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源流述略
作者:李鹏  来源:中国艺术报

苏汉臣《百子嬉春图》

李嵩《市担婴戏图页》有关风筝的最早的记述

  中国是世界大多学者公认的风筝起源之地,但对于风筝的起源却存在多种争议。现今可以看到的最早有关风筝的记录为南北朝时期的《南史·侯景传》 ,其时正是南朝时期梁太清三年(549) ,侯景叛乱,将梁简文帝及其官员围困在内城台城之内。 《南史》上记载:“贼之始至,城中才得固守,平荡之事,期望援军。既而中外断绝,有羊车儿献计,作纸鸦系以长绳,藏敕于中。简文出太极殿前,因西北风而放,冀得书达。群贼骇之,谓是厌胜之术,又射下之。 ”围困中的官员将求援书信放置在风筝上,以期风筝藉风而行来传递消息,这是风筝第一次以其实用性出现在史料记载中。其后唐宋文献也见有关此事记载,如唐代李冗在《独异志》中的记述较之前更为详细,但有出入。同为唐代人的丁用晦在《芝田录》这样记录此事“侯景逼台城,梁武帝计无所出,有小儿献计,以纸鸢系诏书,因风纵之,冀有外援。鸢飞数十,援卒不至,台城隧陷。 ”这段记载与《南史》记载较为吻合。其后宋代高承所著《事物纪原》中亦收录此事。 《资治通鉴》中对此事的描述更为全面“高州刺史李迁仁、天门太守樊文皎,将援兵万余人至城下。台城与援军信命久绝。有羊车儿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题云:‘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 ’太子自出太极殿前乘西北风纵之。贼怪之,以为厌胜,射而下之。 ”通过以上资料相互印证,南朝之时风筝就已经存在,以当时情景推测所放风筝不是宫城中旧藏就是高官或内侍临时所做,风筝之深入上层人物生活可见一斑。根据“群贼骇之”可以推测侯景的很多士兵并没有见过风筝,突然见到一飘摇直上的物体大为惊异,应该是当时风筝的流传范围有限。 《南史·侯景传》记载:“侯景字万景,魏之怀朔镇人也。 ”怀朔位于现今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以南的黄河流域。侯景一生大多生活在黄河流域。侯景的士兵也均为在北方招募。南朝梁都城时称建康,就是今天的南京。从地理分析可见当时风筝仅在长江流域流行,就连当时的东魏即现在的河北地区还没有春日放飞风筝的习俗。

  从这些史料记述可以得知当时风筝已经存在,并且应用于军事和政治中,至少在南北朝时期风筝就已经在我国南部地区广泛存在。而风筝究竟源于何时何人却少有记载,现今可以追溯到与风筝有关的更早的记述应该是《墨子》 《韩非子》中所记载的名为“木鸢”的飞行器。墨子生活于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或滕国。宋国与滕国是毗邻的两国,宋国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滕国位于今山东省滕州。墨子据传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在他的学生和后人整理他的学说而成的《墨子》一书中写道:“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一只竹木做鸟鹊在空中飞行了三天。稍后些的韩非子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墨子曾尝试制作可飞行器具,花费三年时间才制作成,但试飞一天就掉了下来。从文中描述可以想见这两处所记述的木鸢是一个以竹子和木头为主材、仿照飞鸟形态制作的飞行器。文中可以看到这个飞行器没有类似风筝线的牵引装置,也没有关于御风飞行的描述。根据文中“鹊”“木鸢”的描述可以看出其飞行原理应该是根据鸟类的飞行动作而来,或者是翅膀扑扇或者翅膀不动借风滑行。这与风筝的飞行原理不同,却是古人关于空间飞行器的一次有记载的探索。从后世流传的文献可以看到当时对于这种空间探索并不鼓励,例如《墨子·鲁问》中记载墨子看到公输班的木鹊之后说:“子之为鹊也,不如翟之为辖(古代车上的零件) 。 ”但是,藉由风筝来进行各种实用功能的实践却一直未停止。 《汉书·王莽传》 :“或言能度水不用舟楫,连马接骑,济百万师;或言不持斗粮,服食药物,三军不饥;或言能飞,一日千里,可窥匈奴。莽辄试之,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着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堕。 ”这段文字描述的几乎是今日现代航海、现代生物学、航空航天领域的影像,王莽所进行的飞鸟实验也是继木鸢之后的对鸟类飞行运动的再一次模仿实践。

