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奖创办自1983年,如今已届而立之年。30年来,风风雨雨,起起伏伏,从一度梅到二度梅再到梅花大奖的设立,从一年一度到两年一评,评奖机制被不断改革和完善;从梅花奖到梅花奖艺术团再到拍摄梅花奖数字电影,梅花奖的社会影响力螺旋式攀升……心系梅花奖,几代戏剧人的努力、奋斗、彷徨、追求、奉献、坚守和梦想,难道不也是一部荡气回肠、令人唏嘘不已的“大戏”吗?——欣赏这部“大戏”的百转千回,体味它带给我们的欢欣和泪水,更须深刻总结这出“大戏”带给我们的种种启示。
如今,这出“大戏”仍在如火如荼地上演着……
人到“三十而立” ,走过30载的梅花奖何以立命安身,是推动出人出戏的初衷,抑或是救活一个剧团甚或是一个剧种的影响力,是“今天上奖台,明天下基层”雨里唱、雪里演的庄严承诺还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雄才大略,步入壮年的梅花奖实现华丽转身并不断书写出新的篇章。
2013年,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
一种机制:催生孕育出良性的戏剧生态
30年前,我国戏剧舞台经历了十年浩劫的萧条沉寂,演员青黄不接,剧目单调乏味。为了让戏剧艺术重新焕发青春,在前辈戏剧家们的策划、催生下,中国剧协主办的《戏剧报》 ( 《中国戏剧》杂志前身)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以表彰和奖励优秀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和发展戏剧事业为宗旨的戏剧艺术大奖——中国戏剧梅花奖。
就这样,一个基于推动舞台艺术的中心——演员表演艺术的发展,鼓励中青年演员迅速成长的奖项被设立,由此连带的评奖机制的不断构建与完善,逐步扭转了我国戏剧舞台暮气沉沉、寂寥苍茫的惨相,点燃了新的戏剧生态的“星星之火” 。
在这个奖项的召唤下,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受到褒奖与肯定,梅花朵朵开。人以戏传,戏以人传,一批与时代、与生活、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剧目横空出世,亮相于百姓的眼前,环绕在他们的耳旁,戏剧事业的繁荣景象已翻开新的一页。
这就是梅花奖的魅力,让梅花芬芳满屋,驰誉华夏。
梅花奖涵盖了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等戏剧品种,每年一评,得到了全国戏剧界的热烈响应。自第11届起增设“二度梅” ,自第14届起由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共同主办,自第17届起增评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员,自第19届起增设“梅花大奖” ( “三度梅” ) ,自第23届起,按照《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要求,由一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30年来,梅花奖一共评选了26届,涵盖59个剧种,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的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获奖演员634人,其中包含二次荣获梅花奖44人( “二度梅” 42人,跨剧种2人) ,梅花大奖7人。他们既有来自国家级大剧院的,又有基层县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的;既有京剧、昆曲、评剧、越剧、豫剧、秦腔等流传地域较广的大剧种,又有许多被称作“天下第一团”的稀有剧种。600多朵梅花都是各剧种代表性的领军人物,成就了当代戏剧舞台的繁花似锦。正如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所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时期以来有影响的优秀剧目几乎都是梅花奖获得者领衔主演的,梅花奖已经成为我国戏剧艺术一个标志性的奖项,一个响当当的名牌,享誉海内外。
30年, 26届, 634人。“634”这个数字可以看作一种象征,这“634”让人们看到30年来我们的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和音乐剧艺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634”也让人们看到了戏剧舞台上的人才辈出!
