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走路越宽》《亲吻祖国》《长调阿里郎》《火火的苗家年》《德钦弦子》《巴西古溜溜》《山歌唱出好兆头》《放羊汉唱起爬山调》《采茶舞曲》,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8月20日,由中国音协、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文联、青海广播电视台、互助县委、互助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天籁之音 回响高原”全国(青海)民歌展演闭幕式音乐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卡阳林区举办。
音乐会前举行了“天籁之音回响高原”全国(青海)民歌展演的表彰仪式。经过两轮的展演,民族组的孟和乌力吉、林姿娴,原生态组的阿力木江·阿不都克日木、邬光获得最佳演唱歌手,民族组的梁尤其、周彬、乔佳、庞诚言,原生态组的卡主取追、李洪官、扎西拉宗、斯琴毕力格获得最佳表演歌手,民族组的刘橙橙、李彦君、冯丽媛、柯映璇、贺小凡、拥江帆,原生态组的麦迪娜·阿不来提、吴廷翠、白东花、阿的伍卓、杨忠措毛、钟玉生获得最佳风采歌手。
民族组的选手周彬从8岁开始学艺,研究生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是河南省民歌九莲灯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9月她将继续在中国音乐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周彬在基层工作生活很多年,参加此次比赛,她感受深刻,在她看来,学院派的学习是必要的,基层的感受和真正的实地生活的经历也是必要的,“因为民歌最主要的功能是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有真切地扎根到基层,才能够真实地体会到这片土地上人民的所思所感所悟,才能唱出他们想听、愿意听的歌曲”。
原生态组的选手吴廷翠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苗族姑娘,出生于苗歌世家,听着长辈们的苗歌长大,她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族民歌省级传承人,还组建了一支全是同龄人的苗歌队伍,吴廷翠也分享了此次展演的感受,她说:“原生态民歌展演的机会并不多,这次展演能够让热爱原生态民歌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感受到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在对自己原生态民歌的创作、整理和挖掘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苗族民歌的整理和改编的思考。”
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选手阿的伍卓在两轮展演中演唱了4首歌曲,分别是云南花腰彝族民歌《天上雾腾腾》、凉山彝族民歌《古嫫阿芝》、泸沽湖摩梭民歌《阿竹喂》和彝族创作民歌《祈福》,有从小听奶奶、外婆唱到大的歌曲,也有两种风格不同的彝族歌曲。阿的伍卓介绍,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她从出生就开始接触民歌了,从小就特别喜欢唱歌。这次展演中感受到各民族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歌手进行交流,收获很多。
民族组选手冯丽媛去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毕业,现在是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民族声乐的一名教师,她分享了自己与民歌的奇妙缘分。“家里人说我小时候特别爱哭,有一次我哭得停不下来,妈妈打开电视机,正好在唱民歌,听到后我马上就不哭了,后来就开始学习唱歌。这次也很开心能够把自己家乡风格的民歌带给大家。”冯丽媛说。
民族组评委会主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音协主席刘辉在观看展演后感受很深,他认为,民族组36位选手的演唱都非常精彩,每位选手都有自己独到的特色和特点。在选曲以及演唱的认识上,选手要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声乐观,表达作品的技巧、展示歌唱的方法只是声乐舞台的一部分。一个全面的歌唱家还要有味、有字、有情、有声,要追求深厚的文化和艺术修养。不要单纯地追求声音高,而忽略了歌唱艺术的整体表现。
原生态组评委会主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原团长牟炫甫在观看原生态组选手的展演后,内心非常感动。“原生态组的演唱风格性强,很有吸引力,有些选手在唱歌的时候非常忘我,发自内心流露出的真情实感非常打动人。唱歌是一门主客观统一的艺术,这次展演为选手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要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表现统一起来,在互相学习和互相借鉴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牟炫甫说。
原生态组评委会委员、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说:“在这次展演中能够感受到大家对民歌无比的热爱,也能够看出大家在中国传统音乐领域当中,从传统声乐到民族声乐再到中国声乐一步步地进行着尝试和努力,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