    关于风筝起源的另一种思考

  在民间传说中有很多关于风筝起源的传说,张良、韩信、鲁班等传奇人物都有过与风筝有关的故事。其中有韩信通过风筝制造出四面楚歌的情景,使项羽大军人心慌溃、不思征战;又传说韩信通过放飞风筝测量到未央宫的距离以备挖掘地道攻城。

  唐代《酉阳杂俎》引述《朝野佥载》所载:“鲁班者……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 ”鲁班夜乘木鸢回家探妻,这里的木鸢似乎和今日的飞机是同样原理:内有机械装置,通过人的操控达到飞行的目的。这一记载与民间传说中的风筝源起飞鸟说相似,而且与记载中的墨子或是公输子的斫木为鸟相互印证。

  民间传说中还有一种说法是风筝起源于树叶,讲一路人看到树叶随风飞舞,于是模仿树叶飘摇的样子做成了风筝。在中国海南和台湾,确是有少数民族用树叶缚线做成风筝放飞的情况。还有一种说法是斗笠说,讲一农夫田中耕作时突遇大风,头戴的斗笠被风吹起。有人看到这一景象就以斗笠的形状为基础加上线绳做出风筝。这些传说中与现在风筝形制最为接近的应该是斗笠说,斗笠因风而起,又因为斗笠上的帽绳没有飘落他处。风筝放飞时也是借风起飞,通过风筝线牵制操控,两者对风的利用是相同的。

  民俗专家徐艺乙先生在其著作《风筝史话》中对上述传说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进行了论证。指出风筝的出现是古人对风能利用的一个探索成果,并根据当时的科技发展情况推断风筝源于船帆。根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我国在商周时代就对风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利用了。到汉代,已经可以利用风能来提高航行速度。东汉《释名》中讲:“随风张幔曰帆。帆,汎也,使舟疾汎汎然也。 ”古代沿海航运的发展对风帆的要求进一步增加,不仅是面积大更讲究通过调节帆增加对不同类型风能的利用。对比船帆与东部沿海地区所独有的大型板鹞风筝,其二者在结构上极为相近,线与绳索的固定链接位置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纵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古人对风能的探索过程是缓慢且漫长的。而对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认识与应用发展的风筝来说,推测其发展初期应是一个地域分散的偶发现象。可能会集中起源于物质文明较高的地区,例如中国的中原地区、沿海地区。所以产生了带有平原农耕特点的斗笠说和水域特点的风帆说。风筝在不断的地域交流与融合中逐渐吸收了各处的优点,整合成一种较为统一的形制。风筝的发展应该是连续的,应是不仅仅源于某时某人突发的奇想,而是伴随当时社会的科技发展和对自然物的认识使其从初始形态慢慢优化其结构,直到最后成形。

板鹞风筝

    早期风筝的发展

  今天,我们将风筝多作为娱乐用具或是竞技体育用品,有些特别精美的风筝则成为居室中的装饰品。风筝飘摇千年,其身份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多有变化。

  夏商周的时代留给我们的印迹只能从甲骨文和一些遗迹中寻找,这一时期并没有足够关于风筝或其相近形象的物品的讲述。唯有商代甲骨中出现的“风”字被认为是今天的“帆”,由此推断当时人们开始利用风能。

