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拒绝阶层固化
栏目:纵横谈
作者:朱铁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很久没看小说,更不要说为小说流泪了。看了朋友推荐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忍不住留下伤感的泪水。小说是方方写的,一个极其平实朴素的故事:家境贫寒的山里孩子涂自强靠着先天聪颖、后天努力,成为村里第一个上大学的人。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涂自强来到大学,来到繁华的九省通衢武汉,梦想着早日学成,让一辈子没出过山村的母亲过上好日子。然而接踵而至的残酷现实,一次又一次击碎他改变命运的天真幻想,最终只好无奈地将年迈的母亲托付佛门,自己拖着罹患绝症的身体走向绝望、走向死亡。

  毫无疑问,这是一出典型的悲剧。方方用冷峻得近乎残酷的笔触,将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她没有为小说留下廉价而光明的尾巴,而是把弱者的艰辛和命运的无情毫无保留地直陈在读者面前,使我不由得生发几多感慨。

  在看小说的同时,我的手机收到一则微博:近20年来,农村孩子上北大的比例由当初的30 %,下降到今天的不足10 %。而在早些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进行的调查显示:上升渠道正在收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社会阶层固化明显。各地的多种调查和我们的直觉,也在不断印证这种判断。尽管一些大学为寒门子弟创造了不少完成学业的资助条件、“绿色通道” ,但高昂的学习成本、黯淡的就业前景、拼爹的残酷现实、阻塞的上升空间,依然使不少农村孩子对上大学望而却步。普通高校自不待言,即便有幸进入重点大学,毕业就失业的情形也绝非个例。据报道,今年全国将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机会多如北京者,也只能解决不到三分之一毕业生的签约问题。其他地方情形如何,不难想见。

  一个明显的事实摆在所有寒门学子及其父母面前,学,还是不学?这确实是个问题。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读书学习的传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这些劝学经或许并不高尚,却是实实在在支撑普通中国人读书学习的真实动机。在权力、资本、关系、门第多种压力之下,寒门子弟曾经的唯一出路,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这样的励志故事不断上演,不知感动过多少苦孩子,成为他们“鲤鱼跳龙门”的最大动力。如今这样的故事需要换一种讲法,这样的希望需要换一种解读。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显而易见,对于农家子弟而言,起跑线不在零点,而是在负10米、负20米,甚至更多。我们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减免了农村孩子的“两费” 。但一个农家子弟若想不输在起跑线上,若想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在当下的中国,唯有择校一途。由小学而初中,由初中而高中,由高中而大学,哪一步不是钱堆出来的?而农家子弟的父母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他们最缺的,恰恰就是钱。

  走进高校已属不易,走出高校依然艰难。要么毕业就失业,要么只能拿到微薄的薪水。对于农户而言,原本指望孩子学成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现在则不得不小心算一笔投入产出的细账。实际情形是:涂自强们毕业后如若留在武汉,不要说很可能一辈子买不起自己的住房,甚而连上学时的花销恐怕也需要偿还多年吧。

  一面是读书成本居高不下,一面是就业渠道日益逼窄,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向短期内难以改变,富者恒富,贫者恒贫,两极分化逐渐加大,这不能不说是让每一个年轻人感到沉重的严酷现实。

  遥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多少寒门子弟意气风发走进燕园,知识改变命运的正剧每天都在上演。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理应为寒门子弟提供更多、更好的上升空间,而不该对“知识改变命运”作反向的演绎。我以为,这是一个国家是否有希望、有未来的真正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在与青年座谈时饱含深情地说,要“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此情殷殷,发人深省。

  涂自强是无数普通中国农民儿子的典型代表,他朴实、勤劳、聪慧,对生活怀着朴素而平实的希冀,从无过分的奢求。我们这个社会有责任让这样的孩子经过艰苦奋斗吃得饱饭、买得起房、过得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们理应让每一个梦想都能展开隐形的翅膀,都能开出现实而绚丽的花朵;让每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寒门子弟都有足够的平等机会和上升空间,都可以凭借自身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改变命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瑰丽起点在这里。

  无数中华儿女的美好希望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