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累计触达受众5.72亿人次,新媒体用户规模占15.92%,15岁至44岁的年轻观众占37.94%……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和中国书协共同策划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以下简称《大会》)喜获高收视率的同时,亦获得各界赞誉,网友也纷纷留言打卡:“这个节目弘扬了传统文化”“找到了打开书法的新方式”“期待下一季的开播”……
《大会》以中国书法发展源流为主线,聚焦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18件(组)碑帖作品,分为6集,每集节目不但有经典碑帖的展示、多样化的情景演绎,讲解作品背后的历史和动人的故事,将古老艺术与时代精神结合,将文化性与趣味性结合。每集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30位书友齐聚一堂,当场临摹、当场创作,专家当场导赏点评。在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看来:“这种当代化的表达拓宽了书法传承的视角,探索了全新的展现方式,营造了全民热爱书法的热潮。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和源远流长的汉字发展史娓娓道来,给了观众很多惊喜。”
呈现何样书法,如何呈现书法?
千百年来,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书写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对于《大会》的制作,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认为:“深入挖掘经典内涵,可以更好发挥书法美育价值。研究好、展示好、传播好这些经典作品,是提升大众审美素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节目既要发挥文字历史教育功能,也要担负起书法审美普及的重任。”
古有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后有《史晨碑》《张迁碑》等诸多记录历史事件的碑刻,又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咏出了“信可乐也”之人生畅快……面对发展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文化,面对一代代书法家留下的震撼人心、流传千古的经典名作,《大会》导演李逸明感慨:“对主创团队而言,如何从成百上千的书法作品中选出最具权威性、艺术性,并且最符合《大会》节目立意的珍品,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节目制作期间,导演组和书法专家们通力合作,反复推敲内容,逐步推导方案。在一年多的策划制作中,节目主创人员专程拜访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等多位书法界大家。虽然有专业书法家的指导,但是仍有诸多问题难以抉择,“即便面对同一件作品,专家们也会有不同的意见,这就需要主创团队依靠自身的经验与专业做判断、做取舍,选出那些既能被观众感知、引起情感共鸣,又能让现代人理解和体会书法之美,感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作品”,李逸明说。
经过多方琢磨、推敲,《大会》最终确定了《泰山刻石》《兰亭集序》《书谱》《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18件(组)碑帖作品,并以“经典赏读+互动答题+现场书写”三个环节作为节目主体形式,回归书法本体,体现书法特色。
为什么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那么“绝”?“因为他(唐太宗)亲自发现了这眼泉水,这也是唐代初期一个非常重要的‘祥瑞’,再者,楷书到了唐朝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九成宫醴泉铭》作为‘皇家出品’,所以欧阳询笔下的《九成宫醴泉铭》是时代集大成者,无以复加。”《自叙帖》是什么?“《自叙帖》就是一个‘点赞集’,虽然怀素说,你们夸我的事,我愧不敢当(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但是全文大篇幅记录了这个人这么夸‘我’,那个人那么夸‘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等专家对经典作品深入浅出又诙谐幽默的解说,不禁让观众陡增对书法的兴趣。
在经典赏读环节,《大会》每集邀请两位书法嘉宾、一位文化嘉宾,从经典作品相关时代背景知识和审美普及两个方面进行讲解。邱振中认为:“《大会》把经典赏读范围扩展到书法周边知识,用直观的画面和通俗的语言把当代书法研究成果传递给观众,提升了节目的学术品位和观赏性,满足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期待。”参与录制的现场书友、高速公路交通执法员邹家武对此深有感触:“《大会》是一档普及和推广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节目,追溯中国文字的发展脉络,并对学习要领进行剖析讲解,给书法学习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启发和参考。”
