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举办——
让城市留下记忆 让文化走进心灵
栏目:特别报道
作者: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日前,中宣部牵头组织的“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省苏州市启动。此次主题宣传活动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围绕文物古迹发现、名城名镇古村古街保护、文化旅游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文明交流互鉴等内容,设置“考古中国”“探访中国”“游历中国”“非遗中国”“开放中国”等重点篇章,多维度立体式报道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和美好精神追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展示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在活动期间举办的“文化中国行”主题沙龙活动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傅瀚霄、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罗娟就名城名镇古村古街保护、文旅热、文博热等与本次活动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展开深度交流。

  苏州古城保护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位于苏州古城东北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现存整体布局与宋代《平江图》基本一致,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城风貌,至今演绎着原汁原味的姑苏市井生活风情。总结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功经验,杨保军认为,保护其空间的整体性与时间的连续性非常重要。杨保军介绍,中国人营城时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整体观,城市建设和整个环境、整个天地一起考虑。古人营城时有三个圈:第一个圈是身之所处,城墙以里的街巷、建筑;第二个圈是行之所达,包括城市周围的山水,像苏州的寒山寺、虎丘,是日常休闲、交友的去处;第三个圈是目之所及,站在城头四望之处,那些山水是塑造小环境小气候的。望山见水,这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精神。只有这三重同时考虑,才能营造一个完整的城市。“掌握了这一点,再去看城市,就不能光看局部。”杨保军表示,保护一座城市,不仅仅是看城里的建筑街道,还要看周围的环境,同时要注意到时间的连续性,能看到岁月的留痕,触摸到城市成长的年轮。从这一点看,“苏州的整体保护是独一无二的,其成功经验弥足珍贵”。

  2023年以来,国内旅游热屡创新高,文旅热潮不断袭来,如何看待文旅网红城市的不断涌现?如何能将文旅“流量”变为“留量”?分析其中的原因,傅瀚霄表示,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家青睐,很关键的一点在于这些城市的自身特色,地方政府能将特色转化为优势。比如哈尔滨被誉为“东方莫斯科”,淄博有齐文化特点,天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地方政府能很好地结合地方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制造旅游的重要吸引点。接下来,如何让一个城市的文旅做到“长红”,把“流量”变“留量”?傅瀚霄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一是做好统筹规划,统筹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做好项目安排、项目落地;二是要有丰富的产品,现在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断涌现,能不能给老百姓提供优质丰富的旅游产品至关重要;三要提升服务,既体现在对游客的细致、暖心上,也体现在对行业、企业的关心上,最终真正把游客留下来,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四要营造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及时发现并处理有悖于市场正常秩序的案例或现象。

  与旅游热同步,文博热也成为近年来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谈及这一现象,罗娟认为这是一种“成长的烦恼”。她介绍,当前中国的博物馆在很多方面在全世界是领先的,比如博物馆的数量,目前总量有6000多家,其中大概有5900家免费开放,约占90%。进博物馆的观众多了,问题肯定会相应增加。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预约难、参观难的问题?罗娟认为,首先是博物馆发展不均,6000多家博物馆中一级博物馆204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加起来大概有1000家,这些博物馆是大多数观众都愿意去的热门场馆。但是跟这些热门博物馆相比,全国有1/3的博物馆每年观众不超过1万人,这也反映了我国博物馆发展不均衡的情况。第二个原因是精细化管理还不够,有些预约手段还比较单一。第三是需要协同化治理。预约难问题的出现,也是因为一些第三方机构,甚至是黄牛党恶意囤票倒票,需文旅部门协同其他部门一同治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后续我们会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强预约精细化服务,包括错峰开放博物馆,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等,通过多种方式让观众满满意意来、开开心心走。”罗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