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之船永眠海底
艺术之舟Will Go On
作者:夏末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艘钢铁邮轮的沉没为无数艺术之舟扬起风帆,几乎没有什么单一的灾难事件能像泰坦尼克号这样,在长达百年的时光之海中源源不断地唤起各种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使之成为最为世人所熟知的灾难象征符号。从起航到沉没,四天行程,一座海上城市,一群社会背景、性格迥异的乘客被船票强行划分为三个阶层,个体的独一无二被淡化,群体的分野则无限放大,头等舱的优越、次等舱的自矜、末等舱的如蒙天眷,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里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突如其来的死亡讯号将一切人为的标榜、以身世资本为由的命名强行抹杀,他们被命运裹挟着、推搡着站到与自然争分夺秒的同一战线上,人性本真与灵魂万象不动声色地将人与人重新划界,而无论勇敢与懦弱、高贵与卑微,死神都绝无任何姑息怜悯。

  这本身就是一幕极具张力的戏剧,不仅严格符合古希腊戏剧理论中的三一律,而且充满生与死、坐拥万千财富与转瞬一无所有、绚烂名利场与至深冰海等极端悖反的意象。或许百年来人们已在这举世闻名的沉船事件上叠加了太丰富的想象与阐释,以至于遮蔽了极多钢铁样冰冷坚硬的历史真实。它是当时人类可以造出的最大的水上运输工具,永不沉没的宣言助长了驾驶者的盲目自信,它在4月冰山警报频传的北大西洋依然毫无顾忌地全速行驶,它是第一艘使用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SOS的船只,设计师为它规划的48只救生艇标准配置出于美观考虑最终只配备了20只,能搭载的人数不足全船乘客的一半,灾难来临时又因急于入水而未有一只救生艇达到满载65人的标准,妇女儿童优先的救生法则仅限于头等舱乘客,末等舱的女性和孩子生还的比率远低于男性……

  梦幻的处女之航永不能靠岸, 1517人葬身冰冷海底。但比之于巍然屹立在它身后庞杂而运转不息的工业时代、资本社会,它的荣耀与悲戚只不过沧海中一颗水滴,而能否折射出更辽阔的人与自然、人与工业、人与信仰、人与自身的寓言,则要靠艺术家敏锐的眼睛和颖悟的心灵及高超的技艺来完成了。众所周知,在那个让全世界惊恐莫名的夜晚,音乐家演奏Nearer My God to Thee直至最后时刻,船长史密斯坚守在驾驶舱与沉船共存亡,还有无数关于坚守与放弃、爱与责任、沉沦与救赎的故事,有的人永眠无名的海底却能在死后的几十年里为他人所感喟铭记,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让出救生衣的动作;有的人幸而获救却一落千丈余生怅惘,恐惧与遗憾长留世上。而百年之后的今天,人类每时每刻所面对的,全球变暖、资源锐减、大地震、核泄漏、战争、饥荒、瘟疫……何尝不是一场又一场比沉船更为严峻的生存与死亡的人性考验。个中滋味何所似,于情于理孰是非,艺术家们纷纷提供了自己的答案。

    文  学

    A Night to Remember沃尔特·劳德[美]

  这是1958年拍摄的英国电影《冰海沉船》的母本。作者是位著名的历史研究专家,多年来不辍于澄清事实真相、探索海难根源,有关泰坦尼克号的大量研究资料保存于英格兰格林威治国家海事博物馆,在今年出版的一位船舶史学家的新书《泰坦尼克号悲剧:新角度探寻沉没邮轮》的末尾,附上了沃尔特和一位研究员的书信,对沉船事件的记述栩栩如生,仿佛曾置身于乘客之中。他的小说无疑为《冰海沉船》奠定了良好的直陈历史、客观冷静的全维度叙事基调。

  Titanic舒特·斯曼[美]

  1986年出版,是詹姆斯·卡梅隆Titanic的母本。这部小说的节选《沉船之前》曾入选上海初中语文教材三年级课本,从选段中可清晰辨认影片中那些重要情节——四位小提琴家在已没入海水一半的甲板上奏完一曲,本欲散去却因一位小提琴家独自奏起《上帝离你更近》而重新聚集、合奏。作家的语言富于感染力,选段充分展现危难之际人性本真的善良高贵,音乐家、船长恪尽职守,把生存机会留给他人,紧要关头仍自持庄重体面不肯换上救生衣的古板英国贵族更入木三分。因为这是一部电影小说,其描写也极具镜头感,如“一对白发夫妻祥和地拥抱在单人小床上,海水慢慢升上来” 、“一位年轻爱尔兰母亲平静地给孩子们讲叙天国的童话故事”等,读这部书,人们会赫然明白电影Ti ? tanic何以在磅礴恣肆的场景特效中仍能保有那么多动人心魄而催人泪下的细节。

