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新”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全国第三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览、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览、全国第九届篆刻作品展览、全国第三届老年书法作品展览以及“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书协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立足‘全国书协一盘棋’的工作理念,力图以主题大展服务大局、以古绎今,以届展正本清源、引领创作。”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说。
中国书协近日在京举办“现象、问题与展望——2023年度书法展览的创作动向”学术工坊。与会专家、书家就“艺文兼备:形式制约、同质化与内容的拓展”“与古为新:临摹的界点”“印宗秦汉:形式化倾向的思辨”和“主题性创作:经典意识与当代立场”4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客观分析现状和问题,系统梳理书法发展的当代阶段性特征,厘清一些困扰书法界的模糊认识,解决一些影响书法事业发展的问题。
艺文兼备 与古为新
当今书法创作有两种尴尬现象,一个是形制化,一个是同质化。书家代表王学岭认为,形制化、僵化的作品好比是新型临摹,把古人名卷的形式机械照搬,盲目叠加正文、跋尾、字画、钤印;同质化的作品虽然未必幅制相同,但其谋篇的疏密分配和布白、笔法的浓淡映带和枯润、风格的潇洒雍容或是寂静,十分雷同。
如何破解这样的尴尬?近年来,中国书协坚持倡导“艺文兼备”,强调文墨相兼,重视书家文化素养的养成。书家代表李一认为,书法艺术以汉字书写为依托,优秀的书法作品具有内容与形式双美的复合意义,形式因内容而增加艺术性的厚度,内容因书写的艺术性加持而更呈现其含义,作品整体意义上的丰富性,既超越形式,又超越内容。
书家代表李屹在“与古为新”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中临写的碑迹为《冯师英墓志》。他将自己的学书道路形容为“去老实地靠近”:“从每一个入笔、每一个收笔、每一个转折、每一个轻重、每一个空间、每一个穿插、每一个布局、每一个对比去观察,去学习,去尝试,不断地对照再去纠错。”临帖的最高标准是什么?是“像”吗?在书家代表解小青那里,答案是否定的。她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临摹手段越来越丰富,“临帖,不在于时间和数量,最重要的是‘精准’。须从汉字造型方面建立科学、精准的观察方法,须抓住汉字造型中透露出的‘正向特征’”。
“把艺术自身的法度与社会人文相融通可谓艺术家创作之毕生追求。”中国书协副主席张继强调,在书法学习与创作的过程中,机械的思维模式与照搬手段都是行不通的。一定要“与古为新”,要在认知深、理解新、运用真的前提下靠感性、靠悟性、靠灵性达到“化境”,从而由“技”而入“道”。
印宗秦汉 当代立场
新时期的篆刻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也面临比如传统的失落、取法单一等问题。为什么要提倡“印宗秦汉”呢?《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朱培尔强调,“印宗秦汉”是一种理念,“秦汉”不是专指秦朝、汉朝,战国古玺也是“印宗秦汉”的重要组成。他总结了篆刻创作的主要方向——“印宗秦汉”“印从书出”“印从刀出”和“印外求印”等,“篆刻艺术的发展向何处去,取决于对多种创作理念的圆融与贯通,比如高凤翰、丁敬、邓石如、黄牧甫、吴昌硕等人,除了‘印从书出’‘印宗秦汉’以外,他们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融入了自己对于篆刻艺术在那个时代的表达”。
全国第九届篆刻作品展览以“印宗秦汉”作为主题,具有开创性、开拓性。书家代表刘洪洋认为,此次展览融入了“以古为徒、化古为我”的新思考,体现了对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自信。但与此同时,当代篆刻艺术在创作理念、风格、取法上仍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值得警惕。比如,创作动机出现“功利化、短视化”倾向,创作风格出现“趋同化、工艺化”倾向,创作取法出现“单一化、模式化”倾向等。
“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在去年赢得了行业内外的赞誉,此次大展带来了哪些可贵的启示?中国书协副主席叶培贵梳理了几点:“从理论的层面上,有没有发现‘重写书法史’的重大切入点?”“回到策展逻辑,宏观上说,我们要怎么回应这个时代?怎么让书法成为时代真正的一部分?”“展览成效如何才能作用到书坛所有作者,使大家共享展览成效带来的价值,从而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使书法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发展大局中来?”
身处“展览时代”,正如《中国书法》杂志原主编、郑州大学教授李刚田所说,“经过40年探索发展的当代书法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回归到古代文人书法的模式之中,时代的新变铸成了书法的新变”。而不变的是书法之于中国文明的意义。“中国书法在中国文明体系中,不仅仅具有纯粹的艺术创作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更多的作用是继承传统文化。”海外汉学学者毕罗说。
“书法能传达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书法能象征人的胸襟品格、展现人的精神风貌……”吉林大学教授丛文俊认为,当代书法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可以从字如其人的角度总结归纳,只有跳出功利性的域囿,才有可能使书法正本清源。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