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文艺的价值和力量”主题论坛
发言摘登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国涛(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

  疫情期间,与电影彻底陷入“冰封”不同,全国广播电视一度步入“小阳春” ,收听收视率高企。抗疫特别节目、综艺晚会、季播节目等表现优异。网络视听创作与传播更是可圈可点,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纪录片高频次点播,彰显出网络视听近年来引人注目的进展与成就。无论是广播电视作品,还是网络视听作品,都为疫情期间全社会的精神振奋、人心温暖、焦虑纾解、心理调适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全国从上到下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影视内容生产与传播、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诸多政策,为疫情进入防控常态化之后中国影视产业的快速复苏,并在世界保持领先态势提供了坚实保障。

  ◆郑荣健(中国艺术报新闻部记者)

  疫情突如其来,各艺术门类都受到了冲击,以现场实体演出为主要特征的舞台艺术尤其如此。这无疑是演艺行业的一次大考,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舞台艺术领域为行业纾困所进行的一系列夯实续航基础、拓展线上业务、投身相关创作等作为,积极以艺战“疫” 。它未尝不是一个发现问题、破解问题、重建和完善生态的契机,一次进行美学调整、人文价值沉淀的潜蛰思考期。

  从行业周期看,过度追求奢华包装而本体缺失的作品难以为继, IP优势不明显、衍生线过短和相对单一的演艺运营策略致使行业续航能力比较有限,基层演出团体“小而弱”带来无序竞争的内耗,在疫情倒逼下必将迎来转轨换档、转型升级;而以降低成本为考量的创作也可能引发一轮有关美学风格的调整。最重要的是,抗疫所积累的丰富素材、所焕发的精神光辉、所沉淀的人文价值,或将引起创作界更深入的思考,拨开以往某些创作的浮躁、肤浅和套路,找到更能反映人类共同命运的角度、方式和共情。

  ◆孙佳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疫情下,移动互联网的媒介迭代效应愈加显著,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形态,尽管水准依然相对稳定,但也暴露出传播范围、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的突出症结。

  直播、短视频,这些媒介迭代周期下的新兴文化现象,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提供了一个更为平等、通俗的视角,相较而言更加接地气儿,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更加有真实的代入感。在疫情期间,直播、短视频同样很好地起到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主流文化效果。

  以直播、短视频为代表的这一轮媒介迭代周期的中国经验,正走在全世界的前列,相关的文化治理、社会治理课题,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世界总体进程和即将到来的5 G时代,都具有长期的、普遍性的示范意义。

  我们期待直播、短视频行业在疫情之后,尽快完成全行业的转型升级,在我国主流社会中扮演更为重要的媒介角色,发挥更为积极的媒介作用。

  ◆高初(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主任)

  2020年是具有特别意味的转折之年,使得我们对于艺术产生的能量及艺术家的使命有新的思考。我想从几则艺术史旧闻来回应这一话题。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武汉,当半个中国的难民途经这个炮火中的城市向后方逃避战乱时,在从绝望转入坚定的战争中,数以千计的艺术家们发挥着巨大的能量,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歌咏大游行。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内战时期的摄影,敢死队冲锋前,需要拍摄一张照片留念,这张胶片冲印出来时,他们极少有机会能够看到;而且在物资极度稀缺的战时,很可能相机里并没有胶卷,但拍摄仪式的神圣性有时大于传统意义上作为艺术史核心的艺术作品和创作者。我们突然发现,包括在这次疫情期间摄影家们在一线的创作,都让我们不仅走进现场、得到知识,也得到了打开历史、打开生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