除了嘉宾讲解,“互动答题”环节更是对书法知识的普及大大助力了一把——节目设置了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用“篆书连连看”“找不同”等游戏方式与古老的书法艺术相结合。参与录制的现场书友、华东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韩潇艺认为:“答题题目设置专业且有趣,题目甚至对书写材料和工具也有涉及,非常全面,既给观众以书法形、神的美感体验,又能普及书法史论知识,感受古人的智慧。我想,‘互动答题’环节也是在向大众、书法工作者和爱好者传达要注重提升艺文兼备这一核心素养的观念。”
对于《大会》对书法作品的选择和展示形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认为:“《大会》选取的经典名作以书法之‘艺’承载中国之‘道’,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观众阐释了书法器物、碑帖背后的中国道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审美形态。《大会》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和展示,还原了中国书法的历史本真和艺术本质,着力表达‘书’以载道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提升了大众对中国书法的认知层次。”
书写精彩,不只一面
在此季节目中,每一集节目的开头,现场30位书友一起书写了“福”“和而不同”等词语,在每一件(组)碑帖作品“互动答题”后,会一起临写对应的作品。面对这些书写场景,如何通过镜头语言把书法的书写之美呈现出来?做好这一工作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正如《大会》导演李怡雯认为:“书写拍摄不仅仅是把这个字拍下来,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能够显示出这个字的神韵,比如拍篆书,要能表现出它的古朴;拍行书,要能表现出流畅潇洒的特点。”为了拍好这一部分,李怡雯认为:“我们首先要做到对书法作品本身非常了解。筹备期间,节目导演组组织了多次集体学习,我们自己也去买不同的字帖,包括高清放大的,去欣赏和体会字的细节。此外,我们自己也开始练习书法,力求对所拍摄的作品风格、内容把握到位,把最能凸显某位书家的字、笔画捕捉到。”只了解了书法字体是不够的,还要了解写书法的人,这就要求导演组要熟悉现场30位书友每人所擅长的书体、最拿手的字,才能捕捉到最精彩的镜头。参与现场录制的书友、上海图书馆馆员邓永吉回忆说:“节目中我所书写的作品里面有一个字,写法不常见,加之笔画相连,容易引起歧义。为此,导演组多次和我联系沟通,在我提供了古代书家作品中有此写法的证据后,才得以通过。这种对观者的尊重和对书法文化的敬畏让我钦佩之至。”
“《大会》的最大特色是书写,这也是区别于其他节目的最大亮点。”《大会》总导演王珊说,节目组力求将书写融入各个环节,将一切可写的元素,都用书法体现出来。节目片名就是由孙晓云题写,中国书协副主席王丹治印。除此之外,观众可以看到,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代,配合不同的书法作品,节目中字幕书法字体是不同的且使用的并非是寻常的电脑字体。书法字幕的使用,得益于中国书协历年来对书法和数字化的探索积累,李昕介绍:“此前,由中国文联、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指导,中国书协、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参与建设的‘中华精品字库工程’,将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开发成计算机字库,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应用,字库中的字体设计强调在保留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体现其神韵。经过匠心设计的字体,不仅维护了汉字书写的规范性,更有利于引导大众审美,进一步增进历史文化认同。”《大会》字幕使用的便是“中华精品字库工程”中的书法字体,“目的是,在保证字幕基本识读功能的同时,推动文字书写审美‘飞入寻常百姓家’”,李昕说。
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而印章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书法节目中不可忽略的要点。节目组从历代经典书法作品的落款钤印中汲取灵感,从古代著名碑帖中集字制作成“名家点赞章”,赋予当下生活中的情绪表达,作为知识问答环节答题正确的奖励,如李斯的“可”、王羲之的“独具慧眼”、毛泽东的“胜”等皆在其列。据导演组介绍,节目共研发了45款印章。对于“名家点赞章”的灵感来源,《大会》执行总导演朱晨说:“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写完书法作品都要盖章,那《大会》能盖什么章?现代人流行的是跟帖、点赞,所以就有了‘名家点赞章’的想法。”节目播出后,“名家点赞章”大受欢迎,更有网友建议节目组将其制作成表情包,方便用于日常信息交流。
