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随世运 蹈为人民
——回望中国舞蹈艺术十年
作者:中国舞蹈家协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围绕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中国文艺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回眸中国舞蹈艺术十年流变,不难发现,舞蹈行业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产生了喜人变化,崭露出全新面貌,中国舞蹈人以攀登之姿和昂扬之势进军创作高峰,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十年耕耘换来佳作不断、“爆款”连连、新人辈出、成绩斐然,在新时代舞蹈艺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舞蹈乘着“复兴号”历史巨轮奋进新时代。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第三篇章情景舞蹈《党旗在我心中》剧照 中国舞协提供

  一、时代佳作是献给人民最好的精神食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舞蹈工作者和舞蹈从业者自觉聚焦艺术创作,捧出累累硕果,其中,一些优秀作品频登“热搜”、火热“出圈”并引发全民追捧,极大推动了舞蹈艺术在大众中的传播。

  舞剧代表作如展卷千里江山图的《只此青绿》,点亮爱与信念之炬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刻画群像礼赞时代的《天路》,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朱鹮》;赓续红色基因的作品如《骑兵》《井冈·井冈》《海河红帆》《八女投江》;饱蘸家国深情的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五星出东方》;以人物命名的如满怀悲悯的《仓央嘉措》、风骨磊落的《朱自清》;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作品中,《沉沉的厝里情》氤氲着诗情流淌的闽南风,《石榴花开》喧腾了淮河岸边的花鼓灯,《刘三姐》悠扬着壮乡儿女的山歌茶韵,《兰花花》舞动着黄土高坡的动人传奇。

  古典舞如《大河三彩》《雨花石的等待》《且看行云》《墨舞流白》《西河剑器》《青衣》等各具特色;民族民间舞如《阳光下的麦盖提》《梦宣》《阿嘎人》《太阳山》《我们看到了鸿雁》等丰富多彩;现当代舞《夫妻哨》刻画了军人的坚守与忠诚和军嫂的无怨与深情,《春会来》传递了抗疫中人民的勇气、坚定与渴望,《肖像》调侃着都市生活的跌跌撞撞,《看齐看齐》展现了当代军人的英勇忠诚,引人遐思的还有《生息》《命运》《看不见的墙》等诸多作品;街舞《黄河》将红色经典演绎出动感时尚;少儿舞蹈作品如《多了一个你》《毛毛虫》《边走边唱》《鼓韵新生》展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和建党百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中的舞蹈佳作则以震撼心灵的方式记录时代,书写人民史诗。

  十年来,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且实现了艺术水准和市场票房“双丰收”的优秀舞蹈作品不断涌现,例如火爆“出圈”的舞剧《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真正实现了既叫好又叫座。

  对于舞蹈工作者而言,镌刻着时代烙印的精品佳作就是献给人民最好的精神食粮,是唯一的立身之本,也是艺术实践的根本追求。《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孔子》《沙湾往事》《八女投江》等舞剧近年来常演不衰,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自2021年首演以来,至今短短一年已巡演150多场,《骑兵》《李白》《杜甫》《五星出东方》《草原英雄小姐妹》也先后宣布开启巡演。这些作品经过不断巡演打磨而日臻成熟,赢得了观众热捧、市场买账、业界认可,其中许多作品走出国门亮相各大国际舞台……管窥中国舞蹈十年作品成绩单,新人辈出、新作不断,可谓百花竞妍、成绩斐然,取得令人欣喜的成就。

  二、环境平台是培育舞蹈人才的成长摇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团结凝聚爱国奉献的文艺工作者,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文学家、艺术家。”

  新时代呼唤着优秀的舞蹈艺术家和舞蹈艺术工作者。十年来,在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指引下,舞蹈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方式不断发展完善,行业协会、各大高校、企业院团在创新发展的共识理念下,坚持走中国特色舞蹈人才发展之路,搭建平台、创新模式,为舞蹈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十年,政策带动、环境铺垫、学科建设、平台孵化合力促进了舞蹈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十年来,舞蹈教育加强了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力度,舞蹈研究课题数量、质量均取得了很大提升,高层次舞蹈人才渐多。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音乐与舞蹈学被列为一级学科, 2022年舞蹈跳出“音乐与舞蹈学”成为独立专业学位,位列研究生教育阶段一级学科,并正式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见证了舞蹈专业学科建设的历史性进步,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舞蹈《唐宫夜宴》剧照
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提供