如果没有剧作家、导演、与梅花奖演员同台演出的助演们以及前后台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群众和评委就无从看到梅花奖演员们的表演艺术,是他们用双手托举起了这一朵朵傲雪绽放的“梅花” 。不得不说,梅花奖30年的辉煌,是戏剧艺术家和戏剧工作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梅花奖的30年,经历了初创的探索到声誉的日隆,新世纪以来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改革和完善评奖机制,创办梅花奖艺术团,拍摄梅花奖数字电影,不断扩大评奖成果和社会影响。
梅花奖一直在努力完善评选程序与办法,特别是2005年,中央对全国性文艺评奖进行了整改,梅花奖评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一年一评改为两年一评。由于调整后的评奖周期加长,过去的分散看戏、集中评奖的评选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在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三年酝酿,对梅花奖评奖程序与办法进行了改革,以大赛的形式公开评选。从改革后第24、 25、 26三届评奖的成功举办来看,以大赛形式公开举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评奖以大赛的形式举行,让比赛置身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评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利于评奖工作的公正和公平;大赛集中进行评比,有利于在更大范围聘请评委和评委的定期轮换顺利进行;大赛的集中进行,为参赛演员提供了相互观摩和艺术竞赛的平台,激发了参赛演员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大赛名家荟萃,对于观众和戏迷来说是一场难得的戏剧盛宴,评奖的过程也就成了还戏于民、惠民乐民的过程,提高了梅花奖的社会影响力。
1984年,首届梅花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刘长瑜、李维康、叶少兰、谷文月、李雪健等15人获奖。
一个梅花奖:救活了许多剧团和剧种
中国戏剧的概念很广,占比重最大的是我们的民族戏曲。今年上半年,在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上,既有像京昆、越剧、豫剧等这样覆盖面比较大的剧种,也有像河北的平调落子,浙江的瓯剧等小剧种,而且都是“天下第一团” ,诸多地方小剧种的集体“开花”令人欣慰。
剧种不分大小,关键在于艺术。这样一种理念其实早已写入梅花奖评奖的传统,印刻在每一位大赛评委的心中。关注地方小剧种的生存发展,是梅花奖历来的重要传统。过去我们常说“一出好戏救活一个剧种” ,如今我们同样可以自豪地说,一个梅花奖,救活了一个剧团甚至繁荣了一个剧种。
上世纪90年代,文化娱乐业大发展。卡拉OK、电影大片、电视剧等各种娱乐方式大量涌现,人们文化娱乐的选择更多了,生活节奏加快,观众分流,传统戏曲步入了低谷。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来自宁波的甬剧团也未能幸免。只有一个剧团的小剧种,戏剧界的行话称做“天下第一团” 。而只有38个人的宁波市甬剧团,自然也身在其中。在中国,这样被称为“天下第一团”的剧团剧种有两百多个,大部分都在生存线上挣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宁波甬剧团财务状况捉襟见肘,不得不排演一些儿童剧来弥补收入不足。彼时的甬剧团,可谓举步维艰,甚至到了快被宁波市民遗忘的地步。工资发不出,好戏排不了,日子过得相当窘迫。在这种情况下,剧团人心涣散,有的出国,有的转行。
2000年,生性娴静的王锦文临危受命,担任宁波市甬剧剧团团长。2002年,王锦文背水一战,让“天下第一团”重焕生机。她找来了全国戏剧界的创作精英,将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改编成甬剧,这个叫《典妻》的新创剧目,震惊了戏剧界,王锦文也凭该剧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华表演奖。 《典妻》之后,人们终于开始重新关注起甬剧,演出的机会开始增多,演员们也不再需要靠演儿童剧谋生。显然,结果比他们预计的更加美好:赢了市场,获了大奖,救活了甬剧。有人说, 《典妻》在当下的典型意义,类似当年的昆曲《十五贯》 ——所谓“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梨园戏源于宋元时期,是拥有800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不同于京剧、越剧、昆曲这些大的剧种,梨园戏作为福建泉州地区的地方剧种为人所知甚少。一出《董生与李氏》让曾静萍一举拿下“二度梅” ,让很多不了解梨园戏的观众大开眼界,被誉为“中国古典戏剧一次漂亮的回归” 。