“AR+艺术”,熠熠同辉
AR技术、音乐、舞蹈、戏剧等科技手段和艺术形式都出现在了《大会》中,通过以上元素的综合运用,现存于甲骨、青铜、碑帖、简牍等文物上的书法文字,得以从静态变为动态。李昕认为:“跨界融合是书法艺术实现更广泛传播与普及的有效手段。书法的旺盛生命力源于传统、源于时代,也源于人民。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书法文化,充分调动大众参与热情,才能为书法艺术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在节目制作之初,节目组即在思考,AR技术是否也能有助于呈现和解读一件件蕴含中华文化精气神的书法经典作品。“书法的美感呈现一方面从情绪入手,一个是碑帖本身的内容,再一个就是作者当时的情绪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冷静的,还是激昂的?是忧伤的,还是热情迸发的?我们通过对书法作品的感受进行色调的处理,结合AR技术,进行整个氛围的营造。”朱晨说,另一方面结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将整个现场置于AR技术延展的天地之间,中间穿插山水树木、四季花草、飞鸟鱼虫等自然元素,合力传达中国人的审美观、宇宙观、哲学观,这样就更容易带领电视机前的观众走进书法作品的精神世界。除了对氛围和大环境的营造,在AR技术的支持下,《大会》对《兰亭集序》亦进行了全新展示——面对已经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兰亭集序》,在新时代,在《大会》的舞台,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致敬书圣、致敬经典?同时考虑到,在全场集体临写环节,很难一一展示30位书友临写的全文324字的《兰亭集序》,由此,导演组便想到可以选取每人所临写的一部分,用AR技术进行活化、拼合,腾空而起,最终组成了一幅《大会》版《兰亭集序》。参与了这一集录制的现场书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郭洪豹回想起这一环节,仍很激动,他说:“这种用创新方式演绎经典是对经典的致敬,有利于拉近传统文化与观众的距离。”
为了平衡娱乐性和专业性,《大会》还加入了很多其他艺术形式,如舞蹈、舞台剧、情景讲述等,用多种形式演绎书法背后的故事。在节目的整体结构中,在进行每件(组)碑帖前,最先出现的是表演,之后才进入“专家解读”等环节,所以作为具有介绍性质的先导表演,必须符合节目主题、必须符合书法作品本身的气质、必须各具特色,这也是导演组在前期筹备中对自我提出的要求。“在戏剧表演的部分,我们让所有的视觉、听觉元素都服务于内容和主题——在视觉表达上,除了传统的舞台实现方法,我们还借助了AR等技术手段,来构建故事产生的空间;在音乐上,戏剧部分全部采用了原创音乐,这保证了每一个表演都充满了导演组对此书法作品的独特理解。只有当演员的表演、台词、音乐、舞美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形成一个意味隽永的节目,而这正是我们的追求。”《大会》执行总导演田璟媛说。
国家话剧院导演查文浩担任《大会》戏剧总导演,负责18件(组)碑帖作品戏剧演绎的策划、导演工作。在他看来:“如何将书法这一古老艺术与时代精神结合,将力透纸背的人文情怀在极短的时间里展现出来?这是我们戏剧团队的光荣使命,也是巨大考验。”为此他带领团队,在创作之初就定下了“守书法之正脉,创艺术之新风”的创作原则。文白是《大会》戏剧总编剧、撰稿,他回忆:“戏剧组参与到节目策划时,导演组已经筹备了近一年时间,我领到手的前期资料有厚厚的一大本,足有百万字,无形的压力鞭策我们戏剧组更积极地进入角色。”筹备期间,查文浩带领创作团队深耕细作,查阅海量文献资料,拜访多位书法专家,在疫情非常时期排除万难,力求为每一件书法作品找到最动情的故事和最恰当的表现形式。最终,18件(组)碑帖作品并非全部采用戏剧表现手段,而是有针对性地挑选出一部分作品进行了舞台艺术化的表现。“以书法作品为核,集合戏剧、戏曲、音乐、舞蹈、武术、讲述等多种艺术形式,加上CG、AR、XR等创新技术,跨界‘破圈’,让高深的书法艺术,变得有趣易懂又不乏深度。”查文浩说。
正是基于以上种种的策划、演绎、实践,《大会》最终在短时间内便获得了亿万受众的认可。孙晓云说:“这次全方位的探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书法是中国人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石,感受到书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感受到书法的美和力量,以及背后承载的历史文化。”
有理由相信,在已经启动的《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中,大家一定会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书法的魅力。