  十年间,全社会对于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舞蹈教育人才的培养也逐渐成为热点,我国舞蹈专业人才规模也随之显著增加,舞蹈演出团体数量、从业者规模仅次于地方戏曲类、戏剧类,分布很广,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专业院校作为舞蹈表演、编导、研究、教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舞蹈教育领域深耕细作,逐年培养输送大批舞蹈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舞蹈演出和教培市场日渐繁荣,考级市场持续火爆,各类校外舞蹈培训和考级机构如雨后春笋。据相关统计,我国舞蹈培训相关企业年注册总量自2013年起骤然攀升并平稳上涨,成为校内专业舞蹈教育的有益补充。

  此外,中国舞协与各省、市、自治区舞协及其他会员单位、各大艺术院校、文艺院团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多元合作,以融合发展的理念,尝试多渠道舞蹈人才培养,完善用人机制,做好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规划,发挥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全方位、多角度扩大舞蹈人才服务覆盖面,为新兴、活跃的舞蹈人才搭建多元资助平台,扶持各类舞蹈人才的专业成长。在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改革基础上,先后推出“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顶尖舞者进校园”“全国中小学舞蹈教师培优计划”等平台,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创作资金、展示平台等方式,积累了大量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的先进经验,共同为优秀舞蹈人才大量涌现奠定了基础。据2021年度统计数据,中国舞协共有团体会员38个,个人会员9160人,呈逐年增长趋势,中青年舞蹈从业者比例明显上升,基本涵盖了大众耳熟能详的知名舞者。

  三、追求创新是推动舞蹈繁荣的强劲引擎

  回望中国舞蹈十年开拓,“创新”二字伴随始终。

  一是传播方式的创新。当下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环境对中国舞蹈的发展形成了深刻影响,因鲜明的交互性、自主性,舞蹈的线上线下传播伴随着互动形式的嬗变而影响和改变着舞蹈内容的生产,新型舞蹈创排方式、新兴舞蹈艺术群体纷纷诞生并日益兴起。以抖音为例,今年7月抖音发布的《抖音舞蹈直播报告》显示,2022年1月至6月,抖音平台拥有3.6万名舞蹈主播,平均每周有1.8万名创作者开播,共带来505万场线上舞蹈演出,累计直播9042万小时,吸引19.9亿人次观看。传播方式的趋新,与舞蹈新业态的发展密切相关。比之十年前,抖音、快手、腾讯视频、B站等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当下舞蹈艺术普及和传播的重要窗口。

  十年间,行业协会关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回应广大群众关切和期待,创造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信息平台,以“互联网+协会”建设为契机,优化升级网络工作平台,传播推广舞蹈艺术。如中国舞协通过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面向海内外直播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小荷风采”少儿舞蹈展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送欢乐下基层”“我们的中国梦——文艺进万家”“中国舞蹈节”等中国舞协各类品牌活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借助大众熟知的多个直播平台开展“舞聚云端”网络访谈直播等,以创新形式服务人民群众。

  二是践行“两创”理念。行业协会以旗帜鲜明、积极有为的姿态引导舞蹈界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舞蹈创作实践,全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舞蹈产品,激发舞蹈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播中国文化作出贡献。

  近年来,中国舞协组织“国风舞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项目创作,联合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开展该项目座谈会、研讨会、创作采风等活动;联合中华志愿者协会发起“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推广活动并举办舞蹈志愿者培训班;联合抖音发起“舞蹈传承计划”,号召全网优质舞者加入舞蹈传承行列,开启中国舞竞技直播,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舞蹈语境中的全新表达。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王徐峰 摄

  2021年始,河南卫视乘网络东风,创造了《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多个刷爆全网的“出圈”节目,人们惊呼“河南卫视带火了中国古典舞”。“奇妙游”、《舞蹈千年》系列舞蹈节目中浓郁的“中国味道”是其成功的关键,以AR特效赋能实景舞蹈的生产方式和异于传统传播方式的加持提升了审美表现和文化表达,引发国人共鸣,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实践典范。

