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如何标记这15天的学习在个人学术生涯中的意义?我想说“骨二苏”的学习经历对我们来说开启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化合作用,这种化合不是激进的,而是累积型的,不那么猛烈,但是它足够稳健、有耐心、有定力,就像我们大家日常操持的文艺评论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贴标签、下定义,或者是为了占山头而炒作文化热点,而是踏踏实实立足于文艺史、文艺评论、文艺批评三位一体格局的基本概念辨析、创作经验总结、理论观点提炼,以及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受众的美学接受,这是文艺评论社会影响力得以体现的最关键的一环。在此意义上,文艺评论这项工作其实也是一种在场的媒介实践,它专注于打通理论和创作、作者和大众、文化和市场之间最后短短的一公尺。
我们深知相比那些摧毁性、毒舌式却常常不在场的批评,如何构建一个在场的、建设性的文艺批评场域,能够考验我们的知性和品性。尤其在当前的语境当中,新媒体正在深刻塑造新型的文化交流生产,形成了一个多元杂成的意见共同体。我们这些评论者,置身于互联网语境下的媒体话语场,评论不仅是观察、写作、演说的一个职业选择,同时也是为明确我们自己的角色定位、标注情感坐标、深知价值定理的一个跨媒体实践。在这个过程里,我觉得我们不需要回避个人艺术视野的局限和个人心智的局限、语言表述的局限,甚至我们置身其中都没有办法回避历史、时代和社会的局限。因为恰恰是上述局限,构成了我们集体面对的语境,我们要在共同参与的精神共同体里面,求得多元实践和主流价值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以为,文化自信表现在文艺创作中,首先要有讲好中国故事的自信。这恰恰需要文艺评论工作者全程参与,给出有力度、有温度的见解和引导。
(聂伟 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
特刊发言摘登由本报记者蒲波根据速记整理,其中第一至三版发言内容经本人审阅并补充,图片由都布、吴江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