五音戏为山东淄博独有,这个地方小剧种依然富有生命力,跟有霍俊萍这样的领军人物不无关系。作为一个地方小剧种,十年前五音戏就已“荣列”“天下第一团” 。庆幸的是,在诸多的“第一团”名存实亡的时候,五音戏却留了下来,并且愈发地红火了起来,这其中,霍俊萍居功至伟。她凭借现代戏《石臼泉》夺得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5年,她主演的现代戏《腊八姐》 ,此剧在2001年进京公演,赢得好评如潮,并最终使她荣列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的榜首。以霍俊萍在五音戏中的地位论,完全可以同目前龙江剧的白淑贤、越剧的茅威涛、黄梅戏的马兰相比肩,若再“上升”到对一个剧种生死存亡的影响之高度,甚至更为重要。
藏戏、平调落子、瓯剧、高甲戏、琼剧、蒲剧…… “戏无大小,一视同仁。 ”这一庄严承诺,让更多的人们记住了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剧种;是梅花奖的魅力让这些小剧种得以大转型,从岌岌可危到赢得市场和口碑的华丽转身间,命运随之改变。
甬剧《典妻》剧照
一种承诺:从“梅花奖”到“梅花奖艺术团”,上得奖台、下得基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剧协进一步改革完善评奖机制,不断扩大梅花奖的成果和影响。一个奖项的授予,固然是加冕般的首肯,但更是责任的召唤。2005年6月,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成立。“今天上奖台,明天下基层” ,已是不成文的“行规” 。“戏剧梅花”不应该只是在剧院的舞台上优雅绽放,也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在领奖台上把红花戴,而是要经常性地走到百姓中间,送上祝福的“花语” ,奉献来自于心的问候。
这是一个没有固定建制的公益性演出团,所有梅花奖的获得者都是这个艺术团的成员。艺术团以弘扬民族文化、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一方面深入基层“走下去” ,以小分队的形式开展“送戏下基层”的公益性演出活动;另一方面对外文化交流“走出去” ,加强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文化交流,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于是,在春天,“梅花”可能开在祖国的边防哨所,为那里的官兵带来亲人般的关怀;在夏季,“梅花”可能开在煤矿采集现场,为那里的工人擦一把汗;在秋日,“梅花”可能开在田间地头,为正在忙碌的农民兄弟端上一杯水;在冬时,“梅花”可能开在医院的病房里,为正在跟病魔做斗争的同胞鼓劲加油……
八年来,艺术团深入全国各地,到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灾区、贫困地区,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精彩的戏剧节目,足迹遍及国内27个省区市,演出114场,观众38万余人。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还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庆奥运”专场演出。梅花奖艺术家们无论条件多艰苦,困难有多大,从来都没有怨言,始终保持着最乐观的精神和最敬业的状态。梅花奖艺术团重视对外文化交流,赴港澳台,赴澳大利亚、法国、美国、德国,登上了悉尼歌剧院、纽约林肯中心等世界级剧院的舞台,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戏曲的独特性和丰富性,领略梅花奖演员和中国文化的魅力。八年来,梅花奖艺术团已经形成了“德艺双馨的高尚品格、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的优良作风、快乐和谐的创作状态”的团风,成为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一支重要队伍,成为对外文化交流中一个响亮的品牌。
在当前电影技术与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拍摄戏曲电影是弘扬戏曲艺术、展示当代戏曲人的精神风采、传播优秀剧目、扩大剧目影响力的有益方式与新的探索。梅花奖获奖演员优秀剧目数字电影工程(简称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 ,就是以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及其代表性优秀剧目为拍摄对象,永久地留存梅花奖得主精彩的舞台瞬间,为优秀剧目插上电影的翅膀,扩大优秀剧目的传播,让更多的观众欣赏优秀作品。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戏曲文化工程。
在中国文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剧协从2010年起组织实施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现已完成拍摄了8部,包括京剧《响九霄》 《野猪林》 《兰梅记》 ,龙江剧《木兰传奇》 ,晋剧《傅山进京》 ,梨园戏《董生与李氏》 《节妇吟》 ,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 ,另有京剧《曹操与杨修》 、梅花版昆剧《白蛇传》 、越剧《玉卿嫂》 、粤剧《小凤仙》等8部,或完成拍摄,或正在筹备拍摄中。这将是一项长期实施的工程,每年都要拍摄若干部。值得一提的是,京剧数字电影《响九霄》荣获了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中宣部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影类)。
