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国家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 ,从十个方面对全民阅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自2014年始,倡导“全民阅读”被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更是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 。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是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署,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拓展国民的国际化视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助于改善中国国家形象,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阅读是一个民族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李克强总理指出,全民阅读“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全国各地正积极推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系列活动。如,江苏省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快书香江苏建设”写入省政府百项重点工作任务,深圳市因坚持14年“读书月”活动而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武汉开通世界首个“书香地铁”等。根据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稳步上升,以手机为代表的数字化阅读方式占比增加。由此可见,无论是从阅读人数、阅读热情,还是从阅读主体的丰富性、阅读方式的多样性来看,自2006年开始的倡导全民阅读活动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全民阅读活动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越发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确实为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的休闲方式愈发单一。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阅读因其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等限制,越来越受到欢迎和普及,但也同时引发了“快餐式阅读”“浅阅读”“娱乐化阅读”“零碎的网络刷屏”等“读书质量”问题。另外,虽然我国出版图书的种类、数量皆超过美国一倍多,长期占据世界第一,但人均图书阅读量却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甚至“还不到有些国家人均的十分之一” 。究其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偏低,高中义务教育尚未普及,家庭、社会缺少读书氛围,未养成阅读习惯;二是图书馆资源少、藏书少、图书流通率低,而且区域、城乡差别明显,资源分配不均;三是素质教育仍未普及,应试教育仍占主流,不仅剥夺了学生读课外书的时间、兴趣和动力,也使得“读书有用论”的观念根深蒂固,使阅读呈现功利化趋势;四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手机阅读愈发呈现主流之势,然而手机阅读多为娱乐化、碎片化的浅阅读,不能等同于“读书” ;五是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加快,休闲时间相对减少,更多选择“刷朋友圈” 、聊天等方式消遣时间;六是我国出版新书种类、数量虽多,但真正的“好书”却相对不多,装潢、定价与内容质量不成正比,且盗版泛滥,图书质材粗糙。
因此,为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全民阅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资,特别是向阅读资源严重匮乏的贫困山区、农村地区等倾斜,重点照顾难以获得基本阅读需求的特殊群体或困难群体,如可通过建设农家书屋、书香公交、自助图书馆、移动图书室、电子读书亭等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第二,完善推动全民阅读的立法保障,谋求顶层设计支撑。借鉴发达国家的阅读立法经验,结合国情,制定如《全民阅读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法规,制定全民阅读规划,将全民阅读经费纳入政府预算,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
第三,创新阅读形式,正确引导数字化阅读新趋势。生活节奏加快、移动互联网普及引发阅读方式革命,手机阅读逐步走向主流。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改变手机阅读内容以网络小说、短篇文章为主的现状,激活图书版权在线市场,将更多优质图书转化为电子内容。
第四,举办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打造全民阅读新时尚,传播书香社会新理念。继续推动“书香中国”为统领的品牌活动,各地应根据本区域历史文化特点,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形式,助推全民阅读推广。
第五,借助新媒体等移动互联网,培养全民阅读的氛围和习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普及面广、受众群体多、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借助在民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物,传播全民阅读的理念,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书香社会的建设中来。
第六,全面推广素质教育,规范出版市场。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更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全面发展,有助于摒弃功利化阅读的不良习惯。同时,政府应加强引导,规范出版市场,在坚持“百花齐放”的基础上,鼓励创作更多符合时代要求、传播“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第七,设立全民阅读节,创立国家全民阅读基金。全民阅读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事关家庭幸福、个人有所作为。因此,全民阅读如若能以法定节日的形式确立,将使全民阅读上升到新的高度,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另外,鉴于全民阅读推广的公益性,应以中央政府拨款、地方政府参股、民间资本参与的形式,设立国家全民阅读基金,保障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性推广。特别是向7岁至18岁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重点推广,从小培养阅读习惯,这是建立全民阅读长效机制的关键,更是提升全民阅读水平、建设书香社会的关键。
(蔡建国 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