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楼里的彩色壁画
蔚州一直是京西著名的“米粮川” ,明代蔚州被称为“京师肘腋,宣大喉襟” ,将其视为中原的防御屏障,正所谓“蔚在北鄙,当三关两镇之间,实畿辅肩背,云谷襟喉也” 。经历了明蒙对峙的洗礼,蔚州村落变为“堡”是必然的。而今天蔚州古村落遗存数量之大、遗存之完整,都值得关注。蔚州博物馆馆长李新威称“蔚州为全国第二、河北省第一国保文物大县” ,在他提供的数据中,全县现有文物遗存点784处(其中国保9处,省保14处,县保25处) ,大部分古村落建筑,都进入了省级文化遗产名录。
堡,古作“保” ,字典中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有围墙的村镇;另一种解释为土石筑的小城,现泛指军事上的防御建筑。综合起来,“堡”即用土或石围起来的用来居住或屯驻的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小城。据蔚县文史资料记载,当地乡下老人有传说,“成祖皇帝的军队,队队带有‘武火神’ ,扬手出火,放手无烟,因而打退入敌取得胜利” 。作为要隘,蔚县在明代布防严密,在蔚州全境共设九个军营,每营跟一皂,皂下再设疃,全州共计十八疃。在当时形成一个极其严密的武装网络。
从明朝的万里长城看,蔚州即在当时的内外长城之间。同时,明朝沿长城也修筑了大量屯兵的“军堡” ,按一定军事级别分布于长城沿线。原是因明朝与蒙古经年累月的拉锯战而建。入清,蔚县的边塞问题不复存在。康乾间,社会的稳定,使蔚县经济得以空前发展。此间,蔚县村堡外添建了大量公共建筑,包括庙宇、戏楼等。上文提到的九营九皂十八疃,便也在此过程中变为普通民堡。“点灯烧黄香,祷告护山王,保佑俺家的麻驮子,不碰‘盘山狼’ ,平平安安到广昌(涞源) 。 ”这是历史上流传于蔚县骡帮间的民谣。
蔚县的村堡一般规模较小,开南门和东门为正门,西门为送丧专用,不开北门,正北方通常建有真武庙。据笔者对古堡的实地考察,发现蔚县古村堡的营建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满足村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从水源、地势、交通考虑;其次,防御敌匪入侵,故村堡常选择背山面水或两面环沟的位置,在村堡修建与扩建过程中,注意堡与堡间的呼应依存关系,今天常见到的有前堡、后堡,上堡、下堡等;第三,风水。稍大的村堡一般有庙宇大小三十余处:通常有老爷庙、观音庙、龙王庙、奶奶庙、三官庙、真武庙、财神庙、马王庙、阎王庙、泰山庙、梓潼阁、魁星庙、城隍庙、五道庙等。
从明清村堡建筑空间的变迁可以看出,作为明代防御型聚落,到清代,随着社会稳定性的加强和人口的增长,在沿袭建堡惯性的前提下,开始往堡外扩展,新型的以戏楼为中心的建筑群,便在蔚州大规模复制。戏楼一般以坐南朝北为主,其建筑主要考虑,除了原有村堡空间的限制外,更多是为了朝向庙宇及堡门。通常戏楼与庙宇隔街而对,常有一座戏楼面对多座庙宇,在功能上可以敬神娱人,它们之间的街道便成了村堡内可聚可市的公共空间。如代王城的三面戏楼,正面向东,面对财神庙,每年九月十六至十八唱戏;北面对龙王庙,每年六月初八唱戏;南对灶王庙,每年七月十三唱戏。通常,在村堡正北方中轴线尽端建真武庙;道路交叉点处建五道庙;南门楼顶部朝南建梓潼阁、朝北建魁星庙;通常戏台对面建老爷庙、龙王庙、奶奶庙;河边建河神庙等。在上述历史因素的影响下,从有关戏楼与庙宇群的兴建以及它们的空间形制关系看,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地人民“文人武化” 、“武盛文弱”的特点。
戏楼及庙宇,其建筑规格及其壁画规格不是均质的,而是因其所处空间地理禀赋的差异而不同,具体表现在经济、交通等因素的不均衡以及由此而连带其壁画内容、形式的差异性。戏楼因有其开敞性的特点,故其壁画的日常保护与庙宇壁画的保护难度应该是不同的。戏楼壁画重画的可能性更大。据崔家寨戏楼对面关帝庙大殿坎墙上镶嵌的崔家寨关帝庙大殿碑记载:
盖闻自古以来基未立者创始非易,自今以往功已成者保后更难,如我堡建此一台,各捐资财,劳心劳力,诚非易也,今此工程告竣,焕然改观,宁可不相互保护任其毁伤乎?固而阂堡公议,以后各管各子,不许无故登台肆意践足留□,如有无知之徒在其上下四面损坏一砖一木少为毁画者,以经查出不论老壮幼稚,小者罚油一斤,大者罚油一坛,或有亲见故隐者加倍论罚,此乃事属公事议出公议,并非一人之臆见也,故勒此石永垂不朽。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闰六月谷旦立
这是清代当地村民对公共建筑财产集体保护态度的生动记载。
同时,公共建筑及其壁画的保护、维修,在嘉庆年间因为当时生活方式及其信仰的一致性存在,就保护本身而言,是处于自觉需要的状态,而非如今天,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原有信仰大部分已经不在或被淡化了。这也是蔚县古村堡之所以成为文化遗产的原因。