    影  视

  冰海沉船  1958 [英]

  故城文章《卡梅隆背后的泰坦尼克号》中曾对《冰海沉船》有如下评价:“按照事件发展时序叙事,强调影片的纪实性和还原历史的功能性。影片看起来规整、平衡,叙事不偏不倚且面面俱到” ,这似乎是英国人作风严谨、行事周到的绝好体现,影片放弃了极富戏剧性的想象情节和罗曼蒂克的人物塑造,而是将历史有载的登船人物一个个地呈现于银幕上,频繁的冰山警报、话务员疏于传信等航船技术性情节贯穿全篇,贵族、暴发户、牧师、工人等各阶层乘客面对灾难时的抉择亦有散点透视般的各个击破,卡梅隆塑造的人物往往集极端悖反的因素于一身,比如露丝的母亲是个没落的贵族,暴发户莫莉·布郎则是个颇有良心的富婆,而在《冰海沉船》的导演罗伊·贝克的镜头之中,并不存在这种个人明暗交错的舞台,而是把每一个体作为某阶层、某一类人的标本,英国乃至整个工业、资本社会的全貌尽收眼底,这种全景式的展现无论对于沉船事件本身,还是当时社会人与人、阶级与阶级的关系,都是极具批判性和反思意识的。

  泰坦尼克号上的女佣  1997 [法]

  这部电影与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同年上映,但审美趣味大相径庭,或许和法国电影人与生俱来的浪漫幽默细胞以及对沉船事件自始至终的旁观视角有关。在这部影片中,泰坦尼克号更像是一个借口。工人贺迪在铸铁厂夺标比赛中夺冠,从而获得围观泰坦尼克号起航的资格。在南安普顿港他遇到自称是泰坦尼克号上女佣的美丽女子玛希,这成为贺迪向人兜售浪漫奇遇的灵感来源,铸铁工人与美丽女佣在豪华邮轮上一度春宵的故事不胫而走并被贺迪一遍一遍演绎得自己都信以为真,听众中有位热泪盈眶的女子正是谎称自己是女佣的小偷兼风尘女子玛希。这个故事今天看来倒更像是某种隐喻,一场灾难竟成艺术创造的源头活水,不是巧合也绝非讽刺,世界性历史事件中,且看几个微乎其微的小人物如何在场又不在场,这是法国人的智慧。

  泰坦尼克号  1997 [美]

  把《泰坦尼克号》拍成一部如《乱世佳人》 《阿拉伯的劳伦斯》般不朽的电影是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一直以来的梦想。他曾亲率摄制组乘坐俄国探险船“卡尔德什”潜入北大西洋3800米深的海底实地拍摄,先后12次下潜、历时3周拍摄出影片开篇5分钟找寻沉船残骸的情节。他按1 : 1的比例重新搭建的“泰坦尼克号”堪称电影史上最大的道具,内部设施也力求还原历史真实,大到宴会厅、舱房、甲板、锅炉房,小到电灯、地毯、瓷器上的白星公司标记乃至写有“拉”字的铜质门牌,莫不是实物的翻版。人物塑造亦十分考究,从主角到仅有几个镜头的次要人物都极富戏剧性,如空有贵族身份向往平民生活的千金小姐、一掷千金冷酷无情的钢铁巨子、一丝不苟悲天悯人的工程师、虚荣猥琐贪生怕死的赞助商乃至沉船时分从死者身上剥下救生衣的三等舱无名者。这是一餐严格以好莱坞灾难片配方调制的珍馐盛宴,爱情+灾难,誓言+死亡,才子佳人一见钟情,多方阻力百般纠葛,贫与富、善与恶,一切那么截然分野,比起《冰海沉船》 ,它更像童话。

  泰坦尼克号3D Version 2012 [美]

