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距喀山大教堂不远,有一家艺术书店,俄罗斯作家协会的阿列克先生带我们进去的时候,里面的客人并不太多,我的一个搞音乐的朋友要我带一张肖斯塔科维奇的CD,正好我也喜欢他的音乐,于是就买了两张肖的电影插曲(中央编译局俄文处杨立成先生的翻译十分到位) 。肖的最著名的《第五交响曲》我曾经在香港铜锣湾买到过,的确不一般。从中完全可以理解“二十世纪的贝多芬”这一“头衔”的内涵。他在这部交响曲中,将自己比做“代世人受罪的现世基督” 。特别是音乐当中渗透出来的反抗心理、坚毅和勇敢的性格以及谦卑、善良和隐忍,无一不与贝多芬相似。
回到莫斯科,在新圣女公墓,我特意找到肖墓,长方形花岗石墓碑,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姓名下边,是五线谱和几个音符。他活了69岁,是苏联最杰出的作曲家,也是20世纪音乐界的奇才。15部交响乐, 40多部电影音乐,两者之间一个奇特的现象是,由于他在交响乐当中突出了“自我” ,采用了前人所未用的旋律,艺术上独树一帜,几乎他的每一部交响乐都要遭到批判,但是他的电影插曲却又屡获斯大林奖金。在那个年代,这似乎很奇怪,又似乎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解中国“文革”的人可以明白,“自我” ,“独树一帜” ,那都是“洪水猛兽” ,挨批理所当然;但同一个人,又挨批又得奖,这在当年的苏联抑或中国都可以算是奇事。
查阅肖的资料,能见到的形象都是充满忧郁的,这与他的人格和艺术操守有关。
他的艺术是从人类、人性、人道以及自然的深处弥漫开来的,所以他既不合时宜,更不是当时苏联的“主旋律” ,他是孤寂的,也是冷落的。当年《真理报》批判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岑斯克的麦克白夫人》 ,批判文章的标题就叫做《噪声而非音乐》 。一个音乐家的作品,被人指责为“噪声” ,那感受,那滋味,可以想象。虽是这样,他仍旧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而不是弯腰低眉去唱颂歌。因此我以为肖斯塔科维奇的忧郁是高山流水,他的坚守是人格的光耀。他曾经说:“音乐是善,不是恶。 ”在专制之下,善是多么的脆弱,而有人能坚持善,不能不让人敬仰。
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墓地,我拍了好几张照片,想留下一点高贵的东西。
东方出版社曾出版过《肖斯塔科维奇书信集》 ,收录的是肖写给他为数极少的朋友之一格利克曼的信。287封信。研究者称,这是解读肖斯塔科维奇的最好的资料。
慢慢读吧。
肖斯塔科维奇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