  秦汉两代是中华文化迅速融合、发展的时期,很多思想流派、发明创造发轫或成熟于这一时期。传说中的汉代初期的风筝,大可载人且材质厚重,多用于军事政治领域。韩信丈量阿房宫的传说可以看做是将风筝应用于数学领域的一次有意义的创举。我国勾股定理早已记述在汉初时期的《周髀算经》中,可以据此推测在汉之前即有关于勾股定理的认知,韩信利用风筝丈量距离的传说也是有所依据的。汉代还出现了一项在科技史上极为重要的事情——造纸术的改进和普及。虽然根据史料记载和实物作证,中国人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就开始尝试制作纸张,并且已经制造出由棉絮、植物为原料的纸。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也有“纸”字出现,推测在公元前3世纪纸应该已经在中国地区出现。但是纸张其时还没有得到普及和大规模的利用,这是因为当时纸的制作成本颇高和制作工艺不成熟致使纸张不能被大批量生产。直到汉代蔡伦对传统造纸术进行改进,将制作纸张的原料成本降低、纸张制作技艺变得易于操作,这时真正可以用来大量书写使用的纸才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纸张是风筝的重要原料,纸张的普及和利用是风筝能够变得轻盈从而飞入寻常人家的重要一步。

哈氏蓝蝶风筝

    以娱乐为目的风筝的出现

  经历了南北朝这样政权频繁更迭、外来文化涌入的时期,中国终于进入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唐代。唐代不仅政治稳定、经济发达而且唐朝政府重视文化发展和对外交流。这样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文化生活较之以前更为丰富多彩,出现了许多娱乐的新形式。唐代诗歌兴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诗人。在他们的诗歌中,“风筝”一词开始出现。如:唐代诗人李白:“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 ( 《登瓦官阁》 )元稹:“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 ”( 《连昌宫词》 )李商隐:“云屏不动掩孤嚬,西楼一夜风筝急。 ” ( 《燕台》 )高骈以《风筝》为题作诗:“夜景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四角”“乌啄”“响碧空”表明这风筝的位置处于高空,只有飞鸟才能追踪探啄。“吟”“急”“风吹”似在表明风筝发出的声音曲调,“风吹”两字更是点明这声音的轻重缓急全在风力上。这些描述已与我们今天放飞风筝的情形十分相似。

  唐代元稹做过《有鸟二十章·纸鸢》描写了整个风筝放飞,从开始准备到渐渐升高再到风筝弦断飘零。从“群纸鸢”可以看出当时放飞的盛况。 《全唐文》中有两篇《纸鸢赋》 ,其中杨誉所作一篇(全唐文卷一五四)对当时称为“纸鸢”的风筝的制作过程有详细描述:“相彼鸢矣,亦飞戾天,问何能尔,风之力焉。余因稽于造物,知不得于自然。原其始也,谋及不童,徵诸哲匠,蔡伦造纸,公输献状。理纤蔑以体成,刷丹青而神王。殷然而髡彼羽翼,邈然而引夫圆吭。膺系纤缕,趾续长绳。俯剧骖之七达,挂高台之九层。 ”这段文字叙述了风筝飞翔的原理(风之力) ,风筝出现的条件(蔡伦造纸、公输献状)和风筝的制作工艺(理纤蔑、刷丹青) 。其中“刷丹青而神王”或许可以推测出风筝的绘制技艺已经十分精熟了。唐荣所作的《纸鸢赋》描述风筝放飞情景:“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翻兮度,将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握之中……”这一段文字详细描述了风筝飞腾、翻转、放远、拉近等动作,作者笔端风筝在游童手中似乎真如鹰击长空。这两篇文章明确指出这一时期象形风筝开始出现、风筝的放飞技艺已十分精湛。以上两段文字虽然是文学作品,却能从中看到唐代风筝已经普及到北方,风筝的身份由初始的实用性开始向娱乐性转变。