  The goal is to put you on the ship. It is the sense of depth and the sense of being there that was the 3 D all about. (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你置身于船上,只有那种纵深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才是3 D的魅力所在)詹姆斯·卡梅隆在接受有关3 D版《泰坦尼克号》的访谈时如是说。从2 D到3 D,耗时14个月, 300名画师在屏幕前把每一个人都描出来,给每一帧中的人和物都加上维度。一个悖谬的事实是,当年耗费巨资,无论在船体结构还是沉没过程上都力图还原真实的泰坦尼克号,以长达3小时的片长和高超的电脑特技穷举式展现从起航到沉船的各种事件、众生百态,15年后的今天能够为人所记起的却只有那一场短暂而炽烈的爱情,他们生死相随的爱情宣言至今被人反复地念诵。这部无限逼真的影片似乎令人们远离了泰坦尼克号的真相,远离了100年前乃至于今天依然存在的阶层的真相,森严的等级因贵族千金与草根青年相恋的个案而趋于淡化,它更迫近于理想彼方而并未直视现实。故事并非没有展现社会等级,但每一处令人疼痛的情节似乎都以某种形式实现了补偿,如隔开三等舱与上层客舱的铁栅栏被三等舱乘客合力冲破,曾把杰克铐在船员舱里的勒杰在沉船时被断裂的甲板刺穿。由于情节过于耳熟能详,我们似乎很难想象3 D版于视觉冲击之外还能带来新的思考,而唯一值得期待的是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能令观影者更加注意沉船本身,而不是那些因3 D之后表现过于直露而被删去的情节。

    音  乐

  Titanic 1997詹姆斯·霍纳

  任何一个音乐人只要为《勇敢的心》 《泰坦尼克号》 《阿凡达》之中任意一部影片制作过配乐,都将无愧于电影配乐巨匠的称谓,事实上,这三部影片的配乐都是由詹姆斯·霍纳完成的。不仅是Celine Di ? on演唱的My Heart Will Go On在Titanic之后依然经久不衰广为传唱,音乐人独具匠心引入场景音乐中的民族乐器苏格兰风笛也因凄美悠扬的音色而声名远播。这张原声音乐集收录了影片中泰坦尼克号起航至沉没以及开篇深海寻觅沉船残骸、片尾老年露丝抛落海洋之心的场景音乐15首,婉转动听的主题旋律据不同情节以不同的乐器组合、节奏重章复沓一咏三叹,如表现露丝杰克在船头展翅飞翔的乐段Rose,和表现露丝乘上救生艇、杰克目送的乐段Unable to Stay, Unwilling to Leave是同一旋律的不同演绎,不同的笛声与人声吟唱,前者温婉,后者哀伤,终曲皆归于苍凉。又如鲜明的节奏在Southampton中用于表现起航时的荣耀与磅礴,重音的响起好像引擎发出轰鸣;而在Death of Titanic中金属节奏的每一次敲击都撞击在人的心灵上,仿佛冰冷海水肆意蔓延上涨而巨轮已因不堪重负而发出断裂的声音。总之,这是泰坦尼克发烧友必备的音乐盛典,更是一个仅以音乐即可完成叙事的完美范例。

  Backto Titanic 1998詹姆斯·霍纳

  相隔一年发售的这张音乐集收录了大量电影原声对白和细节性的音乐作品,包括杰克和露丝在三等舱翩翩共舞时的那支爱尔兰民歌,詹姆斯·霍纳亲手弹奏的钢琴曲《画爱》 ,四位小提琴家在浸水的甲板上演奏的最后一曲Nearer My God to Thee末尾伴有乘客逃难惊恐的喧声,露丝在海上漂浮时喃喃哼唱的那首Come Josephine, In My Flying Ma ? chine等等,特别适合意犹未尽的观影者聆听。

    遗物巡展

  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于1985年在北大西洋深约4000米处被世人发现,在法俄海洋学专家的参与下,一家美国公司对泰坦尼克号残骸进行了14次打捞作业,最终打捞起5500件沉船遗物。此后经打捞、捐赠的遗物陆续见诸世上,近6000件遗物包括轮船配件、瓷器、鞋子、乘客的衣物以及钱币等,甚至还有百老汇1910年《抱住我,甜心》的歌谱、保存完好仍然隐隐散发香气的香水瓶。从1994年开始,沉船遗物在世界各国巡回展出。瑞典、法国、瑞士以及阿根廷都曾经办过展览,共吸引参观者超过2000万人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从2009年1月起生效,其时泰坦尼克号沉入大西洋海底已近百年,沉船上的“遗宝”多次经由打捞与拍卖,如今已散落四方。美国弗吉尼亚州法院裁定泰坦尼克号“遗宝”系“国际珍宝” ,不再允许随意打捞,包括沉船附近海域都应受到保护。尽管遗物的主人多已辞世,但并不等于打捞上来的遗物归打捞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