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电影节:衰败,抑或兴盛
栏目:视线
作者:柳莺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切口》《鸟人》与《寒枝雀静》(从上至下)在风格上各有特点

  水城老矣,风光何在?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会名单一公布,颇带给人些意外之感,亚历山大·德斯普拉担任主席,成为电影节历史上首位以音乐家身份上位的“第一把交椅” 。除此之外,这个总数为8人的评委会还包括两位导演、 3位演员以及一位服装设计师和一位小说家,让人不禁感叹近几年的跨界融合之风真是越吹越盛,连一贯懒得寻求改变的意大利人也下定决心打造了这么一个多元的组合。继戛纳邀请到简·坎皮恩担任主席,并在各种场合大唱女性主义高调之后,威尼斯评委会较为平衡的男女比例也多少有点跟着电影节老大哥再下一城的意思。不过新奇归新奇,今年评委会令人出乎意料的阵容多少引起了议论,也算是电影节新主席阿尔伯托·巴巴拉在位第三年的又一把创新之火。好在如此混搭的评委会通力合作,最终为电影节交出了一份公允精彩的获奖名单。

  从场面规模和震撼程度来看,阿尔伯托·巴巴拉执掌的威尼斯电影节并未展现出新官上任后的新气象,反而在戛纳和多伦多的前后夹击下越发寒酸起来。且不说主竞赛单元影片的总体素质仍然相对低迷,其他旁枝末节也是一派萧条。从前方媒体发回的报道手记来看,仅凭开幕式当晚红毯冷落一项就让不少人发出“水城老矣”的感叹。在没有多少好莱坞大牌争奇斗艳的情况下,开幕影片《鸟人》已然成为获得尖叫最多的剧组。虽然像艾玛·斯通、爱德华·诺顿这样的影星口碑日益爆棚,迈克尔·基顿的魅力也未减当年,但比起马克·穆勒在位时那些扎堆乘着贡多拉从河道远处袅袅而来的一线明星们,今年的星光真是黯淡得可以。

  注册记者数量下降、电影市场人气不足等等,皆从各个方面显示出威尼斯影展的短板。坚持了多年“重艺术、轻市场”的威尼斯,似乎并没有在挖掘影坛珍宝的路上走出多远,相反颇为可惜地放弃了交易平台的搭建,将更多跃跃欲试的电影人拱手让给了大洋彼岸的多伦多。在电影质量上,又因为悲催地跟在喧嚣的戛纳之后,从而只能“低三下四”地拾人牙慧。在个性的打造上,它甚至比不上遗世独立的圣丹斯和美丽“冻”人的柏林,前者大力扶持小成本电影,为接下来一整年的影迷圈提供话题之作;后者游走在政治与文艺边缘,用暧昧创造活力,也多少走出了自己的风格。而威尼斯似乎迷失在自己错综复杂的水道中,尚在转型和开拓的道路上费劲摸索。

  多元姿态尚可一看

  相比今年戛纳的超豪华影片阵容,无大师、无话题之作的威尼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不过要说没有值得推荐的作品,那也是违心之话。开幕片《鸟人》因为后期制作的原因没有赶上5月的档期,转而来到水城“称王称霸” ,墨西哥导演亚历山德罗·冈萨雷斯·伊那里多近几年凭借《爱情是狗娘》 《21克》与《通天塔》先声夺人,他擅长运用三段式故事交织缠绕的方式,将偶然与必然并置在一起,展现生活的荒诞乃至荒谬。 《鸟人》并未延续这样的路线,而是选择了戏中戏的环状结构,在现实与幻想中架起桥梁,将一个明星过气后的生活描摹得滑稽又辛酸。故事生猛诡谲,视听效果一流,首轮放映过后好评如潮,有希望锁定明年奥斯卡,也一跃成为很多人的年度期待大片。

