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四个主要地理区域的划分,沿线遗产分布如下:
1 .中国中原地区
这一区域位于黄河中游河段肥沃的盆地,共含有12个遗产。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资源和温和的气候促进了农业社会的繁荣昌盛,形成了秦汉时期大一统的中国王朝,并支持了中国后续12个世纪的繁荣发展。
遗产反映了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0世纪期间中国帝王权力统治下的城市文化、佛教遗产、游牧少数民族文化、张骞出使西域这一重大的外交出访事件,以及为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御措施。由此反映出丝绸之路上独特的政治、商业和宗教派别的融合。
其中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元前2世纪-公元1世纪)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公元7 - 10世纪)
大雁塔小雁塔
兴教寺塔
彬县大佛寺石窟
张骞墓
汉魏洛阳城遗址(公元1 - 6世纪)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龙门石窟(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麦积山石窟2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平原地带,长900多公里,宽度为几公里至数百公里不等,是运输驼队从中国中原地区到天山山脉的必经之地。
河西走廊共包括5个遗产,主要位于戈壁大沙漠和祁连山北部绿洲地带。公元2世纪汉朝开始在此地建立军事农业殖民地,以促进该区域内部月氏族、乌孙族、匈奴族、藏族和维吾尔族等游牧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这些民族逐步定居下来。
这些遗产包括反映边远地区贸易财富的雕刻精美的石窟寺(是丝绸之路上最为华丽精美的部分) 、帮助旅行者穿越这些人口稀少地区的基础设施(要塞和灯塔等) 、为运输驼队提供饮食住宿的居所、沙漠地区旅行者和社区居民所需的复杂的农业灌溉系统。
其中包括:炳灵寺石窟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莫高窟(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玉门关
3 .天山山脉南北段
这些山脉是现在新疆地区河西走廊和古代西部地区之间的天然屏障,是定居民族和游牧民族间的交会处。北部有部分长城遗址以保护定居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边界,南部有绿洲定居地,南北山脉之间则有农业定居地和半游牧民族。
该部分所包含的5个遗产位于山脉之间、甘肃戈壁大沙漠南部边缘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
北部别失八里(北庭)城是干草原和东——西丝绸之路南北线路的交汇处。其他城镇和城市反映了游牧民族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所建立的国家/州,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丝绸之路贸易。佛教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北边缘一路传播过来,对其他宗教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中包括:高昌故城交河故城
克孜尔石窟
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烽燧北庭故城4 .七河地区
肥沃的草原、干草原、森林和伊塞克湖周边的高山,以及源于山顶的充足水资源为天山山脉西部边缘陆路地区提供了干净清洁的环境。农业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和城市几百年的繁荣,推动了萨卡人、乌孙、突厥人、伊朗人、契丹人、蒙古人和汉族等民族间的融合。
该地区所有遗产都为要塞。其中一些是大型城镇或城市,如碎叶城(阿克别西姆城址) 、八剌沙衮城(布拉纳)等。一些为小型贸易地点:塔尔加尔、阿克托别、库兰、 Ornek、Akyrtas、 Kostobe。Karamer - gen是古代lli河三角洲边防哨所要塞,有高耸的墙壁和塔楼,是现今中部哈萨克斯坦和东欧的中转地,并由此被认为是巴尔喀什走廊。
许多城市面积很大,如阿克别西姆城址(碎叶城)等建有100公顷的城堡和200公里长的城墙, Akyrtas城遗址保留有数座大型砂岩宫殿和商队驿站。这些都是游牧民族转变为定居农业和贸易的例证。一些城市有使用瓷管建造的水资源收集、灌溉系统以及水库。
这些遗产反映了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该地区七个主要的统治政权(白匈奴、柔然、西突厥、突骑施、葛逻禄、喀喇汗王朝、西辽)以及拜火教、摩尼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等东西方思想的影响。Kayalyk有一处摩尼教教堂遗迹。穆斯林突厥语国家东Kaganate首都城市八剌沙衮城(布拉纳遗产)是建于10 - 14世纪的完整规划的穆斯林中世纪城市,保留有一座24米高尖塔。
其中包括:开阿利克塔尔加尔
卡拉摩尔根遗址碎叶城(阿克别西姆城址)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产)新城(Krasnaya Rechka遗产)
阿克托别遗址库兰遗址奥尔内克遗址科斯托比遗址阿克亚塔斯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