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论坛》40年磨一剑
栏目:特别关注
作者: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重要的论文大多在《民间文化论坛》发表,这里是我进行理论探索的主要阵地,在我心目中,《论坛》就是民间文艺研究领域最顶级的刊物!对于它,我永远怀抱感恩的心。”现年90岁的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用饱含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对于《民间文化论坛》(以下简称《论坛》)的感激之情。

  “感恩”,不只是老一辈民间文艺研究者对于《论坛》的告白。在5月9日举办的“回顾与展望:《民间文化论坛》创刊40周年座谈会”上,近百位老中青三代民间文艺专家齐聚一堂,深情讲述了《论坛》对于自己学术之路的“见证”与影响,他们的讲述道出了《民间文化论坛》——这一当下民间文艺领域重要刊物的成功密码……

  “我的处女作就发表在《论坛》上”

  说起自己与《民间文化论坛》的关系,与“感激”“感恩”同频率出现的是一句话:“我的处女作就发表在《论坛》上”。

  “我的民俗学研究处女作就发表在《论坛》上,当时我还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能在《论坛》上发表文章,对我后来进入研究领域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山大学教授王霄冰称自己是“跟《论坛》一起成长起来的60后民俗学者”,《论坛》见证了她的学术之路。“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论坛》上,那时我在读硕士,完成的第一篇项目论文就投给了《论坛》。”上海大学教授黄景春表示,《论坛》培育了很多新人,现在知名的民间文艺专家大多都是在《论坛》的提携下成长起来的……

  今年70岁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叶舒宪还记得自己与《论坛》结缘时的场景。那是在1986年前后,30出头的叶舒宪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没多久,他因开会暂住北京,偶然认识了《论坛》的编辑。他将随身带着的会议论文给编辑看,问能不能在《论坛》上发,编辑留下了论文。令叶舒宪没想到的是,这篇名为《英雄与太阳——〈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原型结构与象征思维》的文章发表在1986年2月出版的《论坛》上,论文前还加了编者按。这段“编者的话”写道,叶舒宪的论文“把目前我国神话、史诗界把对新方法的探索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说说的状况,大为推进了……通过他的论述,使我们在方法论的认识上,打开了一扇窗子,也进了一步”。《论坛》编辑的肯定,让叶舒宪感动:“‘感恩’,只能用这个词来表达心情。一个素不相识的30多岁的毛头小伙,拿了一篇油印论文就发在这么重要的刊物上,还被加上编者按着重推荐。我不敢说自己是千里马,但确实是《论坛》发现了我。”

  “对刚进入学术领域的青年人来说,《论坛》像师长,一路提携我们成长;而对于走在学术之路上的中生代和老一辈学人来说,《论坛》又像是亲密的伙伴,一路陪伴,坚定支持学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郭翠潇表示,《论坛》始终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为学术“新手”提供丰富的资源、机会和有力的支撑。与很多学者一样,郭翠潇在学术期刊上登载的第一篇论文也是发表在《论坛》上。

  “提携青年学者,是所有学术期刊题中应有之义。《论坛》前辈编辑们发掘了那么多青年学者,发表了那么多重要的文章,这是《论坛》创刊40年来最值得夸赞的成就之一。它也激励着我们更加坚定地扶持青年学者,支持所有学人在民间文艺研究领域做出更为深入的探索。”《民间文化论坛》执行主编冯莉介绍,未来,《论坛》将“把青年学者推向国际舞台”作为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将国内中青年研究者的优秀文章推荐给国外的期刊,“这一计划目前已在洽谈和推进中”。

  期刊应引领学术发展方向

  在致力于提携、团结和引领民间文艺学人的同时,《论坛》也一直在引领着民间文艺学术研究的方向。《论坛》创刊40年来,刊发民间文学、民俗学、民间艺术和非遗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近4000篇,其中有很多具有独创性和思想性的论文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学界的充分认可。

  “《论坛》的40年,不仅是一部学术刊物的成长史、发展史,更是中国民间文化相关学科建设发展、研究队伍传承接续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民间文化学术思想演进的缩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表示,《论坛》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关注生活”的学术视野、坚持“田野作业”的研究方法、坚持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话语的核心内涵。

  “《论坛》自20世纪80年代初创刊就注重引领民间文艺学术领域的发展趋向,特别是民间文学研究的趋向。长期以来,由于学科归属问题,民间文学研究转向以民俗学、社会学乃至人类学为主要取向,而重要的文学研究取向则趋向衰弱;但《论坛》一直注重民间文学的文学研究取向。”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毛巧晖表示,其实,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与文学领域更为契合,《论坛》一直在坚持、引领着民间文学的正确研究方向。“今年,民间文学列入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这为民间文学研究及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当下,《论坛》依然是民间文学研究成果刊发的重要阵地,也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学术平台。”毛巧晖说。

  不过,毛巧晖也认为,近十年来,《论坛》“民间文学”栏目刊发的文章多以个案研究为主,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文章、对民间文学本土特色文类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建设进行研究的文章还比较少。“这是民俗学类、民间文学类期刊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展开,《论坛》一定会改善薄弱之处,推动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学理论体系的建设。”

  《民间文化论坛》主编黄涛同样提到了当今民间文艺类期刊“理论创新文章发表相对较少”的问题。他介绍,《论坛》将主动推动解决这一问题,“过去的文章比较重视资料积累,未来,我们在注重这一方向的同时,也将更多关注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比如现代语境下民俗学基本理论与研究取向的革新等的研究”。另外,黄涛也提到,《论坛》未来将更多关注有利于国计民生、具有重大选题意义的稿子,“从民间文艺的视角,切实推动国家文化建设,助力文化高质量发展”。

  “40年再出发,我们有一个更高的目标:打造一本国际名刊,展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的学术实力,也把更多中国学者推向世界。”冯莉透露,《论坛》将推动建立一个民间文艺学界期刊联盟,不同期刊“各美其美”,在坚持各自办刊方向和风格特征的基础上,一起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