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艺术为人民服务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雅昌艺术图书书墙

  走进深圳雅昌艺术中心,每个人都会被那面全球最大的艺术图书书墙深深震撼。作为珠三角地区标志性的建筑,雅昌艺术中心于2013年底投入使用,内设世界顶级艺术书籍印制中心、中国艺术品数据中心、艺术品复制中心、艺术展示中心和艺术教育中心等,致力于打造“世界顶级的综合艺术服务中心” 。

  在雅昌艺术中心接待记者一行的,是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执行总裁彭干。彭干看上去很年轻,在雅昌已工作了20年。“20年前刚来时,雅昌还在华强北办公,当时那里算是农村了。 ”自1993年雅昌在深圳成立到现在,雅昌集团已拥有北京、上海、深圳三大运营基地,发展出三大业务版块:印刷、数字化艺术品信息服务、面向大众艺术爱好者的美育普及服务。

  从传统印刷业起步,雅昌以工匠精神铸造了业界品牌。今年11月年度“最美的书”揭晓,来自全国的500多册图书参评,获奖图书中有10种由雅昌印制,接近获奖图书的50 %。自2003年参评“中国最美的书” , 16年间雅昌共有92种图书荣膺该称号,成为国内印制“中国最美的书”最多的企业。

  在国际上,雅昌也屡获大奖: 13次问鼎有着全球印刷界“奥斯卡”的美国印制大奖——班尼奖,共揽得69项班尼金奖。微软前首席执行官Na - than Myhrvold这样评价:“雅昌毋庸置疑是全世界最好的印刷者。 ”著名作家余秋雨赞叹:“雅昌挣回了从宋代毕昇开始的‘首创性’尊严。 ”

  彭干回忆,雅昌最初的出版印刷业务也比较泛,但很快聚焦到了艺术领域,客户面向艺术家、出版社和美术馆、博物馆、拍卖公司等。上世纪90年代,印刷的前端是制版,被看做是最早的数字化。那时大量艺术家的作品先要做成数字文件,不管是通过传统的高清电喷机器,还是后来的数码相机、高清扫描仪,工作流程都是数字化的,这给了雅昌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雅昌艺术中心户外剧场

  由数字化工作产生出了雅昌的数字化业务,包括大众熟知的雅昌艺术网,成为雅昌重要的业务版块。在此过程中,雅昌从原来单向的做加工变成了连接者、传播者、交易者,参与数字资源的采集、存储、保管,并开发展示、应用服务。雅昌艺术网的存在为向大众展示这些内容提供了便利,收藏家可以在上面搜索需要的信息,包括艺术品介绍、艺术家介绍、艺术品价格、艺术品出版展览著录等等。

  “我们一直没有追热潮,炒什么大数据。 ”彭干指出,雅昌早期做印刷,必然涉及到大量艺术品的数字化,每个艺术品数字化之后的数据也很大,但这跟现在所说的大数据不是一回事。高清图片,一张几百兆甚至几十个G的都有。早期大家对这个产业缺少完整认识,认为做大数据是负担,需要资金、人力、服务器等,很多服务机构不愿意做。但雅昌做出版需要反复调用数据,数据还要保持稳定性,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或者全国联网的系统。雅昌当时不但没有因为负担重减少投入,反而加大了投入,培养了大量艺术品数字化领域的人才,也发展出一些艺术系统,比如建立一套分类标准。彭干说:“这个工作很繁琐,但这是现在讲的大数据应用的基础,没有这个,大数据还是建在沙丘之上。 ”

本报采访组与深圳市文联工作人员在雅昌

  在此基础上,雅昌中国艺术品数据中心成形。数据库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创作者本身的资源,雅昌只是保管者;雅昌艺术网,有自己的编辑、信息渠道,由雅昌的员工、专家创造,有自己的版权。中国艺术品数据库有四千多万条关于艺术品的记录,涉及古今中外将近十万多名艺术家,一两千个不同的艺术机构。

  根据版权的情况,雅昌对数据库做了不同的开发应用。最典型的是雅昌拍卖图录,使用者在这上面可以查到不同的拍卖公司现在在拍什么,每件拍品详细的介绍,估价、成交记录怎样,曾经在哪里拍过,跟它类似的作品大概什么样。另一个应用是艺术看展,对已经展览过的作品做现场实景360度全景数字化展示。

  随着业务拓展,雅昌有了第三个方面的业务:面向大众艺术爱好者的美育普及服务,比如雅昌的“流动美术馆” 。彭干介绍:“深圳这么年轻的城市,文化场馆很多,但展览数量、质量跟北京、上海没法比。所以我们把经过大师授权的作品做成高仿复制品,分成一个个主题,目前大概有200个主题,每个主题15张画,送到学校,也送进社区。深圳市政府非常支持这项工作。艺术很难用语言说明白,也不能像教数学那样去教艺术。小孩子从小看过齐白石、张大千,也看过梵高或者莫奈,甚至让他用手摸一摸作品,才能有感觉,才不会害怕颜色。中国人这方面训练不太够。 ”

  面向大众的艺术交易也是第三个业务中的一部分。雅昌艺术中心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目前这里有近150家上市公司,基本都是高科技企业,包括腾讯, TP-link,大疆无人机,麦瑞医疗等。这一两年深圳也开了不少画廊、私人美术馆,彭干经常和他们交流,发现深圳年轻的收藏家正在兴起,他们起步不像北京、上海那么深厚,一上来就买大件作品,但会先买小件的,从自己喜欢的、家居装饰开始,逐渐过渡到体系化的收藏。“这些年轻的艺术粉丝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多有海外背景,他们需要一个能提供相关资讯、内容的平台,让他们看到行业里最好的艺术家的作品。雅昌也尽量满足这些群体的需求。 ”

  谈及雅昌为何能在深圳发展起来,彭干列出了诸多优势。第一,这里是改革开放前沿,有拼搏精神。第二,毗邻港澳,使得雅昌在上世纪90年代就能看到港澳甚至海外同行的先进做法。彭干印象深刻的是, 2003年他去美国领取班尼奖,当时西方就提出印刷业是最古老的信息产业,对于印刷业面向数字化、电子化时代要怎么发展有一个全新的认知。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深圳鼓励创新。雅昌2000年创立雅昌艺术网, 2003年开始做艺术品市场价格数据指数,这些项目很难说会有什么经济收益,但政府不管是从技术、专家,还是从资金上,都给予了支持,提供了诸多便利。此外,深圳的制造业发达,配套完善,去一趟华强北电子市场,就可以把一部手机配齐。在深圳做印刷,从源头材料到纸张、油墨,包括机器,在整个珠三角物色供应链非常方便。虽然这些年深圳企业外迁,本地制造业没有以前那么多,但专业的知识、经验、人才还在,只是更多地变成了设计、规划、整体协调等。

来深圳20年,彭干说,他从没有觉得这个城市老过。年轻人多,适应性强,遵守规则是他对这里的突出印象。另外一点,这个城市是个不夜城,“你不管多晚出去,哪怕晚上一两点,路上还是有很多人” 。

雅昌艺术中心外景 本文图片由雅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