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独特的视角坚守和关注专业音乐创作
——《当代作曲家曲库》音乐会与学术讨论会略记
本刊讯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交响乐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陕西省文联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作品音乐会”5月22日、24日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
音乐会的演出曲目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中首批推出的15部交响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的作曲者是目前国内老、中、青三代作曲家中的杰出代表,均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这批作品已在国内外多次上演且蜚声海外。其中有赵季平的《第一交响曲》、杨青的《苍》、杨立青的《荒漠暮色》、唐建平的《圣火2008》、刘湲的《土楼回响》、金湘的《金陵祭》、王宁的第三交响曲《呼唤未来》、叶小纲的第二交响曲《地平线》、朱世瑞的《〈天问〉之问》、高为杰的《白马印象》、郭文景的《愁空山》、贾达群的《融》、何训田的《梦》、鲍元恺的《炎黄风情》、王西麟的《第四交响曲》(因故未演出)。这15部作品音乐语言风格迥异、构思技法新颖,它们折射出了作曲家对历史、对民族、对当代、对人生的思考和见解,体现出作曲家在寻求民族风格与国际化交融、传统素材与现代技术贯通、个性表达与共性感受契合、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衔接的道路上所进行的尝试和探索。指挥家谭利华执棒的北京交响乐团、北京节日合唱团以及笛子演奏家唐俊乔、打击乐演奏家李飙等多名独奏家参加演出。
在国外,由出版方策划和参与音乐会的成功经验并不鲜见。出版社在策划产品的同时,搭建艺术交流的平台,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播,同时为自身的经营开发市场空间、挖掘市场潜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双赢,这是值得推崇的经营手段,也是在音乐图书产业化进程中值得尝试的运作模式。
为了使这次活动的意义能够实现最大化,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于5月17日举办了新闻发布会;5月22日第一场演出前也举办了总谱首发式和签名售书;5月25日又邀请有关领导、专家与作曲家,举办了以“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为题目的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对人民音乐出版社的这一举动表示赞许,认为这对于维护和发展我国交响音乐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人民音乐出版社自身的底蕴也得到了历练,增强了事业信心。社领导表示,已经与北京交响乐团商定,从今年开始,将力争在每年5月定期举办“中国当代作曲家作品音乐节”,征集更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交响乐作品出版并演出。这些凝聚着出版人辛劳和智慧的举措,必将为中国音乐家施展创造才能、实现音乐理想提供舞台,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开拓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