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时代之变 以影像为人民写真
——中国摄影艺术十年观察
作者:孙慨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9年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李舸 摄

  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驻村第一书记等一大批时代楷模、英雄人物在各自岗位上的锐意创新、敢于担当、无私奉献,到“福建舰”“神十四”“中国天眼”等大国重器在国际前沿领域取得的骄人成就,再到雄安新区、港珠澳大桥等绿色、智慧、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的进程,贫困地区人居、办学、医疗、养老条件充分改善等脱贫攻坚取得的全面胜利,以及低碳出行等百姓生活发生的点滴变化……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的“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 摄影作品展”,集结了从社会各界众多摄影作品中精选出的150余幅作品进行展览。这一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主办,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中国美协、中国摄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承办的展览集中展示了身处社会各行各业的摄影人以最直观、最生动的影像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也是对10年来广大摄影人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用情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精心描绘新时代的宏阔画卷和真实影像的一次集体“检阅”。

  10年间,中国摄影蹄疾步稳,守正创新,涌现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摄影作品,也出现了诸多新现象、新话题。

  10年间,随着社会进入数字时代,摄影的功能释放与价值实现进入了新的境域——摄影,从概念到意义,从角色到功能,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新技术与新工具的诞生,一直是摄影史狂飙突进的向导。兼具摄影与传播功能的智能手机的出现,可视为社交数字化的标志,也可认定为摄影在激荡中变革的重要推手。第一部智能手机在1993年横空出世, 20年后于2013年在中国普及,但短短3年,中国就迎来智能手机的换代高峰,2016年,人们发觉自己生存的世界已然变化:包括照片图像和动态视频在内的视觉信息,越来越密集,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地介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今年,佳能和尼康关于停止单反相机和卡片机开发的相关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此前的一个事实是,从2010年至今,数码相机的年销量已经从1.2亿部下降到了836万部,锐减93%。如今,全球每年拍出照片约300亿张,这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通过智能手机出现在社交网络上。智能手机让许多不可知变得触手可及。它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模样与状态,也改变了置身其中的人们的身心。

  智能手机的普及直接带来了新一轮的时代性民众摄影。在某些特殊情境或者突发社会事件中,手机摄影的传播价值和社教功能已经超过相机。一次北京遭遇暴雨,部分地铁站台成了“水帘洞”的场景被乘客拍摄后分享到了朋友圈,随后,新华社、《中国日报》等130多家报刊和数百家网站以此照片发布了北京地铁遭暴雨侵袭的新闻,微博大量转发与评论。除了国家通讯社发布的重要的时政新闻摄影作品,这个数字是报刊媒体常年发表的绝大多数的照片都难以企及的。摄影的偶然性因为“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点遭遇恰当的事件”这样的机遇增多而渐显平常。一般的新闻事件如此,重大新闻事件的摄影报道同样如此。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摄影传播中感人至深的照片,有不少是来自非专业人士的手机摄影,这其中就有那名87岁的老患者在夕阳下欣赏日落的照片。照片中孱弱的患者与可依赖的医生彼此契合,画面自然又真切。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海量照片中,这幅照片以其独树一帜的情感渲染和思想内涵,在各大媒体的疫情报道和各类关于抗疫的主题摄影展中备受青睐。这体现了中国摄影在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对这幅作品的价值评价中,专家、媒体编辑和读者受众,没有人在意这只是一幅手机摄影作品。

  在由网络构建的世界里,摄影成了一种类似于文字、语音一样的社交媒介。而网络传播中摄影的社交性特征,常常能够起到敦风化俗之效。

  民众摄影以其强大的参与者基数、旺盛的传播力以及极其丰富的内容,正在影响着中国摄影的现实生态、价值评估以及功能实现。不仅如此,作为一种时代现象,民众摄影也正在介入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建设与改造——它参与了一代人个体心理和集体记忆的重塑,也介入了国人价值观的确定和奠立。

  在手机摄影及其传播在公众社会形成越来越强盛的舆论场之际,传统的新闻摄影正面临历史性的转型——无论其表现形式还是社会功用。

  巨大的改变,同样源于技术革新引发的数字化传播方式的出现和媒介生态的改变。其直接表现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传统媒体的衰落和移动端新媒体的兴起。

  21世纪以来,中国报刊摄影的变革中有一个不容小觑的现象是都市报的兴盛与消亡。兴盛于21世纪初的中国都市报群体,曾经以贴近百姓服务民生的办报理念和市场化的营销手段,在中国的新闻出版界创造了一个奇迹。新闻摄影借此得以大施拳脚。一幅幅直击现场反映现实的照片,将受众带入了感知时代进程艰巨性和复杂性的新境地。

