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图二
图三
“八一”建军节诞生于1933年,第一个庆祝活动在中央苏区首府江西瑞金举行,并首次颁发了红军最高荣誉——红星奖章。
1933年7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定于“八一”建军节颁发红星奖章,表彰有特殊功勋的红军指战员。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也作出决议:对于“领导南昌暴动的负责同志及红军中有特殊功勋的指挥员和战斗员授予红星奖章”。
红星奖章的基本形状是底衬由两枚五角星交错构成的星花(三等红星奖章仅为一枚五角星造型),寓意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间由五角星和禾穗组成圆形图案,象征工农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子弟兵,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工农解放而奋斗。五角星与禾穗之间镌刻“红星章”三字,醒目而又庄重。背面铸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铭文、“1933.8.1”年代以及编号。
红星奖章分为三等:一等红星奖章(图1),金质,通径5.5厘米,颁发给“领导全部或一部革命战争之进展而有特殊功绩的人员”;二等红星奖章(图2),银质,通径4.8厘米,颁发给“在某一战役当中曾经转移战局而获得伟大胜利的人员”;三等红星奖章(图3),铜质,通径4.1厘米,颁发给“经常表现英勇坚决的人员”。红星奖章造型新颖、美观,寓意丰富,于1933年、1934年“八一”建军节颁发过两次,荣获红星奖章的红军指战员,后来几乎都成为我军的重要领导人。
在第一个“八一”建军节颁奖仪式上,被授予一等红星奖章的有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被授予二等红星奖章的有陈毅、张云逸、罗瑞卿、肖克、何长工、罗炳辉、陈伯钧、李达、李聚奎、毕占云、滕代远、彭绍辉、王诤等34人;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的有程子华、王震、李天佑、杨得志、杨勇、苏振华等53人。
1959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筹备展览面向全军征集革命文物,周恩来、朱德、彭绍辉、杨得志等将经历爬雪山过草地、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洗礼而保存下来的红星奖章捐献出来。红星奖章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奖励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记载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它们将在中国革命史上永远光辉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