从村堡公共建筑壁画的延续保护看,戏楼壁画具有可变性,庙宇壁画则具有稳定的特点。从现有戏楼、庙宇壁画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后制的壁画多依原样或参照就近相同戏楼、庙宇的壁画来复制。戏楼壁画从内容、形式方面看,虽有不同,但其共同性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戏楼壁画无论绘制厅楼山水的“四望厅”还是屏风的不同类型,均具有延展戏楼空间、充当戏出背景的功能;其次,所绘内容均出自戏文内容,这很可能有戏剧脚本编写者与画匠合作的因素,这一点能最直接折射出所选戏出内容在当地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这也有可能导致一个现象出现,即当一个新的戏剧节目出现并能够在当地风靡,新的壁画内容产生并被绘制的可能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相反,如果庙宇建筑规格形制、壁画内容形式等崇拜物从外观上突然改变,可以想象这将会对笃信该神的信众在心灵上引起怎样的冲击。这就造成,目前庙宇视觉因素在当地不同区域具有稳定性,而戏楼视觉诸因素具有因地理空间、经济实力等因素的不同而相应呈现出差异性。
今天,以文化遗产的视角来看村堡公共建筑视觉诸因素,我们会发现,各因素生成的理由,在当时有其生态式的整体关联性;而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古村堡,其中多个环节均已阙如,在精神性部分表现尤为明显。同时,一些新的因素在村堡公共建筑中出现并生长,尤其是在抗战、“文革”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中。
在“破四旧” (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运动中,当地村民不仅在口头上要背诵语录,还要将其书写到建筑上,戏台上演出的则是《红灯记》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龙江颂》 ,当地传统的剧目统统被禁演。过春节时,出自《毛主席诗词》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几乎成为千家万户所贴的春联,当时贴诗词对联成为新的习俗,一时间出现了,门贴诗词对,人过革命年。“过革命年”时,大年初一的拜年问好、祭祖活动统统被起圈挑肥、拉土送粪替代了。将规模大规格高的民居作为村委办公室,将庙宇雕塑砸烂、壁画用白土覆盖再作为学校或民居,在当时成为了“时尚” 。“五台山下树清清,永跟党走不变心。莫学杨柳半年绿,要学松柏四时青。朝阳照射小五台,五台山下歌飞来。字字飘出乡土味,句句歌颂新时代。 ”这是大跃进时的新民歌创作的展开,赛诗会的不断举行,如火如荼地在蔚县戏楼、庙宇的壁画上刷白涂黑后书写。例如1958、 1959两年间,白乐公社先后召开600余人的宣传大会,组织了100余名宣传员,刷墙写标语700余条,添置了墙壁板报300多块,一时间诗画满墙,歌舞纷呈。
宋家庄村的穿心戏楼,中心台基为空心,是平时出入堡门的通道,唱戏时以木板相盖,上能文唱武打,下仍能通车过人,整座戏楼设计巧妙,建筑精细。据当地老人们回忆,“文革”前此戏楼正面椽头雕有狮子头和戏剧人物脸谱,正面前檩正中处浮雕有金龙5条,形态逼真,呼之欲出,可惜这些现已不存了;戏楼前台内壁绘有彩色壁画,在当时被村民用黄泥、白土覆盖,今天我们去掉部分白土,约略可断出东壁为《拜寿图》 ,西壁是《绿牡丹》 。穿心戏楼能够保存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革”时村民们将其打起墙来做库房。
每一个时代对空间重新规划和改变,使其成为空间变迁中的能动性因素。“文革”以难以想象的力量改变了蔚县古村堡,在破坏庙宇、破坏雕塑的同时,也“保护”了大部分的壁画,最终将时代特点最大限度地镌写在其上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之后,一系列新的事件在萝川大地上陆续展开。首先是计划生育,类似“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的标语在“文革”的标语之上继续书写,古村堡的公共建筑之上,用水泥做黑板、列表填写计划生育公开栏自然成为了新的风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建设的大潮席卷全国,蔚县人首先在众多废弃的庙宇中,“复活”了财神庙,一时间修缮、绘壁、香火出奇旺盛,没有这么幸运的庙宇仍属于大多数,它们有的日渐衰败、有的作为牛羊圈或仓库在默默地等待着机遇。而在此期间,戏楼却从作为样板戏的舞台正日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原因是新式的演出,无论从阵容到现代设备都是古戏楼所不能胜任的,除非被改造。而新农村建设的风起云涌,戏楼则摇身变为了村堡中一个极为“光鲜”的装饰品了。
今天,蔚县村堡内零散的遗存,将被转化为新时期内息息相关的生态式图景,被正式冠以文化遗产的美名,并将进而成为旅游开发中最具原初吸引力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