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打铁”:一群仰望星空的文艺精灵
作者:本报记者 赵志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向往 邓微观 绘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神州大地的千家万户,也是在这一年,距离深圳400公里外的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一位姓邓的普通化学教师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微观” 。多年后,每当有人问起:“微观是你的笔名吗? ”邓微观总是笑着回答:“是我的真名,我就叫微观,我哥哥叫宏观。 ”

  2013年夏,一辆由东至西开往东莞的“大霸王”车上,坐着几个文艺青年,各怀心事。“青萍经历华文创伤,一直壮志未酬;东南有一股文艺热火在体内,无处安放;微观在职场之外,一直还有一个未绘就的自由蓝图。 ”现今居住在深圳、任职深圳市宝安区打铁文艺社社长的邓微观,回忆起5年前的那个夏天时,仍不停感慨:“在深圳这个经济发达的移民城市中,有很多仰望星空的文艺灵魂游荡在城市每个角落。‘打铁’喷薄而出,成立于特区三十三周年之际,应合了古人提的三十而立。 ”

  邓微观口中的“打铁” ,全称“打铁文艺社” ,下设漫画社、文学社、艺术团、摄影团、户外团五大板块以及手工组、读书会、合唱队等子项,是个在深圳市宝安区注册的民间文艺社团,直属深圳市宝安区文联管理。其前身就是2013年8月25日,由“大霸王”车上的邓微观联合李劲、晋东南(笔名) 、魏娟、甘霖(笔名)和蚂蚁(笔名) 6人共同发起成立的宝安“打铁文艺部落” 。发展至今,“打铁”共计吸纳会员218人,发起或组织参与文化交流、艺术展览、社会宣传和公益演出等活动400余场,其中部分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与社会效益;对外发表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作品3000余篇(件) ,组织及成员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奖项。目前,“打铁”专职工作人员增至7人,被称为“民间小文联” ,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知名文艺品牌。

  一个多种文艺样式聚合交流的平台

  “打铁文艺部落是做什么的?当然不是打铁的。 ”成立之初,“打铁”就得到当地《宝安日报》的及时关注。2013年的“打铁” ,有打铁漫画社、微观艺术视界、忻鹏斋(书法中国画国学交流) 、甘霖散文工作室和蚂蚁图雅设计工作室。相对而言,打铁漫画社更为活跃。而“打铁”对于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可以让多种文艺样式聚合交流的平台。

2013年8月25日,邓微观、魏娟等6人共同发起成立打铁文艺部落

  郭喜忠,“60后” ,生于广东省西部山区,因喜欢文艺且不甘于平庸, 2002年来到深圳成为自由职业者,现为宝安区动漫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也是“打铁”人。多年来,发表漫画2000余幅,国内外获奖20多次,出版漫画作品集3本,举办个人漫画展3次,多件作品被北京、山东、湖南等地藏家收藏。“漫画最强” ,是打铁文艺社的“铁匠”们对郭喜忠的评价。

  张伟彬,广东兴宁人, 1990年高中毕业后来深圳打工,当过打磨工、焊工,卖过报刊、电话卡,做过个体户,2011年将店铺转让后开始写诗, 2016年加入“打铁” ,数年来在《光明日报》《深圳特区报》 《星星》等报刊发表不少作品,曾获全国鲁藜诗歌奖、 《光明日报》 2016年“诗意·故乡”诗歌大赛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李卫璋,“85后” ,插画师、打铁漫画社漫画师,白色绘文化公司艺术总监,目前专业从事墙绘创作。2011年来深圳,先在宝安艺术城任职经理,后在QQ群里结识邓微观,“群友,走路荡来荡去,喝了几次茶” ,从相互观察到辞职加盟“打铁” ,李卫璋这几年将自己的“漫画、插画、墙绘”爱好变成事业,越做越大。

  韦云岑,原名韦勇,“90后” 、壮族,广西桂林阳朔人,学医出身,多年来一直热爱并致力于古诗词写作。2015年下半年,只身来到深圳妇幼保健院实习。2016年毕业后,就职于深圳福田区中医院,从事药剂师工作。后因觉得单调、乏味,辞职专门到“打铁”负责项目策划,业余创作古诗词。“最年轻,会写古诗。”谈起低调略带腼腆的韦云岑, “铁匠”们一致看好。事实上,从2015年至今,韦云岑相继有诗词作品获全国奖项,其中有的作品被勒石于安徽敬亭山景区、河南开封中华宋词园景区。

