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协、黑龙江省文联举办“我们的节日——黑龙江省农民丰收节节庆活动及民俗研讨会”
以特色民俗文化助力农民“大丰收”
轰隆隆的马达声响起,黑龙江无垠的沃野上,一幅幅丰收画卷正在徐徐展开……9月23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天,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省集中开镰仪式在黑龙江省抚远市正式启动,当地农民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庆丰收,共同表达节日的喜悦心情。
为全面呈现广大民众庆祝丰收、共享喜悦的欢乐氛围,9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民协、黑龙江省文联主办,黑龙江省民协、抚远市委宣传部、佳木斯市文联承办的“我们的节日——黑龙江省农民丰收节节庆活动及民俗研讨会”活动在抚远市举办。中国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民协主席郭崇林,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倩,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王广等有关方面负责人,陈连山、王卫华、杨杰宏、詹娜等专家学者出席相关活动。
在丰收节当日于黑瞎子岛镇东安村现代农业示范区举办的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主会场庆祝活动中,富有赫哲族风情的丰收节庆表演《赫哲渔歌》上演。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是赫哲族民众的聚居地,当地赫哲渔民举办祭江、开网、冬捕等祭祀祈福仪式,彰显了赫哲族捕渔文化和原生态渔业习俗的魅力。丰收节期间,当地赫哲族民众也将民族特色文化带到了集市之中,鱼、蟹等各种各样的“河鲜”,独具特色的鱼皮工艺画,种种带着赫哲族基因的农产品、手工艺品摆上摊位,引来游客流连其中。“当地民众参与到丰收节集市之中,既有利于带动经济发展,对赫哲族文化的推广、增进赫哲族民众的文化认同也都大有助益。”集市中,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院长詹娜被赫哲族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吸引,她感叹道:“在抚远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赫哲族文化是可以充分借力的一个品牌。”
“多年来,在政府和民众的合力推动下,赫哲族围绕文化旅游,深挖特色民族元素和文化内涵,为当地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佳木斯市民协主席吕品特别介绍了赫哲族传统节日河灯节的盛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人会在江畔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求族人平安、渔猎丰收。河灯节已成为当地的文化标识之一。
在24日上午由中国民协、黑龙江省文联主办的“地方民族节庆文化赋能社会经济创新发展——我们的节日·东极文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对抚远市丰收节节庆活动、赫哲族民俗文化的考察、调研,围绕地方节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地方民俗节庆文化产业化、以节庆赋能区域社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节庆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日常生活文化,承载了乡村民众的群体记忆与价值观念,既是地域文化的标识,亦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追求。”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卫华认为,以节庆元素促进文化振兴,以节庆品牌效应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有力动能,建立一种特色综合体验式的旅游模式,建立起节庆产品产业链,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振兴的重要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杰宏同样认为,在赋能社会经济创新发展方面,地方民俗节庆文化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加强社区或族群的凝聚力。但他同样指出,当下很多地方民俗节庆文化产业化发展存在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需要在制订科学规划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资源融合、推动创新发展、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品牌建设方面下功夫。
“丰收节所涵盖的意旨,不只在于田地中、河畔及海边的收成,更在于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大丰收’。”郭崇林表示,政府、民众及社会各参与主体应继续以合力推动,促进地域和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互通互融,为农民增收开拓更为宽广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