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百花”绽放安徽
作者:本报记者 孟祥宁 驻安徽记者 程多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报讯(记者 孟祥宁 驻安徽记者 程多林) 从今年5月初“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拉开了“盛世百花”系列活动的帷幕,安徽省文联倾心推出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盛世百花”系列活动相继在安徽省各地举行。通过活动,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锻炼了队伍,服务了基层,同时,也出了精品和人才。“盛世百花”系列活动是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文联和安徽省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下,安徽省文艺界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特别组织的活动,是安徽省文联组织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重温《讲话》精神,勇于肩负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认真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具体举措。

  整个系列活动以展示安徽省文艺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基点,以弘扬爱国主义旋律为主题,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为目标,以讴歌安徽人民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建设的火热生活为主要内容,为建设美好安徽,营造和衷共济、奋力向上的良好氛围。 “盛世百花”活动从今年2月开始筹备, 5月初以“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拉开帷幕。系列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主要包括3大类、 17项内容,分别是展演、展示类的“盛世百花”专场文艺演出、 “知白守黑” ——张良勋、张学群书法作品展、 “起舞江淮” ——首届安徽省专业舞蹈大赛、安徽省优秀青年歌唱家演奏家音乐会、第十一届安徽书坛新人新作展、第十六届安徽戏曲“小梅花”大赛、2012安徽省青年美术作品展、第六届安徽省曲艺节,“皖江听涛”大型文艺采风创作活动、“皖、浙、苏”三省影视编剧采风创作活动、 “百名文艺家看亳州” ——大型文学采风创作活动、 “安徽作家茶乡行”文学采风创作活动、 “文艺规律”的再思考学术研讨、 “皖、浙、苏”三省影视编剧研修班、第三届安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文艺繁荣与书法艺术” ——全省书法创作座谈会、 “皖江听涛”文艺创作座谈会等活动。

  该系列活动相继在安徽省各地开展后,以其精彩的内容、精湛的演出和丰富的形式深深吸引和打动了广大观众,大家纷纷称赞:安徽省文联推出的“盛世百花”这一系列活动既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需要,也为进一步推动安徽文艺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多年来,安徽省文联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不仅开展了一系列惠民活动,而且在文艺作品生产和文艺人才培养上作出了许多具有开拓性的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文艺作品生产和文艺人才培养工作中,安徽省文联党组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形式新颖,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树立鲜明的创作导向。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切实加强对人民群众文化精神需要规律、文化产品生产规律的研究,在创作规划、创作主题的精选等方面为文艺家提出指导性意见。围绕打造“美好安徽,百花竞放”品牌,重点推出电视剧《徽骆驼》等反映安徽厚重历史和人文精神的文艺作品,歌曲《美好安徽》等培育新时期安徽精神、唱响科学发展主旋律、加速崛起最强音的文艺作品,长篇小说《淮水谣》等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反映人民群众思想道德风貌主流的文艺作品;长篇小说《大别山往事》等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作品。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营造优良的创作环境。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支持,对重大题材作品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促进各类资源向精品创作生产集聚。加大对文学的投入、尤其是对文学原创的投入,充分发挥广大作家的创作积极性和主流文学期刊的影响力。大力推进文艺创作生产市场化运作,把握创作选题和项目的立项、论证、评估、扶持和激励、评论等各个环节,并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依照市场法则进入文艺创作领域。建立安徽文艺家与全国文艺名刊、名编对接制度,推进文艺与现代科技、新媒体、企业的有效融合,催生、推介、营销优秀作品。着力打造“放歌江淮”送欢乐下基层、新徽派美术、皖军书法华夏行等一批知名文化品牌,用创新思维办好各类展演赛活动,使之成为文艺精品的孵化机、推进器。

  三是推进机制创新,有效激发创作活力。大力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推进风格流派、题材形式的创新,提高文艺作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入开展“文艺规律再思考”理论研讨活动,积极营造百家争鸣、和谐舒畅的创作氛围。进一步加强评论阵地建设,在《清明》 《安徽文学》 《诗歌月刊》等所属文艺期刊、安徽文联网站开办和拓展文艺评论专题、专栏,办好《文艺百家》 ,切实提高文艺评论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加强文艺评论家协会建设,精心组织“安徽文艺创新发展论坛” ,实行重点文艺创作跟踪评论制度,切实提高各类专题研讨、学术讲座的质量和水平。建立与全国各文艺家协会主办文艺奖项沟通交流机制,改进安徽社科文艺出版奖(文学类)评审规则,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度,使文艺评奖真正成为检验创作、推出精品、转化成果的重要调控手段。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集聚优秀创作人才。促进安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调配和培养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是当务之急。选调一批有实力有潜质的人才,并大力实施文艺皖军培育工程,强化社会责任,优化创作状态。开办安徽省中青年文艺评论家研修班、安徽省中青年作家研讨班、皖浙苏三省影视编剧研修班和安徽书法百千万人才工程、中日(安徽—高知)友好书法展等活动,把名家、大家“请进来” 、让安徽文艺人才“走出去” ,在交流对接中长见识、提素质、促创作。采取项目制、聘用制、合作制等多种方式,突破地域、身份、编制等限制,吸引延揽各文艺门类拔尖人才合力攻关、互利共赢。坚持和完善青年创作人才签约制度,将范围由文学扩展至美术、书法、音乐、戏剧、影视等各文艺门类。逐步形成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服务新机制,使文艺家的创作个性得以张扬、创作自由得以释放、创造性劳动得到尊重。

  对此,安徽省文联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庄保斌深有感触地说:“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力作,是文艺界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是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的核心任务,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必将有力有效地引领全省文艺工作者结合实际,与时代同行,为人民创作,在安徽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火热实践中贡献聪明和才智。安徽省文联一定忠实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以融入崛起、繁荣文艺、创作创优、交流交易为主线,通过引导、策划、组织、扶持和推动,让作品是硬道理、精品是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最美丽的风景,成为文艺和文联工作者的共识和追求,力争多出作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