  而今,纸媒的生存越来越成为“奢侈”之举,纸媒上的摄影的价值也在借助网络传播的新途径获得再生或界外增值。2020年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协组建了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逆行”武汉,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带队,与一批摄影记者和摄影志愿者奋战66天,为全国各地援鄂的42000多名医疗队员拍摄肖像、录制短视频,出色地完成“为天使造像”的艰巨任务。作品在报刊和各大网络平台同步传播,内宣和外宣相结合,为疫情防控营造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以实实在在的作为和过硬的作品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的要求。中国摄影在国家重大事件和时代伟大进程中汇聚精神的力量,得到了充分体现。

  同样源于新技术和新工具的诞生,摄影图像呈现出新的景观化气象。“无人可及处,无人机可及”。摄影无人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惯常的图像形态。无论是报刊版面还是各类摄影展览,这种鸟瞰以至于垂直俯视的照片显著增多。其表现主题有宏大的建筑工程、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新貌、辽阔的田野或丰收场面、喜庆的节日风貌,特别受到青睐的,还有因俯视而呈现的几何状图案结构。俯视带来的多重信息聚合体现了视觉元素的丰富性,图像边际在无人机高度的调整中无限延展,从而体现了“大”这一概念(相对于“小”,大还有“强”的内涵),“强大”本身就是正面意,也是宏大主题在摄影宣传中得以安放的殷切期待。在俯视的照片中,色块、明暗、线条带来的层次、结构,是平视所不具备的“异常” ,但此时的异常又对应了画意摄影中“美”的塑造。与此同时,技术也在怂恿人们追求超越事实的完美。据《中国人时尚生活审美报告》,美颜类软件下载量迄今已超过了2亿人次。对于照片的过度美化和虚化几成定律。另据某社交软件统计,在用户原创的笔记里,中国至少有63个城市拥有“小圣托里尼”,62个城市拥有“小京都”,80个城市拥有“小镰仓”。在各地各级别每年不计其数以摄影之名展开的比赛和展览中,许多作品仍在秉持唯美和浪漫主义的旨趣,这种摄影图式在某种程度上切合了地域品牌宣传、推广及美誉度提升的需求。

  艺术层面理解的摄影,在最近的10余年间的焦点聚到了当代摄影。摄影作为具象的艺术,理当致力于事实的表达、问题的发现、本质的探索和规律的传播这些思想性的人类活动。

  与社会纪实摄影家群体直面现实的作品所不同的是,当代摄影作品中的现实是含蓄和委婉的,也是尖锐和深刻的。摄影师们不主张单纯的客观,相反,他们努力将作品打上鲜明的个人标志,如同所有的艺术创作那样追求属于艺术家个体的不可复制的独特痕迹。当代摄影对现实中国表现出一种高度个人化的观看,其中有评价,有观点,也有立场,更有基于时代进步、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这一良好祈愿的建设性诉求。在表现特征上,当代摄影呈现出不规则的多样性:一是在摄影主题上与中国社会转型期各种问题与矛盾紧密联系,有的也借鉴了纪实摄影的表现手法,摄影家以此表达自身对于不同主题的关注和审视;二是在作品理念上自觉与后现代理论等当代艺术形式发生关系,追求一种摆脱了物象控制的思绪蔓延、情感宣泄以及心性揭示,以期获得基于现状和现实抱持审视的高层次精神反省;三是在现实问题中寻求历史的切合点,在历史题材或者营造的历史镜像中赋予明确的现实针对性,作品中蕴含的时空对接所折射的,是艺术的批判精神。问题意识、思想性是当代摄影的主要倾向,许多作品蕴含着创作者宽阔深远的家国情怀和艺术家基于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怀抱的深层思考。当代摄影为受众提供的是一个个引人深思的现场:可以由个体的经验介入,也可以由普遍的认知抵达确定的目的地。

  总体上,许多严肃的摄影家在这个时代里实现了两个转向,即:从公共视角的重复、替代转入个体视角的发现、审视,从客观视角的呈现转入主观意志的表达。摄影成为他们自我精神与个体价值存在感的表现手段,也成为他们展开艺术探索的视觉媒介。

  在时代性的变革面前,有志者渐渐沉入了一种理性和审慎的探索。中国摄协也以一系列扎实稳健和常态化的举措推动摄影创作和人才培育工作。技术革新催生的摄影生产与传播、价值建立与确定的新生态,正在生成。