  打铁文艺社的“铁匠”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有文联和作协成员、有公务员、有青年文学爱好者,也有漫画家和歌唱家;年龄上有“60后”“70后” ,也有“80后”“90后” ,等等。“宝安倚山傍海,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宝安文化氛围浓郁,拥有书城、大剧院、图书馆等现代化文化设施,并拥有交响乐团。宝安是一个包容的城市、一个神奇的地方,许多人的梦想都会在宝安这个地方实现,如民工歌舞团、银星京剧团、宝安实验曲艺团、宝安福永杂技团等文艺团体的崛起。 ”说起宝安和“打铁” ,如今作为“打铁”副理事长的魏娟颇具发言权。她与邓微观同乡,梅州五华客家人,从事中师美术教育教学工作23年。2013年来“打铁” ,起因是“在一个当地QQ群里认识了邓微观,当时看他的QQ头像,觉得很有艺术范儿” 。说来有点“浪漫” ,这样因缘际会,魏娟来深圳的第一站,便选择了当时的宝安打铁文艺部落。 

  5年光阴荏苒,让“铁匠”们在深圳、在宝安、在“打铁” ,找到“归属感”的同时更加懂得感恩。“打铁文艺部落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聚集了众多的文艺爱好者,涵盖了漫画、文学、设计、书法、绘画艺术等领域,成为宝安文化界又一开放式的公共平台。 ”魏娟说。
  “我们感觉和这些艺术家离得很近”

  打铁文艺社在发展“铁匠”成员的同时,还结合社区、成员个人特长、社会文化需求,经常组织展览、比赛、公益活动等,进行文艺精品创作,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大力服务社区民众。

  2016年,打铁文艺社创作第一本出版物《漫说核心价值观》 ,用小故事、连环画的形式创作漫画绘本,配合现场文艺演出、漫画、诗歌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递正能量;

  2017年,“打铁”参与的“100米肖像长卷10人计时绘”活动,以最新鲜、最直接的现场创作方式展示,漫画家与市民面对面进行最接地气的肖像绘画创作,被认为是全球第一次采用这种新颖形式的漫画创作活动;

  2017年至2018年,“打铁”连续承办两届“中国·宝安漫画节”,获得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着眼于将其打造成宝安区、深圳市甚至更高级别的文化品牌。

  除了众多文艺活动,打铁文艺社还多次组织或参与公益救助活动,如为深圳宝安作家邬霞组织募捐,解其危困之急;多名“铁匠”参加慈善义卖,为诗人梁小斌治病捐款;深圳宝安作家曾楚桥的儿子遭遇车祸后,“铁匠”们发动文友募捐,筹集到20多万元治疗费。

  数年来,“打铁”连续参加深圳市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文博会活动,免费为参会的民众画漫画肖像、写书法、赠书籍,同时持续进社区开展活动,免费为社区群众提供文艺作品。在我们社区举办活动时,有画家免费为大家画肖像,有书法家为我们写对联和书法,还告诉我们怎样装裱保存;有作家现场赠书,小说诗歌和散文都有。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固戍社区的居民纷纷为“铁匠”们点赞说,“这些文艺作品,使我们感觉和这些艺术家离得很近很近” 。

  “取名‘打铁’ ,缘由有三:其一,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有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共同文化记忆;其次,打铁将古典与后现代熔为一炉,铁锤敲打在铁砧和铁器上,发出的声响可以媲美最有爆发力的重金属音乐,而铁匠在锻造铁的同时,也锻造自己的艺术和人格,达成‘铁’与‘匠’在熔炉里的双重修炼;其三,千锤百炼,必出精品。 ”这是打铁文艺社的“官方”说法,也是“铁匠”们至今以来一直认可的“权威”阐释。“只有打铁者自身硬,我们才能为社区群众创作、提供喜闻乐见的高品质文艺作品。 ”邓微观如是说。

  深圳市宝安区是深圳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生活、工作高度集中的地区。据统计,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仅宝安区就培育和涌现出打铁文艺社、大道文艺社、福之涌文艺社等60多个新文艺组织。以打铁文艺社为例,早在2016年9月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就被民政部、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等授予“优秀组织奖” 。“凡是文化艺术范畴的人士都可以进入到这个平台,一起追求文艺理想,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服务。 ”邓微观表态说。

  (本文图片由打铁文艺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