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
栏目:新闻特写
作者:王琼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束沛德、谢冕、陆天明、刘庆邦分享“文学初心与传承”——

“文学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

  “现在出版、发表的机会比以前多了,作家更要沉淀下来,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学初心。”10月29日,92岁的儿童文学评论家束沛德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文学初心与传承”分享会上这样说。

  本次活动是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在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主持下,45位中国作协新会员代表来到现场,聆听束沛德、谢冕、陆天明、刘庆邦四位文学前辈的分享,并进行深入交流。

  束沛德透露,虽然他小时候就发表过小小说,但最初的梦想并不是当作家,而是成为一名记者,因此大学读了新闻专业。在复旦大学读书期间,他选修了唐弢先生的现代散文和批评课程,也由此开启了自己的散文创作和文学评论之路。1956年和1957年,束沛德先后在《文艺报》上发表了《幻想也要以真实为基础》和《情趣从何而来?》两篇文章,正式走上儿童文学评论之路。束沛德非常认同巴金先生说的“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他表示,儿童文学能够陶冶儿童心灵,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尤其要真诚,要把人性的善良、美好表现出来,“心中要有儿童,创作要保持赤子之心”。

  “在我人生比较痛苦、艰难的阶段,文学给了我最大的慰藉。”文学评论家谢冕回顾自己的文学经历,提到了沉浸于古典诗歌中的青少年时代。尽管后来他没有成为一名作家或诗人,但是诗歌批评事业依然将他和文学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评论文章,写作的人手中的笔都是神圣的,写作者永远要有敬畏之心,要竭诚对待笔下的每一个字。”谢冕表示,文学带给人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在文学的世界中,人们能够创造无限的美好,并由此激励自己在现实世界更积极地生活,“文学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一切”。

  “马拉松运动员,最难的时候就是跑到32公里的地方,文学创作也是一样。”1984年就成为中国作协会员的老作家陆天明感叹,绝大多数作家都会遇到灵感的枯竭期、创作的瓶颈处,因此,一定要时刻思考“为谁写作”的问题,要谨记人民和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文学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创作也可能遇上歧途,面对各种诱惑,作家要时刻清醒和警惕,要知道自己的创作和人生都是一场马拉松,挨过最迷茫的时候,创作就会焕发新生,自己也能找准方向,写出更多的好作品。”陆天明说。

  在分享过程中,刘庆邦直言自己“很幸运”,他创作的300多篇短篇小说基本都发表了,没有“废篇”。刘庆邦介绍,短篇小说是他最钟爱的类型,“更近乎于诗歌,有着极其纯粹的文学性”。1970年,刘庆邦刚参加工作,在煤矿局当工人,但不想只做体力劳动,还想有精神生活,便开始了短篇小说创作,第一篇小说《棉纱白生生》便是送给女朋友的。刘庆邦回忆,这篇小说写完便尘封了,直到1977年,各地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办了起来,他想起这篇小说,就将它投给了《郑州文艺》,小说终于正式发表。刘庆邦感叹:“那个时候写作不图名利,动力是什么?一句话,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