  互联网时代的视频生产与传播,再一次改变了摄影的处境——在流量决定了一切的争夺战中,视频超越了游戏和社交软件,占据了人们有效时间前三名的首位,许多优秀照片成为了视频素材的一部分。照片表现的是“那是”,是过去时;而视频表达的是“这是”,即时性和在场感喻示着正在进行时。与照片相比,视频可以记录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附加了意见和观点的影像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渠道,打破了固定时间、地点等观看条件的局限,实现了即时的观看与讨论,事件突破了保鲜期,“现场”影像成为一种“随意取舍”且无需阐释的言论依据。“影像现场”和“意见场”的出现,意味着影像对于民众言行的驾驭和调控、驱使与盲从。就此,作为同样拥有观看者身份的摄影者,必须厘清“观看”的边界并确定图像意志的重心所在,进而探寻视频影像与定格照片二者间的融合增值。

  社会进入数字时代,照片在可见和有形的现场之外,互联网的传播又形成了一个个变动不居的无形现场。如何更加诚实、准确地呈现这个世界?并在呈现中赢得属于摄影的尊严与价值?这是此前时代的摄影者从未考虑过的问题。对于致力于摄影并将摄影作为人生追求的有志者来说,在错综复杂又急剧变化的社会面前,在幽远曼妙的艺术面前,在伟大的时间面前,只有保持一种谦卑、虔诚和恭敬的心态,以“静为躁君”的定力、独立与超然,始可凭借摄影抚慰人心,触及直抵人性的境地。

  在这一面,摄影理论界对摄影史、摄影现象和摄影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以及摄影家个案的研究,包括对西方摄影理论成果的译介与传播,在这些年的路径走得踏实又严谨。青年学者毛卫东翻译出版了多部西方摄影史论著作,并引领了一批年轻学者专于此道,功绩卓著,惜乎其英年早逝。女摄影家王新妹致力于摄影文化的传播,个人出资创办摄影专业图书馆——影上书房,并与《中国摄影》杂志联合评选年度“中国摄影图书榜”业已持续了6届,在鼓励摄影出版的基础上还与相关机构联合,定期举办高校青年摄影教师短训班。摄影史学家晋永权继《红旗照相馆》之后出版的《佚名照》,开启了影像介入社会演进特征与民众精神史研究的新领地。摄影评论家李楠积10余年摄影思考,将她对于时代性变革施加于摄影在传播形态与功能表达上的深刻洞察,凝结在《从“观看”到“观念”》这一专著中,让摄影的思考担当起独立的思想价值。摄影史家顾铮的研究既有对重要史实的钩沉,对重要摄影家个案的评析,也有对当下摄影发展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与问题的深刻洞察,成果丰硕。其中《中国当代摄影景观》一书汇集了他近10年来致力于中国当代摄影的持续观察和深入研究,观点独到启人心智。

  置身新时代,培养一代摄影新人,推动新时代中国摄影进步发展,一直是中国摄协在近些年的重点工作。中国摄协通过建立青年摄影人才库、新摄影群体和工作者数据库以及定期举办各类理论学习、业务研讨、主题创作等方法,积极引导广大摄影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找准文艺创作的坐标和路径,多出精品。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用影像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摄影的核心价值是培根铸魂》等主题演讲和公益培训,为引导摄影工作者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开启思路提供方法。协会下属媒体和机构也将组织各类摄影展览、评选以及学术研讨等工作纳入常态化,用文章、图片、书籍和有意义的活动,启人心智,革故鼎新,以新思维新观念引领新风尚。此外,一些省市以摄影工作坊和导师制的形式展开的小班化近距离培训,在传授实操经验的同时,重思维的启迪和理念的更新,一改过往单纯重技艺而轻理论的状态,收效明显。

  激变中的摄影,应当如何作为才能无愧现实和时代?这是立于今世的摄影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艺术本身有其生发演进的规律与脉络。摄影亦然。但一个时代的思想风潮、一个社会的文化土壤,才是决定其生发规律、演进脉络的根本性原因。就摄影的角色定位和未来进路而言,作为媒介,其意义在于表达真,作为艺术,其价值在于创造美。在现实生活中揭示真、发现美,才是艺术赢得受众,抵御时间侵蚀的根本依赖。惟有那种让人敢于正视的真,惟有那些触动了思绪激荡并回味无穷的美,才是有价值的摄影。

  (作者系中国摄协摄影理论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摄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