金代铜镜 吉林省怀德菜园子金代遗址出土,铜镜直径19厘米,镜背装饰4组对称风筝图像

    俗谓之风筝的意义

  风筝名字的意义正式等同于纸鸢的时间有史料所查始于宋代。 《事物纪原》里说:“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郗,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 ”风筝在宋代与纸鸢等称谓并用,从“俗谓”一词可见风筝的称谓始于民间日常生活中,在上层社会的书面表达中依旧多称之为“纸鸢” 。

  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社会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发展,许多娱乐活动较之以往更具趣味。宋代整体社会风格较唐代为之一变,世人更加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注重世俗生活情趣。这些转变促进了节日活动的发展,可从当时的文献资料和绘画作品中看到宋代的市民生活丰富程度。据《东京梦华录》载:在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诸趋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用太平车或驴马驮之,从城外守门入城货卖,至天明不绝” 。这种景象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充分体现,其画中详尽描述了宋代商业街巷所呈现的繁盛情景。 《武林旧事》则详述了南宋都城的城市风貌,从开卷的朝廷典礼到之后的市肆经济,从各个方面介绍了宋代城市的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这种城市文化经济的兴起为风筝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社会基础,在《武林旧事》中也记述了当时放飞风筝的一些习俗,如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飞风鸢,日暮方归。

  宋代绘画题材多样,不仅有文人雅士的山水情怀,也有市井民众生活情趣的婴戏图。在这些绘画中,第一次出现了风筝的图像,它突破了以往仅有文字记述不见图像记录的情况,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也得以知晓当时人们放飞风筝的情形。宋代婴戏图大多与当时的时令节庆有关,如《百子嬉春图》 《九九阳春图》 《端阳婴戏图》 《重午婴戏图》等。在宋代宫廷画家苏汉臣传世的《百子嬉春图》中可以看到春风刚刚送暖,幼童在室外或是舞狮或是舞动人偶,年岁稍长的孩子则一起观赏书画……在远远的一角,高台栏杆边有一幼童正放飞一只瓦片风筝。这或许是我们现今可以看到的最早的风筝形象了,画中风筝的外形与今天的简易风筝近似,唯有不同的是根据比例其尾部飘带较今天常见的简易风筝更长,也可能这是画家为了表现风筝的摇曳姿态有意加长的。年代稍晚与苏汉臣同为宫廷画家的李嵩长于界画,其界画的工整严谨也表现在世俗题材的绘画上。如李嵩所做《市担婴戏图页》 ,一位年轻母亲哺乳婴儿的时候也被孩子们拉到货郎的货担前,小婴儿的眼睛已经被货担上的玩具所吸引。货架上物品类别丰富,从家居瓶罐到蒲扇荷包、从农作用具到儿童玩具。在右侧货架上高挑着一只菱形的瓦片风筝,旁边还有一个挑杆上有两只鸟形风筝。挑杆的用处是在放飞风筝时将风筝挑到高处更有利于放飞,这在今日已不常见。宋徽宗既是绘画高手又是游艺高手,宋王明清在《挥麈后录》中记述宋徽宗即位之初就在后宫放飞风筝,因此据传宋徽宗曾经组织编撰了《宣和风筝谱》 ,可惜这份传说中历史上第一个记录风筝的画谱没有流传下来。

  南宋时期,长江以北的女真民族建立起金政权(公元1115 - 1234) 。或许是女真民族的游牧习惯,金时期北方铜镜工艺又兴盛起来。其中有一面以放风筝为题材的铜镜,其镜背面分为4组装饰图案,每一组有两人各放一只风筝。其中风筝样式不同,或为鸟雀或为凤蝶,风筝造型生动且飘逸,体现了当时北方风筝制作技艺和放飞技术。从金代铜镜纹饰上也可以看到当时北方地区的风筝已经有了很丰富的造型。虽然自唐代始,文献资料上就有了象形风筝的记载,但直到金代铜镜的发现才第一次见证了象形风筝的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