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社会下的音乐彼方
作者:乔小兵  来源:中国艺术报

高速社会下的音乐彼方

乔小兵(黑胶唱片俱乐部筹备人)

  黑胶唱片并不神秘。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有一个广播站,站里有唱片也有唱机,大家都喜欢去玩。当时的唱片就相当于现在的年轻人小时候常买的盒带。在我父辈那个时代,黑胶唱片主要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品,购买并不是很难,但家里有黑胶唱片听的人,一般是生活水平偏高的。 “文革”初期,国人持有的黑胶唱片,尤其是国外唱片,被作为“封资修”砸掉了很多,这也是我们今天觉得它比较神秘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引进了国外唱片,黑胶唱片作为音乐载体正常地在市场上流通。

  上世纪80年代,飞利浦公司推出了激光唱片即CD,它和黑胶唱片最大的区别是在读取声音的时候没有物理接触,而是依靠激光信号,唱针与黑胶唱片摩擦时引发的机械噪声在激光唱片来说是不存在的,同时也克服了黑胶唱片无法选曲的缺点。CD对黑胶的冲击很大,上世纪80年代下半叶,在北京花16元就可以买到一张黑胶唱片,当时CD的价格是138元。我有一位朋友1990年来北京出差,到了西单看到一套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 5张CD太贵了买不起,只好“退而求其次”买了黑胶,现在他很高兴。

  上世纪90年代初,高保真音响设备由香港进入中国内地,主要用于播放CD,黑胶片源、器材都退出了历史舞台。2000年以后,人们渐

  渐发现黑胶有不可替代的长处,它的市场又缓慢复苏,申奥成功后中国对世界进一步开放,尤其是2008年以后,国外的片源可以较容易地进入中国市场。2010年左右,国外厂商察觉到黑胶的生机,也开始投入生产,而CD正为MP 3所冲击,市场在萎缩。这时候市场产生了分化,需要黑胶唱片的人乐此不疲地寻觅,时尚的新新人类则彻底丢掉包袱,一部手机就可以听任何音乐。这导致了黑胶的高端化。

  在未来,黑胶唱片的播放效果是可以被数字模拟的,但是它的物质化审美体验会永远有价值。假如你小时候看过母亲听黑胶唱片,等你到了你母亲的年龄,播放黑胶唱片时就会想起童年,想起你的母亲,你怀旧了就会摘下耳机,放下ipod。数码相机如今取代了胶片,用惯了胶片的人会觉得数码照片过于清晰,无法回到胶片特有的感觉,这不仅仅是材质的区别,而是一种表现力。喜欢黑胶唱片的人甚至会觉得,在唱针刚刚接触唱片时发出的那一阵沙沙的噪音,是音乐厅里交响乐的演奏者对弦的声音。这种媒介的质感、摩擦的噪音给人一种扎实的物质感,可以触碰,能看、能听,数字音乐与之相比就过于空幻。在设备层面,黑胶唱机的结构简单、电路简单,它不可能也不需要完备,这是有人今天还在“玩”黑胶的一个原因,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干预它的播放,把唱片变得重一些、轻一些,声音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唱机的操作伸手就可以摸到。

  黑胶爱好者群体年龄偏大,他们在心理上怀旧,在生活上闲暇比青年人多;群体中男性比女性多,因为唱机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很多爱好者买回唱片来其实很少听,他们的收藏热情大于使用热情,因为一张唱片发行之后很少再版,唱片本身除了欣赏价值还有史料性质,它是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某一场演出的真实纪录。老唱片可以复制,但难度较大,制作唱片的母盘有一定的寿命,太古老的母盘很多唱片公司也并没有保存,再版往往是用录音带,但在重新混音时会受人为因素影响,因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混音风格和当代大不相同,再版很难做到原音重现。另外,欣赏时间也受到严格制约,比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时长一小时,在今天高速运转的生活状态下,一个人可能根本花不起一小时享受音乐。那么只听10分钟行不行,收音机可以吃早饭时随手打开,磁带可以在上班路上听, CD相对麻烦,但是打开CD机30秒内也可以听到音乐了,而黑胶唱片很难,唱机转起来,有除尘等一系列工序,需要有一段完整的时间和一个认真的态度,它更像是一种仪式。今天的人心态比较浮躁,而黑胶代表低速、安静。

  二战之后的艺术发展过程经历了从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的转变,也有人称之为后现代艺术,它的最大特点是解构,音乐自然也不离其宗,逐渐产生了多元和多变的风格,黑胶唱片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操作麻烦,适应不了这种多样性的变化, CD是那个时代的先锋。黑胶被历史淘汰和艺术的发展有必然联系,但历史很可能自我重复,就像今天它又有所回流,但一定是另一种意义的存在,不再是仅有的音乐载体,而是艺术在拥有众多传播形式之后,人们经过比较、选择的结果。

  黑胶唱片未必是文化产物,它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痕迹,它影响过数代人,这种影响力经久不息,因此凝结在黑胶唱片中的其实是一种符号价值,它的音乐内容和外部形态被今天的商家模仿和复制,而这种音乐载体本身不需要被神化。黑胶和CD也未必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 CD大部分攻占了黑胶的市场,但CD并不承载着取代黑胶的使命,只能说,作为记录和再现音乐的手段,它们适应了不同的需求。有人说,听黑胶唱片比听CD有品位,我不敢苟同,这些只是表象,真正的艺术内涵存在于精神层面。还要想到,早年只有黑胶的人们,听它只是一种欣赏音乐的常态。老子说:“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过多的夸耀,无异于为滋生盗版提供温床。

  (本报记者怡梦根据采访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