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透视”中的“上海叙事”
栏目:书中艺
作者:张真  来源:中国艺术报

《表演上海——剧场空间与城市想象》  杨子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4月出版

  我和杨子素昧平生,年初在上海纽约大学教授寒假课程结束,即将回纽约前与朋友聚别,他向我介绍了杨子关于上海剧场空间和文化的研究,这个题材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一方面,作为土生土长而后侨居他乡的上海人,对上海的文化地理的前生后世有一种难舍难离的关切;另一方面,作为上海早期电影文化史的研究者,我一直对中国“影戏”传统里的“戏”的脉络兴趣浓郁,想了解更多。在拙作《银幕艳史》里,我有所描述“电光影戏”如何在晚清民初的茶园戏园以及游戏场里生根开花,催生海派白话现代主义电影语言和跨媒介视听文化。

  在纽约大学新学期工作最忙乱阶段的间隙,在电脑上打开《表演上海》书稿,杨子鲜活的“田野”调查,“厚度描写” ( thick description ) ,和与上海剧场历史交互并行的有关家园乡愁离散的母题,让我得以在繁忙中驻足回望故乡,回味母语,行走在那些熟悉的街道,造访或熟悉或陌生的剧场——尤其那些陪伴我成长的老市区密集的戏院电影院( “东方百老汇” ) 。虽然书稿的副题叫做“剧场空间与城市想象” ,开篇的理论部分聚焦对战后西方文化理论中的空间和后资本时代“景观”批判的综述及其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适用性探讨,但杨子的研究方法和写作肌理恰恰超越了僵固空间的描述和浮面抽象的分析。通过翔实的档案历史,生动的现场考察,亲近的访谈,有条不紊的梳理,杨子有理有据从容不迫地写就了一部剧场历史演变及其社会内涵演绎的文化史,一个“多点透视”视角里和时间记忆河流上的“上海叙事” 。田野和史料的深度挖掘与开阔的视野相互交融,给这本“剧场文化地理认知图绘”带来学术质感和全球语境的向度。看得出来,她对跨学科人文社科方法有相当自信的把握,对当下与过往的粘联也很敏锐。

  串联不同章节的“杨四剧场” (移民民间淮戏社区) 、“下河迷仓” (先锋实验公共空间) 、“转型剧场” (新光影艺苑,共舞台和1933老场坊)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中产白领话剧等)和“上海大剧院” ( “高雅”文化,权力形象) ,是三十多年经济文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多样复杂性相当典型的案例。杨子在不同的场景和时代之间切换自如,采用带有自反意识的民族志的叙事,机构历史和政治经济机制分析,剧目美学解读,也有对作者性和接受层面的考量,细节感情丰满而不失理性宏观把握。看完最后一页,兴犹未尽。谢谢朋友的推荐,谢谢杨子分享多年研究心血的结晶,使我在剧场林立的纽约(书中提到的重要比较参数之一)刷新对上海的剧场文化政治地理的认识,也唤起了我的乡愁和对书中提到的诸位朋友的思念。

  杨子的写作也传达了一种紧迫感,即如何在这个时尚娱乐至上的“小时代” ,权力和资本联手通过城市化、商业化大刀阔斧地改写剧场和社会场域的后改革时期,剧场作为社会舞台、本土与世界文化碰撞交融的实验场,以及公众“希望空间”的多元性和可能性是否还能被重新激活拓展。上海引以为豪的世界主义和全球视野与此息息相关。在这一点上,我很期许上海能够超越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