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一个细雨的星期天,从友人处淘得一罕见的洪州窑青瓷器物——仿金银器高足杯。说实话,我已进入收藏的“淡静”阶段,是极少有什么东西能“吊”起自己的情绪的,且青瓷是我藏品中的主项,百余件青瓷藏品中,精品、稀品并不少。可是在这件青瓷器物面前,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有了眼前倏然一亮的惊喜:手中之物,不就是《唐书·韦坚传》中所载的洪都进贡唐室的贡瓷吗?
这件洪州窑青瓷仿金银器高足杯,现在静静地立在我的案几上。我轻抚着它那温润如玉的肌肤,凝视着它那饱满流畅的形体,内心充溢着对古代先民、对造物主智慧的由衷感叹。
此杯高9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6厘米,杯底至底足高3厘米,底足呈外拱喇叭状,器足中空。整个器物具有大唐风范,圆润、饱满,线条优美,惜口部略有豆粒大小崩,其它完美无缺。杯体除底足外,内外施青黄釉,隐隐约约有极美极雅的细小金丝般纹片。釉紧附胎体,历经千余年,无丝毫剥釉现象。
观此杯,有三大特色。一是器形流线极为优美、精致,且修胎讲究、规整、细腻,胎体坚致、轻薄,杯胎只有0.2厘米厚,薄处不到一毫米,几可与明清御器碗盏厚薄相比。笔者曾见过和上手过数百件六朝至唐代的青瓷器物,此为仅见。二是釉色晶莹剔透,青黄相交,温润可人。静观可见其内蕴,似青玉琢成;摩挲手感滑腻,若婴儿肌肤,尤为难得的是釉与胎体结合紧密,属于洪州窑系列中那类“永不剥釉”之器。三是杯身所刻绘花纹线条柔和,淡雅优美,系仿西亚金银器纹饰。那纤细弯柔的卷草纹,那淡雅的宝相花、贝叶精巧的组合,配上杯盏那青黄如纯金的釉色,更显出一种大唐器物雍容华贵之气。
据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认为,凡有圆润花瓣杯身和喇叭状底足这类的高足杯,基本可定为唐代之物,系仿西亚,即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制品。这件洪州窑青瓷仿金银器高足杯,与现藏故宫博物院唐墓出土的几件鎏金高足杯造型类似;亦与《东方收藏》所载南昌市朱女士所藏唐鎏金莲瓣纹高足杯形制相同,故应为唐代之物。而这种精雕细琢的名贵杯盏,除了唐室皇宫,民间是不可能使用的。
高足杯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崧泽文化的高足陶豆,后来商代有高足铜杯,隋唐、五代时流行金银高足杯和仿金银器高足瓷杯。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饮具中,亦有此种仿金银器的高足杯出现。唐代饮酒、饮茶文化盛行,促进了瓷器饮具的发展,对瓷器的釉色与造型等具有相当影响,皇室、士大夫及文人雅士以饮茶为主要生活情趣,各地也纷纷迎合皇室需求,争相进贡各类精美瓷器饮具。一些造型新颖、制作优良的仿金银器青瓷器皿已部分代替了金银用具,由全国各地定期进贡运抵长安,洪州窑就是其中重要产地之一。
洪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所置,辖南昌、丰城和高安等7县。历史上洪州“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物产丰茂,手工业极发达,驰名天下。《唐书·韦坚传》载,唐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陕西太守、水陆转运史韦坚奏请全国各地土特名产运进京城,长安城东九里的长乐坡下建成的广运潭侧,停泊装满各地名产的船二三百只,“豫章郡(洪州)船,即名瓷、酒器、茶釜、茶盏”,玄宗率百官亲临观赏。足证当时洪州瓷器名满天下。唐代洪州窑与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和寿州窑被列为六大青瓷名窑。由此亦可见,洪州窑瓷器作为贡品成为大唐皇室之器是有史可查的。
泱泱大唐,逝者已远,今睹唐室遗物,思绪悠悠。以此小文,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