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艺谱写中华文明的时代华章
——记第15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冉丹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6月26日至27日,第15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立足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国际传播”为主题,聚焦“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与当代文艺的审美表达”“全媒体时代中华文艺的创新与传播”等话题,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国际传播、中华美学精神、当代艺术实践等进行深入探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传播建言献策,达成广泛共识。

  探寻文化自信之因

  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表示,典型及典型化是百余年来现代中国文艺和文艺理论的突出特性之一。从近年来《人世间》《觉醒年代》《山海情》等文艺作品中的一个个艺术典型来看,当前中国文艺正在继续自身的艺术典型化进程。他介绍,典型范畴最初来自西方,其从西方到中国的跨文化理论旅行表明,恰是中华文明以自身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去加以接引和涵濡,使之逐步成为中国化的产物,而这种艺术创造将会有力地助推中国文艺的精品或高峰筑就进程。

  “就当代文艺而言,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形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深刻阐述了艺术与文明的关系。“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高度。用世界性的眼光审视中华文明,用人类文明的高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实质,这是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明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最重要的理论指引和思想启迪。”向云驹谈道。

  立足于美育教育者与文艺创作者的双重身份,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肖向荣从东方“和而不同”的传统理念出发,分析了其在当代表达中的实践与价值,并提出通向整体艺术的当代美育观。“‘和而不同’的东方文化,从几千年前延续至今,既具备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更体现出开放性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宽容精神,是中国美育教育的源头和精神内核所在。”肖向荣说:“当代‘大美育’的指向下,纵观中西美育的‘大家’思想,正是一种‘和而不同’理念的殊途同归。当下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跨越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全球观的指引。”

  “中华传统艺术是在发挥创造性的历程中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是让‘过去性’和‘现存性’统一起来构成的艺术传统。而创新是无法脱离传统的,或对传统的创造性应用,或在对传统反思的基础上出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廷信如是说。如何传承才能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他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广泛深入持续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保持传统的经典面貌,让传统以创造性的姿态融入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为民众创造独特的体验方式,大力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建构。

  科艺融合视域下的当代文化表达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提供了切实的路径。“创新”既是科技与文化的共通之处,也是新时代的精神谱系。论坛期间,故宫博物院和澳门科学馆合作的《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展正在通过新技术、新手段讲述着紫禁城中发生在养心殿的故事。“当科技越是发达,呈现出主导世界的趋势时,人类寻求精神原乡的需求就越迫切。”澳门科学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文联全委穆欣欣以主题数字展为例谈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数字文明、数字产业、数字世界植入人文元素提供文化养分,而科技的介入使大众和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从展览中我们看到科技在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方面的无限可能,数字技术产业发展也亟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来助推。”

  自2022年11月OpenAI发布ChatGPT后,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产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台湾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学系兼任教授齐隆壬通过梳理当今AI发展趋势和现象,探讨建立中华视觉文化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文心一格、“墨池”、ARTI  Designer  XL等AIGC平台及《龙门》《西游记·猴王问世》《诗路人生·李白》等AIGC作品的诞生,为两者的深度融合提供开创性范例。他认为,倘若建立多元和众多的中华视觉文化和艺术的数据库,对推动和推广中华视觉文化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深度融合必有成效。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看来,数智时代的到来也因其依赖技术进行审美的特点衍生出碎片化审美和被动审美问题,从而影响当代文艺的审美表达。这一困境应该如何应对?张晶表示,在数智时代,重视中华文明的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的传统,可以解除碎片化媒介环境带来的审美主体弱化和被动审美等问题。他认为,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极大地强调了“人”作为主体的审美感受或审美态度的重要作用,对于考察美与艺术的欣赏创造和审美主体关系的问题对于当下数智时代的艺术创造具有十分宝贵的启示意义。

  拓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阈

  网络文学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国际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与中国价值亦随之广泛传播至国际舞台。“网络文学在国际传播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其核心动力源自中华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中国网络文学独特的创作机制。”晋江文学城总裁刘旭东说:“如何进一步发挥网络文学在文化传承发展和国际传播中的作用?首先,需确保作品储备的丰富性;其次,应积极推动作品向其他艺术形式的转化,打破观众群体限制,使其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产品;同时,还需事先深入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受众对网络文学类型的偏好,以进行针对性的运营策略制定。”

  近年来,以国宝文物《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背景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表现东坡精神为主题的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等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在海内外反响热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以“影响力先行”的方式持续开拓海外市场。诚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所言,文化“出海”,内容是根本,渠道要畅通。新的历史机遇下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期待聆听新的中国故事,了解一个真实、开放、包容、立体的中国。

  “中西文化要想真正做到交流,需要双方都了解彼此的文化。”香港表演艺术博览会国际顾问何嘉坤从其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发现,由于中西方审美的差异,中国文化要走向国际,需要一个出口,需思考如何引导尚未和中国文化审美接触过的其他国家来了解中国文化、探索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与传播。台湾吴兆南相声剧艺社团长、相声表演艺术家刘增锴也有同样的思考,他以小见大,谈及中华美学的一大特色—— “留白”,这种触及绘画、建筑、音乐、文学、戏剧、曲艺等各个门类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在传统中国文人的日常生活和审美中。刘增锴认为,“留白”所体现的深层核心是中国传统的阴阳辩证和虚实相生,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需要更高层面的“知音”去感受和理解,也因此使中国艺术国际化受到影响,希望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今天,寻求更多方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其核心在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中国与葡语国家在数百年的文化互动相生中诞生了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西方文化的澳门多元文化,澳门也因此成为承担‘文化协调’功能的区域。”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钟怡表示,不久前,澳门正式当选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和深合区实现第一阶段发展目标之年,澳门文化界将凝聚澳门艺术界,持续发挥中西文化荟萃、国际交流广泛的优势,努力做好传播中华文化的先行者、创新者、实践者,为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地”贡献独有的“澳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