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回顾 百年交响
——中国交响乐论坛在沪圆满落幕
“中国交响乐论坛”会场 张大勇/摄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承办的中国交响乐论坛11月2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小音乐厅隆重举行。同期举行的还有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上海展演周的系列音乐会和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展等活动。演出的视听效果、展览的图文并茂和论坛的学术高度,共同构成了交叉、多元、立体、全方位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活动。
作为交响音乐季的系列活动之一,音乐界近30位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学家聚集在本届交响音乐季的闭幕城市——上海。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吴祖强,主席傅庚辰,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沛东,副主席陆在易和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论坛分为四个主题进行嘉宾演讲和深入探讨。
一、中国交响乐的发展之路
该主题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世光主持。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梁茂春做了题为《百年艰辛百年辉煌——论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之路》的演讲,分三个阶段系统地回顾了中国交响乐的百年历程: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交响乐队在艰难中逐步成长;第二阶段(建国初期至“文革”时期)——中国交响乐创作在曲折中成熟;第三阶段(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之后)——交响音乐多元发展阶段。
星海音乐学院教授蔡乔中在题为《朱践耳的交响乐创作》的演讲中,沿着朱践耳半个多世纪的创作轨迹,结合具体作品的技法分析,将其把西方作曲技法、中国传统文化、音乐思维和语言风格有机融合,并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高度和艺术创作的深度不断延伸的美学特征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与剖析。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吴春福在题为《罗忠镕的交响音乐创作》的演讲中,详尽回顾了罗忠镕在“文革”期间如何与中央乐团的同仁们一道学习、创作的难忘经历,以及“文革”结束后刻苦钻研十二音体系等西方现代技法。
北京某数字音乐教育中心音乐总监舒泽池在题为《杜鸣心交响思维初探》的演讲中系统地阐述了杜鸣心音乐创作的3个显著特点:整体、综合的交响思维;优雅、精致的音乐气质;均衡、凝练的作曲技巧。
本主题的高潮所在,无疑是作曲家朱践耳发表的《我个人创作的历史》演讲。他回顾了自己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音乐创作历程,他的谦虚好学、对事业的执着和对名利的淡薄,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朱践耳指出,中国交响乐事业好比一棵树,离不开太阳、空气、水的滋养,需要作曲者、指挥者、演奏者和广大爱乐者共同努力。
二、当代交响音乐创作的历史使命
该主题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谭利华主持。
指挥家卞祖善首先做了题为《时代的呼唤》的演讲。他认为,中国交响乐事业尽管开创了新局面,但尚未形成创作、演出、欣赏、教学、理论的一体化和国际化要求。建立中华乐派,关键是创作。他呼吁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包括教学、总谱出版、音响制品等)来推广中国交响乐作品,还倡议应以音乐教育作为基本国策,有效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音乐交流活动,共同推动中国交响音乐事业的发展。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叶小纲做了题为《当代社会与音乐创作》的演讲。他从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出发,阐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认为创作取决于社会的需要,成功的艺术作品就是对社会的艺术呈现,优秀作品来自艺术家对社会把握的程度。社会与文化是“母”,艺术创作是“子”,艺术家要关注当下社会。
人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杜晓十在题为《从“幕后”到“前台”》的演讲中,从音乐出版人的角度阐述了音乐出版在推动中国交响音乐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归纳出了推动此项工作的5个方面:带动优秀作品创作,打造中国交响音乐品牌;利用出版优势,搭建创作、表演和听众之间的桥梁;以出版为基础,建立当代中国交响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国优秀交响音乐作品“走出去”开辟道路;通过良性的市场运作,成就创作、演出和出版的利益共赢。
三、交响乐团建设与作品委约
该主题由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主持。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做了题为《中国交响乐实践与展望》的演讲。他介绍了国交在交响乐普及工作中的一些举措。他建议采取有效手段把古典观众和现代观众结合起来,加强中国交响乐界的团结,携手合作,共创中国交响乐事业的美好未来。
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余隆做了题为《中国爱乐乐团及广州交响乐团情况概述》的演讲。他针对中国的交响乐团职业化建设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进行职业化建设。在谈到作品的委约时,他建议几大交响乐团采取联合委约的方式,来支持中国作曲家的创作。
谭利华在题为《北京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作品的委约创作和演出概况》的演讲中指出,交响音乐是全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城市衡量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要想建立真正与我们这个大国相匹配的中国交响乐学派,必须有中国的交响音乐作品。谭利华建议作曲家在近现代作品的创作中提升技术含量的同时,应考虑到更多的大众性,创作出流传久远的交响乐作品。
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郑小瑛在《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的委约和创作》的演讲中,重点介绍了厦门爱乐乐团委约作曲家刘湲创作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的经历,感慨一个地方乐团在7年多里将一部大型交响乐作品成功上演了44场的艰难和欣慰。
四、音乐评论与文化内涵
该主题由陆在易主持。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高为杰首先做了题为《音乐评论家要当好伯乐》的演讲。他从交响音乐创作的评论角度出发,分三个问题与听众探讨:一是评论家对交响音乐体裁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二是评论工作应有很高的专业标准;三是评论工作应成为高雅精深的交响音乐与大众之间的重要桥梁。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韩钟恩在题为《面对中国交响音乐的音乐学写作》的演讲中,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音乐学写作主张。所谓音乐学写作,不是用别的方式写音乐,不是用音乐学的方式写别的,就是用音乐学的方式写音乐。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钱仁平在题为《我们为什么要创作交响乐?》的演讲中,从聆听音乐新作、创作音乐新作、对中国交响乐创作的启示和批判性思考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问题和思考。
杨燕迪做了题为《谈交响乐的美学品格和文化定位》的演讲。他从交响曲的美学品格、交响曲在西方历史中的演进、中国交响曲的创作与展望三方面阐释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如何通过教育手段引导大众理解交响乐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作为本届交响音乐季和论坛的主办方,中国音协看中了中国交响乐正在快速发展的契机和各界合作及学术需要的迫切要求,审时度势地举办集高端化、专业化和学术化于一身的中国交响乐论坛。演讲者更是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不同的实践角度出发,以专业的分析讲解和高浓度的信息源释放,刮起了以推动中国交响乐发展繁荣为主题的思想旋风。
作为国内音乐界的高规格聚会,中国音协希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更加理性地探讨文化与交响乐、社会与交响乐、国家与交响乐之间的关系,为我国交响音乐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搭建开放的对话平台,并努力使之成为我国音乐界的学术盛典。徐沛东在论坛开幕式上说,中国交响乐论坛的举办不仅是为音乐界搭建学术交流与对话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思想的碰撞和共同的探讨,努力探索形成中国交响乐的未来发展模式和自身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