  三是人才使用的创新。中国舞蹈界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舞蹈人才生态系统方面不断探索突破,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央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为代表的高校和院团都有各自的探索和突破。例如, 2022年9月,北京舞蹈学院一系列人才强校举动被称为“九月故事”:聘请“世纪舞者”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导演卓依·马克尼里以及张艺谋、陈维亚、赵汝蘅、张海君等为教授或荣誉教授以及管理者等;聘请山翀、王舸、肖向荣等8人担任研究生合作导师;面向全球招聘国际标准舞系主任。系列引进国内外顶尖师资人才布局开阔。中央芭蕾舞团推出“20年”系列,先后为首席主演朱妍、张剑、王启敏举办“中芭舞台演艺20年”专场演出,又为首席编导费波举办了“舞蹈创作20年作品展演”,通过设置纪念性演出等方式激励人才、激发创作。上海歌舞团率先在全国推出舞蹈演员“艺衔”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严格考核,择优聘任,结合“一团一策”改革创新推出“荣典·首席”称号,努力探索大胆创新。

  多层面多方式的创新示范,推动了人才资源从“量变”跨向“质变”,为顶尖舞蹈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方向引领是推进行业建设的根本保障

  十年来,中国舞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舞蹈界的桥梁和纽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旗帜、立足职能,秉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以教育引导凝聚“文艺两新”,努力履行好“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能,做好各项工作。

  重视宣传,守牢阵地,坚定不移抓好阵地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引领,不折不扣抓好党建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多措并举抓实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舞蹈理论评论工作,强化《舞蹈》杂志作为核心期刊在推动舞蹈创作和理论评论工作中的阵地作用,先后召开各类研讨会和系列学术讲座近百场,对新时代中国舞蹈创作予以理论观照和学术引领。重视舆情信息工作,注重增强舞蹈评论的在场性、时效性,把广大舞蹈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的文艺实践中来。

  主动作为,整肃行风,统筹抓好舞蹈品牌建设。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动打响舞蹈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主动发声,激浊扬清,加强行业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建好管好专(艺)委会,积极推动舞蹈权益保护平台搭建。擦亮中国舞蹈“荷花奖”“小荷风采”“培青计划”“顶尖舞者”等系列自主品牌,做好舞蹈考级管理和非考级类培训,组织好“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百姓健康舞全国巡演”及“阳光计划”等舞蹈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各类传统舞蹈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及时启动“中国非遗舞蹈影像采集”“舞蹈传承计划”等项目。充分发挥舞蹈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性作用,首创“环境舞蹈展演”品牌,从最初的“9·15首钢园环境舞蹈展演”拓展至“大理舞蹈季”,继而推出“云聚——环境舞蹈影像展”,开创性地发起“5·15中国舞蹈日”系列公益活动。

  引领方向,聚焦创作,强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促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舞蹈作品,推动中国舞蹈“走出去”。例如聚焦繁荣舞蹈艺术创作实践,推进广泛开展重大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积极组织并参与全国重大舞蹈题材创作研究工作,作为责任单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研究”等课题。尤其突出的是,近年来,中国舞协积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实践活动,组织带领舞蹈名家深入西藏、湖北、河北、广西、海南、内蒙古等10多个省、自治区的30余个城市开展采风创作,相继举办了“天域舞风”“蓝蓝的天空”“走四方”等主题的采风创作成果展演,推出了《独树》《老雁》《梦宣》《玄音鼓舞》等一批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舞蹈佳作,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回馈人民群众。在国家重大历史节点和事件中,在面对重要主题时,精心策划、组织了“向人民汇报”“鼓舞四方”“舞典华章”“我和我的祖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舞蹈季”“国舞今韵”“一同走过”“荷花·廿”等主题鲜明、影响广泛的舞蹈演出和展览活动。以多种形式积极支持引导关于扶贫题材、庆祝建党百年题材等舞蹈创作和活动,真诚讴歌党和国家的光辉历史以及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的坚定决心和丰功伟绩。拓展与港澳台地区交流的渠道,配合国家外交战略,建立“一带一路”沿线舞蹈交流,开展“中国——东盟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中国舞蹈‘荷花奖’精品剧目东京展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舞蹈精品演出暨顶尖舞者海外巡演”等中国舞蹈文化走出国门的交流展演活动,足迹遍布五大洲。

  综上,中国舞蹈这十年,是佳作纷呈奉献人民的十年,是人才辈出平台林立的十年,是“创”字当头大促繁荣的十年,是科学引领行业稳升的十年。十年砥砺前行,十年初心不改,十年舞韵当风。十年来,中国舞蹈人坚守人民立场,倾听人民心声,顺应发展潮流,把握时代脉动,做到了舞随世运、蹈为人民,育人才、铸精品,坚定扛起了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待,奋力书写了当代舞蹈人的赤诚与热爱!下一个十年,中国舞蹈人也将初心不变,勇毅向前,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