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小康路”上的民艺风光
作者:风寒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最美小康路”上的民艺风光

  “最美小康路——中国西部民间工艺主题创作展”在陕西西安举办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张雁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参观展览 吴京男 摄

  在民间文艺家眼中,“小康”是怎样一幅图景?

  它是用黄澄澄的麦秆拼贴而成的乡间耕耘图像,也是用红艳艳的纸张剪成的城市繁景,是用颜色单一的泥土捏成的说唱艺人,也是用五颜六色的五谷作物制作而成的采茶少女……麦杆画、剪纸、泥塑、五谷画、皮影、烙画、玉雕、沙画,等等,民间文艺家手中的绝活难以尽数,如同他们眼中的小康图景,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都闪着明亮的光芒。

  10月28日至11月1日,一场在西安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的民间工艺主题创作展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这场由中国文联、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民协、陕西省文联主办,陕西省民协、陕西省文化产业协会承办的“最美小康路——中国西部民间工艺主题创作展”中,来自西部12个省区市的民间文艺家汇聚一堂,他们用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艺作品展现了“最美小康路”上的民艺风光。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张雁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丰宽,以及蔺雨、吴元新、王勇超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相关活动。本次活动是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及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展览期间还举办了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

  走上小康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丰收故事

  在展览现场的陕西展区,一位红着脸膛、满脸含笑的关中汉子站在自己的麦杆画《耕耘图系列》之前,笑意盈盈地向前来参观的观众介绍自己的麦杆画作品。

  他叫贺兴文,来自陕西蒲城,今年60岁了, “从农村长大,很小就开始干农活” 。提起农村生活,“最先想到的就是捡麦子” ,贺兴文笑呵呵地说道:“粮食不旺的年岁里,特别是在每年的三四月,我们会把已经碾过的麦杆重新堆在院子里,一粒粒地寻找里边剩余的粮食。 ”相形之下,贺兴文也说起了现在农村丰收的场景:用收割机收粮食,“遍地都是麦子,人们已经不愁吃穿了” 。

  “小康,是从土地上丰收的粮食开始。 ”在贺兴文的心中,美好生活就是“关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丰收故事” ,所以他选择用手中的绝活——制作麦秆画——来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小康图景。

  与贺兴文不同,来自四川眉山的李长青则喜欢用手工技艺表现川西民俗,而他的绝活,则是眉山当地“特产”钦斋泥塑。在四川展区,李长青捏制的泥塑《川西民俗:打围鼓》吸引了很多年轻参观者的围观。

  “看这些泥人儿开心的样子,像不像网上的表情包。 ”一个年轻的女孩一边说笑着,一边拉着同伴一起和泥人儿们合影。站在旁边的李长青微笑地看着,如果不是他长时间地站在那里,人们一定以为他也是来参观的观众。

  李长青今年38岁,瘦长的身上穿着时髦的衣服。然而,他的兴趣却跟“时髦”无关,甚至还有点“土” ——他喜欢川西大地上的传统民俗,也喜欢把参与民俗活动的乡亲们捏成一个个小泥人儿。

  “看着世代相传的民俗活动,我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在《川西民俗:打围鼓》中,拿着唢呐、铜锣、快板等传统乐器的泥人儿们,一边演奏着欢快的乐曲,一边咧开嘴开心地笑着。“每次想到乡亲们参加民俗活动时开心的样子,我就会感觉到他们的满足。 ”李长青说,这就是家家富足时的美好景象。

  “民艺+扶贫”:小手艺可以创造大财富

  贫困地区人民走上“最美小康路” ,离不开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决策的实施。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来自民间的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的辛勤、灵巧的双手,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之中。

  “对于中国人来讲,农村是故乡,手艺是生活。 ”在展览同期举办的“民艺+扶贫”“民艺+产业”西部论坛上,潘鲁生提到了传统手工艺资源对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性,他表示,小手艺可以创造大财富,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

