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皇陵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墓葬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历程进行回顾,一方面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反思历史以求探寻规律,获取经验,为当代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晚清至民国时期(1840年- 1949年)是西方近代科学传入和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外人士对中国古代皇陵进行了较多的考古学调查与研究。对这段考古学史,陈星灿著《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 - 1949) 》 、陈洪波著《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 - 1949》 、徐坚著《暗流: 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等都有所提及;已经问世的皇陵综合研究或断代皇陵研究史中,在“研究背景”或“文献回顾”等也有所提及,如杨宽著《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刘庆柱著《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 、董新林著《中国古代陵墓考古学研究》 、刘毅著《中国古代陵墓》等。上述著述从各自的领域
出发,探讨了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史的诸多侧面,而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曹铁娃、曹铁铮著《以图像为核心——中国古代皇陵早期调查与研究历史考辨(1840 - 1949) 》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更进一步,基本厘清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资料及撰述形式、著述范围等,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学术的系统专著。
全书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讨论了研究皇陵学术史的研究范畴和意义。第二章回顾了1840年以前中国皇陵研究的历史和方法,总结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用近代科学手段研究皇陵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第三章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作者以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和长城以北五个地域为中心,结合大量“文献遗产”史料之整理,以中国古代皇陵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回顾和梳理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和趋势,基本厘清了近代皇陵研究的学术历程,并对学术行为进行了评价。第四章以国内社团中国营造学社和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和关野贞等为例,分析皇陵研究的不同学术轨迹,进一步分析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方法与前代的不同、研究的局限性及对当代的启示,探讨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律,力求对中国陵墓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第五章为结论,归纳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皇陵学术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学术意义。
书中旁征博引,资料丰富,既有对皇陵调查研究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也有对当时学术研究方法和结果的评价,并对数千张皇陵历史照片进行了对比,确定了拍摄时间、调查经历和研究方法等。文中不乏新颖观点,如第四章将梁思成、刘敦桢与伊东忠太、关野贞四位中日学者进行学术对比,认为“日本和中国学者的研究是两条并行的线,其研究内容不时地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和借鉴” ;又如第五章提出“考古学研究本土化轨迹十分明显,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中外学术互动也十分明显”等观点。作者在撰写过程中,不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实地调研了书中涉及的绝大多数皇陵遗址,又曾深度访问了数十位从事皇陵研究的前辈专家、学者,涉及考古学、建筑学、艺术学、图书档案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多方面,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历史信息资料。2014至2015年,作者以天津大学访问学者身份远赴海外,搜集了大量欧美及日本图书馆、博物馆的馆藏资料,极大地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该书并不仅是对晚清至民国期间皇陵研究历史的综合评述,所涵盖的内容也不是民国时期全部的皇陵著作、论文成果及考察活动,而是厘清了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经历的重要转变,即传统皇陵研究在“欧风美雨”的“西潮”与“大和民族”的“东风”共同影响下,转型成为近代学术研究;来自西方的近代学术思想和方法,在近代中国政治、文化和知识语境中,如何形塑出中国式的近代学术;近代学术在资料、方法、工具和观念上,如何重新梳理诠释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内涵,并影响到对于现当代中国学术的理念和方法。从皇陵研究的学术史角度来看,理清学术发展脉络延伸和拓展,使当代学者对于未来皇陵研究的趋势有所自觉,这种前瞻式回顾就极有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