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进步,无限延伸了人类的感官,给我们铺筑了通向一个个肉眼无法欣赏、肉耳无法听闻的神奇世界的坦途,望远镜让我们仰观浩淼宇宙,显微镜让我们洞察微观世界,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认知世界的秘密,更发现了日常所难以接触的神奇美感,打开了一个个新的艺术空间。改装康德的话——我对它们的了解越是深入,它们在我们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造物主是最好的艺术家。显微摄影,就正在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世界。
能多好玩就多好玩
——新奇绝美的显微摄影艺术
秦静
矮粟葵花粉粒 毛礼米
显微摄影的破茧成蝶
起源: 19世纪中期以前,由于没有摄影术的帮助,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只能不辞辛苦地将他们看到的东西通过绘图记录下来。
最引人瞩目的是罗伯特·胡克,他于1665年发表《显微术》 (Micrographia)一书,内有不少精确而美丽的素描,描绘了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显微镜观察结果,共57幅,如苍蝇的眼睛、蜜蜂刺器官的形状、跳蚤和虱子的解剖图、羽毛的结构以及霉菌的形成等。
然而,照片的清晰和“真实性”最终使科学绘图降格为一种纯粹的业余爱好。从事显微摄影的摄影师必须发明新的感光剂和摄影设备,用于捕捉微小物体的清晰照片。
真正的显微摄影历史是从照相机的发明开始的,从最初的菲林照相机到数码照相机、单反相机再到专业的显微镜用相机,显微摄影技术跟随显微镜和照相机技术的发展也进行了一次次的华丽变身。拍摄的样品从蚂蚁、蜜蜂等生物的细微结构到染色切片、活细胞再到荧光下的亚细胞结构,显微镜下的观察越来越清晰,拍摄到的显微图片越来越夺目。随着显微镜和照相技术的普及,显微摄影也从令人生畏的科学实验室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发展:据调查,对于国内举办的显微摄影大赛,国人参赛热情并不高,这些赛事收图颇费周折。这跟国内显微摄影界的现状有关:科研单位有高档显微摄影设备的人仅作研究用,而显微摄影业余爱好者又没有财力购买高档显微摄影设备。因此,目前的显微摄影界现状是专业和业余的严重脱节;缺乏专门从事显微摄影的摄影师。
国内科研单位的研究生在发表文章之前,数据保密,不能拿图去参赛;而发表之后,学生毕业了,也没热情了。相比之下,显微摄影业余爱好者的参赛热情相对要高,但由于这个群体相对较小,手里的设备也不是太专业,拍摄题材单一、构图技巧欠缺、拍摄手法过于简单,因此整体的拍摄水平有待提高。
可以看出,显微摄影在国内刚刚起步,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国内科研单位培养出的一批从事显微成像的硕士、博士在搞科研之余,也愿意将实验中好玩的、奇美的图片与大众分享;同时,显微摄影业余爱好者这个群体也一直在努力、进步,像中国显微图像网的一些影友,雪山飞鱼、摇光、 wang_xy 6、爱在洛阳等,他们虽然没有高端的器材、娴熟的技术,但一直坚持着心中对显微摄影的那份热爱,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