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有一个叫双峰的小镇,这个镇沿溪而建,以前因为磐安交通不便,相对闭塞,因此溪的两岸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在街头我们停下车,步行进入镇内。离溪边不远的一个进士台门,从高高的门楼牌坊里进去,只见两长排房子,中间的一块空地上,晾晒着一排排面条。已是午后,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面条远远望去如柳丝随风舞动。走到近前,一问,说这就是索面,一位大婶正从高高的木架子上收下一长挂一长挂的面条,仔细一看,还有一位穿花格子衣服的大姐,在细细长长的银丝后面若隐若现地帮衬着她。
原来,在浙江磐安一带的乡村里,至今还保留着一种手工制作面条的工艺,这种面条,当地人叫索面,光从字面来理解,是难以理解其意思的,他们解释这是方言“纱面”的谐音,说的是它细可与棉纱相比的特点。
吸纳了一天阳光,索面彻底结束了发酵过程,收下来的长长的一挂挂索面,小心地被折断后扎成一串放入箩筐中保存着。此后的一年内,你随时可以取一串出来,放入沸水中一煮,加以当地特产的香菇、自制的火腿肉,或炒、或拌、或汤,柔韧滑嫩、咸鲜香浓的索面总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回味。
晚上我们就住在双峰镇上的一个民宿里,趁这几日太阳好,许多人家都在制作索面,主妇也是索面制作的高手,晚饭后收拾停当,她就开始制作索面,让我们见识了从头至尾的索面加工过程。因为面放时间长了会发酸不能食用,所以做索面大多从夜里开始,先是揉面,将面粉加入适量的盐和水调和后揉透;再是搓面,将揉透了的面胚搓揉成比小拇指稍细一点的长长的面绳,盘放入木盆中;第三步是绕面,将放置了一两个小时后的面绳,缠绕在一根根长约50厘米的竹棒上,放入一个长长的木柜,再在木柜中将其拉长至二三十厘米。放到第二天早晨,再拿出去插到屋外的木架上拉长、晒干。
山清水秀的磐安,这几年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来这里休假。回来的路上,街上停着三四辆上海牌照的轿车,一大堆的年轻人正在将一大箱一大箱的索面往车上搬,他们说这样手工做的面条还真是没见过,带回去给亲朋好友尝尝。
进士台门里做索面的大婶
双峰街景
丝丝面“帘”
宛如柳丝
收纳成束
进士台门
收折成串
收面似“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