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耳朵”属于谁?
作者:方亮  来源:中国艺术报

  音乐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是以“审美”为先决条件,并以“审美”为最终归宿。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里的“音乐耳朵”就是被高尚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格式化了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取向。

  近年来,许多中学生被没有美育功能的艺术作品格式化了,如商业化的流行音乐和粗俗的世俗音乐。他们被包装和炒作迷惑了视听和情感,因而以审美教育、创新教育为前提的艺术教育,是教学中的新型教育资源和积极的教育理念。它艺术地运用美的规律来让学生获得美感,并内化为审美价值取向。只有具备了正确的、先进的、科学的基础知识,才能获得更高审美需求的内趋力。

  在现有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除了知识的传授要讲求艺术审美外,教育者本人的人格和道德也是审美活动的范畴,是精神化的审美对象。教师对于学生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身正)为范”,这也是做教师的标准。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知识、有才华的卖弄并不等于都是美的,能够称得上是“美”的教学活动,必须合乎人的审美需求。一个教育者在教学中不顾忌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不考虑受教育者的人格,他从事的教育活动就是苍白的。

  当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能力,在演唱、演奏、教学及创作音乐的活动中,就能表现出艺术的生命力。音乐创作就是收集生活题材并进行艺术化概括、提炼、转化成精神形式的活动,这一过程中必须依赖创作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作品的审美价值除受创作者的审美和趣味影响外,还受群体和社会审美约束,比如有的音乐在现实社会中一炮走红,而有的音乐作品要过很久,才被社会认同,这样就要求艺术家们,既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又不可不负责任的媚俗现实,同时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不被社会承认的承受能力。所以个人审美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束缚。音乐创作既不可脱离社会现实,也不能随波逐流或急功近利。这就得依赖创作者的知识水平、价值观、人生观及审美意识等各方面的形成的个人魅力,同时要兼顾社会形态、经济结构、思想意识、文化潮流等诸因素,使文艺为大众接受、为社会接受。

  音乐表演作为中介,在乐谱形式的作品和听(观)众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表演可经教学活动规范,再从正面介绍作品并扩大其影响。检验、补充、丰富作品的表现力,使听众(观众)准确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和感情,并得到审美享受。反之会影响主体审美意识的传达,削弱作品的审美价值。这必然依赖表演者的审美能力和品味,同时,不同的教学者和表演者,因为在审美趣味上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总的来说,教学者和表演者的再创造,在于深入挖掘作品表现的丰富性、多样性、潜在性,使作者意识到的审美价值获得表现,使作品中美的因素体现得更鲜明。

  总之, “音乐审美”是音乐教育的前提,同时又是这些音乐艺术活动的最终归宿。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