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和文字的丛林中冒险
——重新发现文艺复兴的精神结构
栏目:特别推荐
作者:严春友  来源:中国艺术报

《意大利文艺复兴伦理学》  徐艳东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4月出版

  我的学生徐艳东的专著《意大利文艺复兴伦理学》近日面世。我带过四十多位西方哲学和美学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徐艳东读的是美学专业,跟我学习时还是硕士,读了一年多,还没有毕业就去意大利读博士,后回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读博士后并留院工作,所以几乎一直没怎么读到过他写的东西,这算是第一次读他的文字。然而这些文字却让我惊喜不已。

  之所以惊喜,是因为它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写文艺复兴。观点、思路、文字、叙事风格,都非常独特,把这本书放在文艺复兴研究的书籍中,甚至放在更广泛的哲学研究的论著中,即使去掉了作者的名字,也不会与其他书籍相混淆。把它与其他书籍区分开的,不是研究的具体内容不同,而是在这本书里有着一个鲜活而富有个性的精神生命。

  通常的文艺复兴研究基本是沉浸于材料之中,传递那时的种种具体信息,而本书却是一种宏观结构分析。看得出,作者是读了无数材料的,但又没有陷于材料之中,而是从材料里超拔出来,站在高空审视它们,抽取出其中的精神骨架。这种方法可以叫做精神形态分析或精神结构分析。这种宏观的视角,其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审视具体材料的角度,从而能够看出它们的理路、意义和价值。因此,不妨把本书看作文艺复兴研究的一个纲领,文艺复兴时期各个方面的现象——艺术的、哲学的、社会的、道德的、经济的等等,可以从本书提供的视角得到新的解释。

  作者把文艺复兴精神之基本结构和历史特性定位于“过渡” ,认为那时的种种独特现象由此衍生而出。“过渡”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而这魅力的根源在于“过渡”的根本特性是游移和模糊。文艺复兴是近代的日出,这日出既带来了光明,又拖着黑夜的尾巴。作者的思维运动与叙述风格也与之相呼应,具有过渡、游移的特性,一开始让读者觉得不适,当你觉得把握了作者意图的时候,却又觉得它像蛇一样滑走了。

  这一特点尤其表现在第一、二章中。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章是精神分析、尤其是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精神分析通常用于个体精神,而作者将其用于分析文艺复兴群体的精神形态和结构,深入于群体的精神王国,在精神的旋流中寻找其缘起与缘灭,可以说是精神分析的盛宴和交响曲。这部分文字给人一种游移、滑动、延异的感觉,与文艺复兴的过渡特性互为表里。

  当然,所谓文艺复兴的精神结构,也可以看做是作者精神结构向文艺复兴的逆向投射,它只是作者当前的一种精神结构,在作者的精神世界里,必将有新的结构诞生,那时再来看文艺复兴,也许是另一幅面孔了。

  该书使用的文字独特,个性鲜明,而非流行的哲学词句。在这些文字里,可以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冲动、思想的漫溢与体验的交织。这些文字虽然是说理的,却又是感性的,当它们撞击我们目光的时候,脑中会呈现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作为一种思想和文字的冒险,自然免不了冒险中的唐突和意外。比如,在第一、二章与后面几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裂。无论是所使用的方法和语言,还是叙事风格、论述的深度,都迥然有异。读第一、二章时感到艰涩、吃力,仿佛是在高山大川中行走,但到了第三章突然就有一马平川的感觉了,而且此后便看不到精神分析的词汇了。

  不过,这个“断裂”不是决然的,因为还有一座更一般的桥梁连接着,这就是精神形态或结构的分析。三至六章虽然没有运用精神分析学的方法和术语,但仍属于从宏观视角上进行的结构分析。一般精神形态和结构分析,这是粘连全书的基底。即便是分析但丁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时,作者也是从精神结构和形态角度进行的,而非具体材料的堆积。

  实际上,思维的王国本来就不是平坦的,而是有起伏、有断裂的,有时甚至是碎片式的,处于不断的分裂和分叉过程之中。书写,常常起着一种弥补这些缺口的作用。一本著作的写作,往往经历很长时间,不同的章节写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时间上有时相隔甚远,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思想、观念、识见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书中有某种“断裂”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