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 第十一堂课
舞蹈发源起源非常非常早,但是舞论却非常不发达。在我们的历史文献当中,应该说只有先秦时代的《乐论》 ,以后诗论、画论、真正的乐论逐渐发展起来,恰恰舞论慢慢淹没在所有的文化发展当中。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舞蹈艺术是一个通向彼岸,同时又直达自己身体、肉身的东西,是将我自己的身体和我自己的灵魂融为一体的艺术。它用身体语言的符号,连接了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同时连接了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部分和不可用语言表述的部分。这就涉及立象尽意。
言、象、意,用立象来表达意,立象当然要通过言。但是立象可能会忘言,得意则可忘象。而言、意之间,其实常常有着不能完全表达的部分。所以我们做舞蹈评论的人面临着两个难以言说,一个不可言说,我们用普通的语言去描述评论对象的时候,我们常常面临着困惑,就是文字的语言常常无法很好地表达我们所看到的舞蹈的动作和形象之美妙。另外一个不可言说的,是舞蹈形象舞姿也是常常难以言说。举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非常好的对舞剧《天鹅湖》四小天鹅舞进行描述评价的文章。舞蹈之言与舞蹈之象与舞蹈之意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没有舞蹈的创作者,只有舞蹈的表演者,这是一个非常悲哀的事情。创作是什么?创作是艺术家将自己内心与现实生活相互对应,来关照生活以后呈现出来一个立象,立象尽意,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思虑以及哲学观念。真正有舞蹈创作概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舞蹈艺术作为创作艺术的历史,其实仅仅一百年。这个也是我们舞蹈艺术评论没有充分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舞蹈艺术当中,从生命历程当中抓取到的独特的体验,常常成为独特的舞蹈表现的最重要的来源。比如《也许是要飞翔》 《大山支教》 《梦里寻他千百度》等等作品。现在有很多舞蹈艺术,其实应该受到猛烈的抨击,因为它没有任何真正发自生命的东西,舞蹈编导完全是共识化的,快餐似的创作,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艺术家都没有生命的体验,哪里会有真正的好作品。
舞蹈告诉我们它对应的是内心最隐秘、最微妙的部分,舞蹈本质上是为那些无法言说的意而存在的艺术。但评论却要抓住那个最微妙的东西,再给予它评价,用你的语言把它传递给读者。要想对舞蹈发出评论的声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要非常细致、准确地捕捉舞蹈动作的形象。我更认为看到舞蹈以后,大家认为这个舞蹈“真好看,太美了,我都感动得不得了” ,所有这些语言都不是评论的语言,它只是一个感叹词。真正的舞蹈评论,必须抓住舞蹈语言非常细腻的深层的东西。一些舞蹈批评多是从社会学层面进入到艺术学层面,就是从舞蹈的主题、立意,它宣传性的口号的角度出发。而好的舞蹈批评,它要进入到艺术学的层面,碰出舞蹈艺术自身的表达规律。如果真正懂得艺术的话,你会抓住最本质的东西,你会常常感叹:我无法把那个最美妙的艺术,它最微妙的部分传达出来。你不做传达,你把评论的文章本身也作为言和象,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评论之意,那是最高的境界。我觉得做艺术最好的,就是我们能够在彼岸和此岸、在心和身、在灵和肉之间实现跨越和穿越。这是艺术评论美妙的功能。
冯双白(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何瑞涓根据授课现场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