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鸿魁:虚心模仿,对化妆创新至关重要
作者:孙育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孙鸿魁在为梅兰芳先生化妆(照片由孙鸿魁夫人周希亚提供)

  孙鸿魁谈起自己60多年的艺术生涯时,透露了自己在化妆造型方面最难创作的艺术形象的心声:对我来讲,著名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在戏曲影片《游园惊梦》中的造型是比较难的。首先梅先生是一个男人,而且拍这部影片时他已花甲之年,当时他的眼袋很突出,要演一个二八佳人,电影又要拍摄特写,难度可想而知。一开始我请梅先生自己化妆,仔细观察他怎么处理自己的形象。然后我琢磨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后来我又为梅先生做了一个头部石膏模型作为比较,进而再修改。最后运用面部牵引术,配合塑型零件,掩饰深重的腾蛇纹,加以发片、云片的粘贴,最终完成了杜丽娘的造型。

  就当时化妆的细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和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吴迎同样有着清晰的记忆或深入研究。

  1959年11月上旬,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的汪洋向梅先生说明了要在年内拍摄《游园惊梦》的计划,请他饰演杜丽娘。当时汪洋厂长指着青年化妆师孙鸿魁说:“您要负起责任,把梅先生的化妆搞好,保证出现在银幕上的梅兰芳比舞台上更美,更年轻。 ”孙鸿魁笑答:“我一定尽力而为。 ”听到这里,梅先生心里踏实了很多,因为他在早年拍过几次电影,都是自己化妆,电影厂的化妆师只是在旁指点,但始终没有达到理想程度。而这次拍摄却改变了以往的做法,由电影厂的化妆师全权把关,根据京剧艺术的特点,进行创新,梅先生认为这样会比过去好一些。

  1959年11月13日下午,影片第一次试装。孙鸿魁一反舞台化妆的常态,而是用油将脸擦一遍就上彩,赭石和粉现调,用细海绵往脸上涂,再上胭脂和粉,画眉、眼用墨油彩,画嘴唇现调胭脂。在后来看样片时,梅先生对以下几点甚是不满:脸上的油彩太浅,眉太细,并且不均匀。于是,孙鸿魁根据意见,在化妆构思与设计上作了细致的调整。

  在影片第二次试拍前,孙鸿魁约梅先生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准备给梅先生做一个面部模型,以便根据模型来进行塑型化妆的尝试。孙鸿魁让梅先生坐在一把写字椅上,胸前围一个白绸的单子,先在梅先生脸上抹油,鼻中插入橡皮通气管,然后将石膏粉倒入钵内,用手调和敷涂面部。五分钟后,揭下石膏模型,完整清晰。

  1959年12月7日,影片进入拍摄阶段。孙鸿魁用塑型法,先把塑料做成的薄片贴在梅先生鼻间,接着在眼窝以及额上都贴上塑料片和涂抹乳胶,外面又涂上了一种产自非洲的隔离性膏脂,以便上油彩。这次化妆有了很大改进,样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唯一的不足就是面部失之呆板。梅先生指出:杜丽娘的化妆,自然要注意颜面美丽,但这部戏主要依靠内心表演,如果专从美容方面着力,使面部肌肉不能自如活动,就等于取消了演员的表演武器。于是,在接下来的12月11日,孙鸿魁以第二次试妆作基础调整加工,放弃塑型,化妆色彩改为浓艳,以便与服装头饰相称。有了前几次的改进之后,当梅先生扮好妆在灯光照耀下来到镜头前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化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孙鸿魁是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化妆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一级美术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