  竞赛片中,欧洲作品占据主流,这也和威尼斯的“文艺片路线”不无关系。法国老导演博努瓦·雅克的作品《三心二意》将夏洛特·甘斯布和凯瑟琳·德纳芙两代戏骨招至麾下,一番演技大PK在所难免。同样是老将的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带着新片《邮差的白夜》亮相水城,这部有着诗意名字的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探索人性深处的孤单与隔离,是导演拿手的题材,最终也不辱使命地获得了最佳导演的银狮奖。法提赫·阿金联合六国制片的《切口》 ,光看阵势就来头不小,作为10年前的金熊得主,法提赫·阿金的三大电影节缘还算不浅,鉴于自己的移民身份,他多年来一直执著讲述着身份危机、文化冲突等宏大议题,加之注重电影的观赏性与情节性, 《切口》在威尼斯得到了不错的口碑,多段叙述杂而不乱。而法提赫·阿金的土耳其老乡卡昂·穆德西则带着处女作《锡瓦斯》前来,虽然这个导演籍籍无名,不过在对社会与政治暴力的探讨上令人印象深刻,并通过斗牛犬锡瓦斯的一生折射思考人性阴暗面。几个月前,初出茅庐的阿根廷小字辈达米安·斯兹弗隆的《荒蛮故事》惊艳戛纳的壮举还历历在目, 9月的威尼斯,又一位影坛新人获得了评委会特别奖的肯定。意大利本土作战的导演亦呈现扎堆的趋势,不过《饥饿的心》 《青春韶华》 《黑色灵魂》三片共同入围并没激起多少兴奋点,反而引来媒体“大佬不够佬,菜鸟来凑”的刻薄评价。事实证明这样的评价只是记者们毫无远见的妄语,意大利人萨维里奥·科斯坦佐的《饥饿的心》贡献了本届威尼斯最为精彩的表演段落,也成为同时包揽最佳男女主角的大赢家。去年凭借《杀戮演绎》名利双收的约书亚·奥本海默,用他第二部讲述印尼大屠杀的纪录片《沉默之像》获得评委会大奖,上届《罗马环城大道》以纪录片身份勇夺金狮的风光虽然没有再次重演,但创作团队敢于面对残酷历史,用生命拍电影的态度已然获得了人们最崇高的敬意。

  年过七旬却玩心不减的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最终问鼎金狮。他七年磨一剑的《寒枝雀静》延续其一贯的文艺高冷作风,在多少有些超现实的语境下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喜剧故事。正如电影副标题“对存在的反思”所提示的,作品着眼于对孤独的形而上思考,罗伊·安德森从被人遗忘的名画中寻得灵感,39个固定镜头组成的段落碎片式地串联起整部影片,两位推销员主人公如同现代版堂吉诃德与桑丘,穿行在梦境般的冷漠人情世故中。极简美学中蕴含的丰富的意蕴,让“罗伊·安德森制造”也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华语势力渐趋回暖

  威尼斯电影节前主席马克·穆勒是中国通,他在位期间影展和中国电影度过的漫长蜜月大家也有目共睹。阿尔伯托·巴巴拉接手电影节后,虽然在公开场合表态,声称无论如何“不会忽略中国电影市场” ,他之后种种急于开拓求新的姿态还是让人心中惴惴。好在今年威尼斯上华语电影的曝光率渐趋回升,来自华语世界的一部主竞赛影片、一部参展影片、一部闭幕影片、 3位评委的阵容颇为喜人,独立影片——忻钰坤的《殡棺》入围“影评人周” ,也足够中国前方报道团忙活一阵子的了。

  导演王小帅此前从未到过威尼斯,这部带着历史和年代印迹的《闯入者》闯入主竞赛单元,也算是打破了逐“狮”队伍中三年不见华语片踪影的现状,王小帅亦成为首位“集齐三大电影节”的第六代导演。

  早在开幕式当天,陈可辛便率领一众影星亮相红毯,为自己的参展片《亲爱的》做宣传。 《中国合伙人》之后,陈可辛在挖掘本土题材上高歌猛进,市场兴奋点抓得又准又狠, 《亲爱的》讲述寻找被拐卖儿童之路的种种痛苦与纠结,既映射社会当下现实的阴暗一面,又用亲子之情直击人性深处最柔弱的部分。明星们掏心掏肺的表演值得表扬,故事毫不留情地狠戳泪点,让威尼斯的观众们很是伤心了一番,也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可以预见《亲爱的》在国内正式上映的时候,又该是一番怎样的声势浩大。

  威尼斯的另一部重磅华语片非《黄金时代》莫属,香港导演许鞍华打造的时代大戏无论怎样都让人想先睹为快。作为曾经的威尼斯评委,许鞍华在水城的人气不低,更何况这次还兼任“地平线单元评委会主席”一职,工作量可想而知。 《黄金时代》的主角汤唯7年前主演的《色戒》 “擒狮”成功,大婚后的她应该很有心情在意大利度个小假。

  威尼斯电影节在一片不甚热闹的氛围下拉开了帷幕,虽然有人担心《鸟人》前期口碑爆棚预示着影展高开低走的趋势,但细细梳理每日看点,仍旧能发现不少小惊喜。随着竞赛单元的逐渐展开,威尼斯还的确在其他电影节的夹击下拾起了一些遗珠,更挖掘了不少珍宝,也希望今年令人不安的萧条只是新主席上任后转型期的阵痛,妩媚多姿的威尼斯影展能够展现的还有很多,被人记住的也不应当只有每年夏天丽都岛上比“狗仔队”还兴奋的蚊子军团。

电影节闭幕影片《黄金时代》海报别具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