  而对于“手艺创造财富” ,凤翔泥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新明有着深刻的体会。胡新明于1965年出生于陕西凤翔的六营村,在胡新明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凤翔泥塑还只是“用来糊口的玩意儿” ——那时人们常说“泥货没本,越捏越穷” ,虽然制作泥塑产品不需要多大的本钱,但也会占用村民们农作的时间。所以,即使在凤翔这样的“中国泥塑艺术之乡” ,当时的人们对泥塑也是抱着矛盾的态度。

  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胡新明一下子靠着泥塑“发了起来” 。198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举办“陕西月”活动,胡新明被选入“中国陕西民间艺术交流团” ,来到美国。在美国的40多天,交流团走访了11个城市,他们在异国他乡进行泥塑表演和演讲。“在美国,凤翔泥塑大受欢迎,当时在国内卖两分钱的泥塑在美国可以卖到50美元。 ”这让胡新明大赚了一笔。

  回国之后,胡新明开始致力于开设工作室、办工厂,生产泥塑产品, 30多年来,他不仅成为著名的泥塑艺术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还通过自己的产业化经营,让凤翔泥塑成为一个响当当的民间工艺品牌。

  像胡新明这样靠着传统民间工艺走上致富道路的人还有很多,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手工技艺逐渐成为了文化消费市场上的“香饽饽” ,这些民间艺人也用自己的实践反复证明着“小手艺可以创造大财富”的论断。

  民艺人在路上:赠人玫瑰,“手艺留香”

  民间艺人从土地中走出,也把自己的技艺奉献给了土地。

  胡新明“致富”之后,没有忘记乡亲,他开办了凤翔泥塑传习所,组织贫苦人员到传习所学习泥塑技能,帮助就业。

  同样地,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铁山的陕西铁山内画艺术研究院,也有着一个鲜活的“扶贫课堂” 。作为“秦派”内画艺术的创始人,张铁山基于“艺术扶贫”的想法,为研究院接纳了一批听障学员,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听障学员的内画技艺,“帮扶听障学子实现艺术梦想” ;与此同时,张铁山还无偿资助多名寒门学子,帮助他们自己和家庭摆脱困境。

  来自陕西渭南的华州皮影非遗传承人薛宏权自2004年开始就无偿开办皮影雕刻培训班,招收贫困人员、残疾人等需要帮助的学员,毫不保留地把皮影制作工序和“推皮走刀”雕刻手法,以及自己摸索出来的新技艺教给大家。“培训结束后,愿意留下的,待遇从优,作为公司骨干培养;愿意回家从事皮影雕刻的,作为公司下线,利用公司提供的图纸、牛皮等材料,做好后,公司统一验收销售。 ”薛宏权说。

  相比于关中地区的民间文艺家,生活在青海西宁的杨韶鹏作出的“艺术扶贫”选择则更具挑战性,作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西宁丝毛挂毯技艺传承人, 2017年时,杨韶鹏接受了一个由中国藏毯协会交付的工作——培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手工毯织造人员。当时,身边的人大多反对他办这样的培训班,因为山高路远、气候恶劣,而且所有学员没有任何基础等等,还有就是培训经费支出多。但杨韶鹏坚持了下来。

  在果洛,从2018年8月,杨韶鹏先后开设了3个培训班,招收了157名学员,他和自己的老师、丝毛挂毯艺术家汪巧银及其他民间艺人一起教授学生织造技艺。最后培训班“超额完成了培训的计划和教学大纲制订的培训内容” , 2019年3月,学员们织造的作品《我们的故事》在上海参加展览,被买家高价采购。

  杨韶鹏的培训工作还在继续,对他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事关“亏本与否”的决定。“这些贫困地区的学员用他们的努力帮助手工丝毛挂毯在果洛形成了产业化的基础,扩大了影响力。 ”杨韶鹏说,这也使民艺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