2005年6月,梅花奖艺术团创建后的首场演出来到河北永清农村,首届梅花奖获得者谷文月与当地文艺爱好者进行互动
一种力量:推动出人出戏,不拘一格降人才
首届梅花奖评奖时,公布了“五不照顾原则” :不照顾剧团,不照顾地区,不照顾剧种,不照顾行当,不照顾名演员。此举在舆论界产生强烈反响。由于评委都是戏剧界的名家,加之评奖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梅花奖的名声甚佳,剧团挤破了头来争梅花奖。
梅花奖评选活动鼓励演员们刻苦练功,不断创新,努力攀登艺术高峰。梅花奖评奖章程明确提出了新创剧目的要求,特别是参评二度梅和梅花大奖的演员,必须要有自己新创的代表剧目,体现自身特点的戏剧表演风格。表演和剧目,本来就相辅相成。许多演员在梅花奖的激励下,奋发向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境界。以尚长荣为例,他以一部传统戏夺得了第三届梅花奖,但他并没有满足,数年后他以一部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夺得了二度梅,而《曹操与杨修》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优秀剧而荣获梅花大奖。尚长荣不断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代戏剧大师。而裴艳玲、顾芗等戏剧大师,也走过了与尚长荣相同的道路。
梅花奖以鼓励青年演员为主旨,为他们铺就成才之路。著名演员茅威涛24岁即获得了第二届梅花奖,她奋发努力,青春飞扬,数年后第一次设立梅花奖二度梅时她就榜上有名,随后她又夺得了梅花大奖,当时她还不到50岁,已经是越剧这个剧种的带头人和领军人物,成为许多青年演员的榜样。像茅威涛这样迅速成长的青年梅花奖演员,已是梅花奖演员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梅花奖评奖活动注重奖励在最基层为群众服务的一线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大多数都坚持基层演出,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山西省是获梅花奖最多的省份,那里的演员绝大多数都在基层演出,每个演员每年演出都达到了三四百场。他们的高尚的人品和精湛的艺术受到老百姓的盛赞,当地群众以能请到梅花奖演员去演出而自豪。
梅花奖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评奖宗旨,坚持德艺双馨的评奖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奖原则, 30年来共评选出634位获奖者。这些获奖者,遍及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区和部队系统,涵盖了戏曲、话剧、歌剧、音乐剧、儿童剧、滑稽戏、舞剧等各个剧种,既有崭露头角的青年演员,又有正当盛年的著名演员;既有国有院团演员,又有民间职业剧团演员;既有来自大城市知名院团的演员,又有出自地市县基层剧团的演员;既有汉族演员,又有满、藏、白、壮族等少数民族演员;既有京、昆、越、豫等大剧种演员,又有号称“天下第一团”的稀有剧种演员。这些获得者,都是各剧团的骨干、各剧种的翘楚,他们常年坚守在舞台、拼搏在一线、活跃在基层,用艰辛的创作、精湛的表演、辛勤的汗水、奋发的精神,放飞着梦想、赢得了赞誉。他们是新时期戏剧界的主力军,是我国戏剧传承、创新、发展、繁荣的顶梁柱,更是人民群众衷心爱戴的艺术家。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些梅花奖艺术家的杰出贡献,我国戏剧舞台就不会有今天姹紫嫣红的绚丽景象。
“梅花奖”每年都有新的得主,有的获奖演员随着年岁的增长在舞台上能够不断创造新的成绩,有的却销声匿迹了。当然,这所谓的“销声匿迹”原因有多种,不能一概而论。其实,演员和演员的竞争,比的是创造舞台形象的能力,而比到最后,实质上比的是每个演员的“文化底蕴” ,比的是演员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的时代的感情,比的是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一切并不抽象,在演员的表演,在语言、歌唱、舞蹈、身段上,甚至在舞台上演员自己的眼睛中都显露无遗。中国剧协顾问、戏剧理论家刘厚生提醒我们,梅花奖走过30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但我们同时不要忘记,我们是在中国戏剧,特别是戏曲相当不景气的境遇中纪念30年的。但是我们也坚信我们不会,也不应丧失信心和勇气。在梅花奖的第四个十年中,全球化的浪潮还将继续冲击我们,许多庸俗低陋的所谓艺术还会继续侵蚀我们,中国戏剧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全面振兴。在广泛丰富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系统完整的理论阐述和探讨,加强理论建设,形成中国特色表演理论等等,下一个十年,我们仍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