的同时,寻找内在的感受;在训练组合程式表演时,追求内在情绪的表现;在学习现有动作素材时,认识其规律,寻求创造动作的方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获得身体的解放,同时也要把握支配自身的方法并得到思维的解放,积累创造素材,具备在艺术创造的海洋中自由遨游的技能,在生存观念完全改变的今天和明天,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价值。

(作者系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